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飯碗是我們一生的窩

2016-10-21 16:28朱成玉
當代青年·我贏 2016年3期
關鍵詞:扣肉飯碗敬畏

朱成玉

祖母去世的時候,父親特意找了一個破碗盛滿碗的飯,然后在上邊插上香,放到靈前。問其緣由,父親說,這是為了讓祖母明白,這個碗永遠都不用了,是屬于她一個人的了。

一只碗,就這樣成了送行的最佳道具。比起悲涼的嗩吶,我覺得一只碗,更溫暖些,更能慰藉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們的心。

祖母走的時候整整90歲,屬于喜喪。在我們這里有一種習俗,人們喜歡在喜喪上偷碗。據說那樣可以帶來“壽氣”,讓帶碗走的人也長命百歲。當然,最好是百歲老人的喜喪,但我們這里很少有人活那么大歲數,祖母的90歲,已不多見。喜喪后,家里碗被偷走很多,害得我們有一段時間無碗可用。

小時候也因為碗,沒少在飯桌上“受虐”。要么是敲打碗的邊沿兒,被父親拿筷子抽打手背,父親說只有乞丐討食的時候才會這樣做;要么是吃完飯把碗扣過去,挨父親一頓訓斥:只有死了的人不用碗了才把碗扣上。當時只覺得這說法有些怕人,現在想想,飯碗扣上,如同一座小墳丘,真的不是很吉利的呢。

“那么扣肉呢?你還不是照樣吃得滿嘴淌油?”如果換了現在,我定用此來頂迷信父親的嘴,一只碗盛肉,另一只碗倒扣在上,才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肉的香氣。兩只碗緊密配合,才蒸出那么一碗好肉來,讓年有了年味兒,讓貧瘠的日子有了對油水的展望和回味。

祖母走了,祖母的飯碗倒是可以扣上了,一起扣上的還有繞梁三日而不絕的嘮嘮叨叨。

我們敬畏飯碗,因為它是我們生命最直接的表達。人要活著,果腹為先,吃不飽肚子,其他什么都得靠邊站。

大年夜,打碎了碗,母親趕緊過來拍拍驚嚇中的我,嘴里念叨著“寶兒不怕,碎碎(歲歲)平安”;結拜后的兄弟大口喝完一碗酒,然后摔碎,這是既已結拜,永不反悔之意;現如今,就連安身立命的工作也被以飯碗來劃分級別:金飯碗,銀飯碗,銅飯碗,鐵飯碗,泥飯碗……一切都以“吃飯”為根本;連一句廣告語“快到碗里來”,都成了熱度極高的網絡用語,這碗,真的是無時無刻不與人息息相關??!

詩人張紹民說,飯碗是我們一生的窩。它一翻身,就成了墳。

飯碗是我們一生的窩,多么形象。一個人的生和死,通過一個飯碗,就可以如此清楚地表達!

與生命息息相關的碗,是兒時的玩伴,長大后不發一言默默陪伴的摯友,衰老后的念想,死后的墳,一生蜷縮在里面找食和取暖的窩。

不管是你吃飯用的飯碗,還是你工作的飯碗,都請懷著敬畏之心對待吧。敬畏飯碗,就是敬畏自己的良心。

妻子做好飯,盛好滿滿的一碗,端給我。舉得高度不夠,離眉毛尚有一段距離,不過看在晚餐豐盈的份上,我不予計較。接過,并大快朵頤。辣子雞、燜刀魚,別愣著了,快到我的碗里來!

責編/安然

猜你喜歡
扣肉飯碗敬畏
學習三個敬畏,踐行當代民航精神
成長與“飯碗 ”
“丟掉飯碗”的由來
農家扣肉香飄飄
鄉村有道婚宴菜
鄉村有道婚宴菜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Vocabulary Translation
敬畏歷史 守護良知
缺失
敬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