?

淺析中低產田改造技術

2016-10-21 16:09劉萍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16年2期
關鍵詞:農業

劉萍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也決定了我國不能放棄農業的發展,盡管雜交水稻的成功提高了我國的糧食產量,但是仍然存在許多中低產田,這些產田的產量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因此需要對改造中低產田的技術進行研究。本文將首先介紹中低產田形成的原因,再介紹改良中低產田具體應當使用哪些技術。關鍵詞:農業;中低產田;產田改造

中低產田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有因為自然環境惡劣導致的土地肥力不足、作物生長緩慢,也有因為早期的粗放工作導致的土壤肥力下降。這些產田的產量不足以滿足國家農業發展的需求,所以需要作出整改。而在改造的時候應當使用哪些技術,不僅要多多嘗試,還要仔細研究當地的自然人文背景,從實際出發進行改造。

1中低產田形成原因

1.1自然條件惡劣

我國有廣闊的國土面積,主要位于溫帶地區,在長江沿岸的平原發展了許多農田,都具有很高的產量,連東北地區的高寒天氣也具備了較高的產量。但是有些地區因為自然條件的限制,降水不足或者土壤的肥力不足、鹽堿度超標等原因,造成該地區農田產量普遍較低。首先是地形環境,我國多平原,同時也多各種山地丘陵,傾斜的地面農田很難開墾,且我國多季風,夏季降水集中的時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梯田管理不善將會損害山體的植被覆蓋,進而造成土壤松動,易被雨水沖刷[1]。其次是氣候問題,沿海沿河的地區可以依靠降水和地表徑流灌溉土地,但是我國還有大面積的內陸土地,因為缺乏降水,導致土地干旱沙化,能夠用于農田耕種的地區相對較少,而且植被少,土壤肥力地,各種極端天氣頻發,還伴有大風風沙。惡劣的氣候環境造成內陸地區的農作物缺水缺肥,夏季酷曬冬季寒冷,春秋季節的大風也會傷害到農作物的地表部分。所以在我國的高山峻嶺和內陸地區,農田的產量一直較低。

1.2粗放耕作

我國的農業有著較長的發展歷史,一直以來我國都是走的小農經濟路線,在當代也一直沒有忽視農業的發展。在沿河的平原地區是我國農田耕作的主要地區,一直以來承擔著國家糧倉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早期耕作的時候沒有使用正確的耕作方法,一直粗放開墾,不考慮土地的承受能力,導致目前許多平原地區的土壤肥力下降,逐漸僵硬,在夏季雨水集中降水的時候被沖刷到河流中,造成河流的含沙量持續增加。而人們并沒有意識到土地的過度使用問題,在土壤失去肥力之后就尋找新的土地,開墾荒地,砍伐樹木,從城市周邊向郊區和森林中蔓延。造成許多植被被農田覆蓋,植被覆蓋面積持續下降,土地逐漸失去了涵養水源的能力,往往幾輪農作物之后就不能繼續耕種。這時農民又會尋求新的土地,造成惡性循環。土壤肥力持續下降,又受到雨水的沖刷,導致在遠離河流海洋的地區,土地沙化正逐漸蔓延,同時伴隨著各種惡劣天氣也開始影響農業的發展。

2中低產田改良技術

2.1修筑梯田,選擇農作物

我國的地形種類很多,想要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農藥,就要根據當地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的農田形式,還要考慮到當地的水土情況,不能盲目開墾,否則會引發自然災害,反而拖累農業發展。在山地地區,梯田的開墾應當根據山體的傾斜坡度進行,坡度較小,大概在10°以下的山體可以開墾水平梯田,坎高保持在1.6~2.2米,坎外側邊破的角度要大于6°,天面斜坡要保持在2、3°左右。對于坡度在10~15°之間的山體,應當開墾隔坡梯田,將平段田面寬度縮小到8.5~12米,隔坡長度為21~30米,平坡比例為1:2.5,蓄水梗高度在四分之一米左右。若是山體的坡度在15°以上,則屬于不適合農田耕作的地區,應當以種植植被涵養水源為主,防止自然災害波及到下方的農田[2]。自然條件對于農田的限制非常大,有些地方的降水和土壤鹽堿度不適合大部分農作物的耕種,此時不應當勉強耕種,而是應當根據當地的條件栽種一些適宜當地環境的作物。例如在鹽堿地可以栽種甜菜這種能夠在鹽堿地生長的作物,同時甜菜還可以降低土壤的鹽堿度,利于將來種植其他作物。在干旱少雨的沙土區則要選用花生、馬鈴薯、豆類這些耐砂耐瘠的作物,這樣既不會給土地帶來很大負擔,也能保障當地的農業生產,提高農田產量。合適的農作物能夠適應當地的環境,也容易發展出特色農業經濟,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支柱作物,所以當土地因為特殊原因無法耕種常見的作物時,應當結合實際情況找尋其它機會,發展出該地的農業特色。

2.2合理規劃,維持肥力

肥沃的土地也需要精細耕作,計劃好土地的承受能力和周圍的植被覆蓋率,然后才能將農業長久地發展下去。首先要規劃好當地的農田發展,不能在同一塊農田上長期耕作,應當有意識地讓土地休息一段時間,在靠近草原的地區還可以在休息的土地上種植一些牧草,牧草的根莖在土壤中分解有助于土地維持肥力,而草葉則可以作為畜牧業使用的飼料。對于一些已經逐漸喪失了土壤肥力的土地,就更要有規劃地讓土地逐漸恢復。首先要在降雨不集中的時候將耕地深翻,加厚耕作層,然后在土壤中施加肥料[3]。在深翻施肥的時候要注意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還要注意翻松的土壤不要被水流沖刷。然后種植一些綠肥固化水土增加土壤中的肥力,在土壤進行了充分的休息之后再進行農作物耕種,并且定期給予土地休息的時間。維持土壤的肥力對于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土地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但是土地也有承受能力的范圍,若是超出了這個范圍,那么農作物無法生長就要增加其它土地的開墾,進而形成惡性循環。破除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就是有規劃并合理的進行農田耕作,在農田區域內劃分小區域,一部分農田進行耕作,一部分農田休息養肥,既要保障土壤肥力,也要提高農作物產量。

3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一直是重中之重。造成一部分農田產量不高的原因分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也就是地形和氣候方面的限制,和粗放耕作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無法耕種。我們應當在山區根據情況修筑梯田,在特殊土層選擇合適的作物,還要對農田的耕作進行合理籌劃,既要保障產量又要維持土壤肥力。

參考文獻:

[1]邢曼平,鮑琴書,何建紅,鄭銘潔.浙江省建德市中低產田的成因及其改造技術探討[J].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13(06):93-94

[2]張佳寶,林先貴,李暉.新一代中低產田治理技術及其在大面積均衡增產中的潛力[J].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1(04):64-65

[3]王晉民,李錚.中低產田改造技術淺述[J].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14(09):124-125

猜你喜歡
農業
嘔心瀝血,奉獻山西農業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農業技術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研究
簡析農業技術推廣投資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
張北“未來農業”
2019年農業農村部展會計劃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周末逛逛萊比錫農業展
農業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