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麗水濕地資源的現狀分析及保護措施

2016-10-21 04:04張麗娟
低碳地產 2016年5期
關鍵詞:濕地保護措施

張麗娟

浙江啟航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麗水

【摘 要】與森林、海洋并稱為三大生態系統的濕地(wetland)是人類最重要的環境資本之一,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和生產力的生態系統。然而當今社會,濕地資源不斷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消失、退化、污染現象嚴重。本文分析了麗水濕地資源的現狀和不足,并提出了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保護措施。

【關鍵詞】濕地;麗水濕地資源;濕地面臨問題;保護措施

1 濕地的定義

由于濕地有許多特征,不同的人對濕地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目前濕地有近60種形形色色的定義。根據濕地定義外延和內涵的差異,可將濕地定義劃分狹義與廣義兩種,簡要介紹如下。

1.1狹義的濕地定義

《國際生物學計劃》中認為濕地是:陸地和水域之間的過渡區域或生態交錯帶(ecotone),由于土地浸泡在水中,所以濕地特征植物得以生。

1.2廣義的濕地定義

1971年由前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36國在伊朗簽署的國際重要濕地條約《拉姆薩(Ramsar)公約》(《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不論是天然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暫時的,靜止的或流動的水域,淡的、稍咸的或咸的水域,泥沼地(fen)、沼澤地(marsh)、泥炭地(peat land),包括退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币罁鲜龆x,濕地分為湖泊、河流、沼澤(森林沼澤和草本沼澤)、灘地(河灘、湖灘和沿海灘涂)、鹽湖、鹽沼以及海岸帶區域的珊瑚灘、海草區、紅樹林和河口等類型。

1992年我國正式加入《濕地公約》,目前對濕地的研究和管理正處于起步階段。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同時參照《濕地公約》及其他國家的濕地定義,我國濕地定義為:“陸緣為含60%以上濕生的植物區、水緣為海平面以下6m的近海區域,包括內陸與外江河流域中自然的或人工的、咸水的或淡水的所有富水區域(枯水期水深2m以上的水域除外),不論區域內的水是流動的還是靜止的、間歇的還是永久的”(陸健健,1990)。

2 麗水市濕地資源情況

麗水市現有面積8hm2以上的各類濕地面積為127,921.92hm2,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40%。其中天然濕地面積36,848.99hm2,占全市濕地面積的28.81%;人工濕地面積91,072.93hm2,占全市濕地面積的71.19%。

圖1 麗水市天然與人工濕地面積比較圖

依據《濕地公約》與《全國濕地資源綜合調查技術規程》的分類體系和分類標準,麗水市域范圍內的濕地可劃分近海及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等。

3 濕地公園的概念

根據國內外目前濕地保護和管理的趨勢,兼有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生態旅游和生態環境教育功能的濕地景觀區域都可以稱之為“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是一個以一定規模的濕地景觀為主體,在對濕地生態系統及其生態功能進行充分保護的基礎上,適度開發濕地主要景觀(不排除其他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非嚴格保護區內的輔助性出現),供人們開展科學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適度生態旅游的濕地區。濕地公園的定位要求:嚴格限制游人,園內既不建設餐館,也不開辟通車道路,開放主要對象為中小學生、濕地研究人員、觀鳥愛好者等。外圍建設的濕地景觀帶、濕地休閑科普園等鋪助區域可供大量游客參觀。

3.1濕地公園與一般公園的差異

“城市公園是一種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綠化基礎設施,它作為城市主要的公共開放空間,不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閑游憩活動場所,也是市民文化的傳播場所?!币话愠鞘泄珗@都是由大樹、草皮、鋪地及休閑、游戲設施等組成。濕地公園定位在營造一個人與自然、野生動物共存的生存空間,強調創造一種自然營造方式,盡可能確保濕地的自然風貌,為都市保留一塊具有生態價值、景觀價值、經濟價值的樂土。

4 麗水濕地公園建設工程

作為濕地利用的示范工程,濕地公園建設集保護與利用于一身。麗水市作為生態旅游城市,擁有極為豐富的濕地旅游資源,濕地公園建設在全市旅游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濕地公園規劃以麗水市旅游總體布局為主線,結合濕地公園建設的選址條件,規劃保護和利用具備良好建設條件的9處濕地建設濕地公園。

表1 濕地公園工程建設規劃一覽表

序號 濕地公園名稱 濕地類型 規劃級別

1 麗水甌江九龍濕地公園 永久性河流

泛洪平原 省級

國家級

2 麗水灘坑濕地公園 蓄水區 省級

3 云和湖濕地公園 蓄水區 市級

省級

4 青田大灘濕地公園 永久性河流

泛洪平原 市級

省級

5 湖山溫泉公園 地熱濕地 縣級

市級

6 遂昌白馬山濕地公園 沼澤化草甸 縣級

市級

7 慶元雙苗尖濕地公園 沼澤化草甸 縣級

市級

8 龍泉緊水灘濕地公園 蓄水區 縣級

市級

9 縉云大洋湖濕地公園 蓄水區 縣級

市級

4.1九龍濕地國家公園簡介

4.1.1麗水九龍濕地國家概況

浙江麗水九龍濕地公園是浙江省第二大江、麗水和溫州市人民的“母親河”——甌江的自然江段,是八百里甌江的精華所在。沿河兩岸大量分布者淺水河灘、泛洪濕地、水道等典型濕地。江中的九片泛洪濕地面積360hm2,這些泛洪濕地在甌江干流大溪上呈串珠狀分布,這在浙江省八大水系中是頗為罕見的。公園內有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里。

4.1.2主要物種

圖 2[21] 圖 3[22]

公園內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已知有魚類84種,有白鷺、蒼鷺、池鷺、白鷴、喜鵲、麻雀、烏鴉等鳥類,還有哺乳類、爬行類、兩棲動物蛙類等野生動物資源。公園內有大量的浙江省省樹——香樟樹,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多株是上百年、上年的老樹。

4.1.3主要景觀

圖 4[23] 圖 5[24]

濕地公園水質狀況良好,自然景觀秀麗幽靜,人文景觀底蘊深厚。甌江水流蜿蜒曲折,水質明凈,江岸兩側層林疊翠,江中濕地變化萬千,美不勝收;古堰、古廟、古樹、古村落、古碑文、古窯址歷史遺跡多多。甌江九龍濕地公園內人文景觀與濕地景觀交相輝映,農耕文化、水利文化、攝影文化與田園風光完美結合。內有15個景點。分別是通濟堰、大港頭鎮、莊舍清陰、保定古窯址、碧湖秋墅、樟蔭古渡、碧溪鷺影、松坑綠渚、資福樟陰、水上森林、石牛鏡潭、松堤擷翠、茵草柔風等。

4.1.4景區建設

圖6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麗水城市發展的生態景觀軸線,是麗水“一江雙城”城市空間布局的生態景觀廊道。九龍濕地公園承擔著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進行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發展旅游四大任務,包括文化展示、自然保護、科普教育、濕地休閑、生態修復五個組團的空間結構,成為一個以沼澤——灘涂——森林為生態系統,具有江南獨特的江域濕地生態景觀、旖旎的自然景觀、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和濃郁的田園水鄉風情,集保護、科研、休閑、旅游、科普為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4.1.5主要功能區

九龍濕地公園六大功能區塊設置

濕地文化展示區:規劃總面積245hm2,位于九龍濕地公園的西南部,主要包括古堰、畫鄉、古窯、坪地半島以及玉溪電站等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特色景區,主要為游客展示該地域特有的歷史人文景觀。

濕地保護保育區:規劃面積390.5 hm2,位于九龍濕地公園的中南部,主要包括對門圩和吳村圩等兩個圩,以自然保護為主,少量觀光體驗游為輔。

濕地科普教育區:位于九龍濕地公園的中部,主要包括資福圩及周邊區域,規劃總面積230.86 hm2。通過實物展示,參與體驗和實地感受,讓環境保護和濕地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并在一定程度上為游客提供濕地休閑游憩和觀光場所。

濕地旅游休閑區:位于九龍濕地公園的中部,主要為紅圩,規劃總面積362.96 hm2。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整合整理道路的基礎設施,營造良好的濕地休閑環境,主要結合林區人家、處州白蓮、龍子廟等特色景點,開展休閑濕地旅游等旅游活動。

生態濕地修復區:位于九龍濕地公園東北部,主要包括萬步灘、宣平溪口等區域,規劃總面積427.35 hm2。甌江該段因人為挖沙破壞嚴重,需要通過積極的人工干預進行生態修復。經過長期的生態修復和保護,使整個區域生態系統趨于完善,向人們展示生態修復的強大力量。該區域僅結合原來的部分景點,進行少量的旅游觀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科普功能。

管理服務區: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位于濕地公園主入口處,另一部分位于紅圩村,規劃總面積32.33 hm2。主要包括濕地公園的管理、服務機構和設施,由濕地公園管委會、濕地公園旅游接待中心、公園管理服務中心構成。濕地公園建成后,該區主要具備管理和服務功能,使濕地公園得到科學有效的管理和保護,為游客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5 麗水濕地面臨的主要問題

5.1水質污染程度趨于上升,濕地生態功能逐步退化

在三大生態系統中,濕地生態系統受環境污染危害的程度是最嚴重的,污染是濕地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之一。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產生了大量的污染源,濕地成為工農業廢水、生活污水的主要承泄區。

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城鎮分布密集所引起河道上下游交叉污染,加上河流水功能較多且沖突嚴重等因素,從而削弱了河水的自凈能力,使部分河段水質不能滿足水體功能要求,特別是河道下游的部分河段污染比較嚴重,枯水期更為嚴重。

農業農村的面源污染造成水環境污染物逐年增加,占據了水環境容量相當大的比例,是導致Ⅰ類優質水質河段減少的主要原因。其中化肥、農藥大量使用于農業生產中,對濕地水域、土壤、作物、水生生物帶來了嚴重污染的后果。許多殘余物進入水體后,由于生物積累效應,在魚類、水禽等體內積聚起來,致使生殖能力下降或中毒死亡,最終還是對我們人類自身健康造成危害。

5.2不合理開發時有發生,濕地資源不斷萎縮

濕地是農業、工業、電力、礦山、煤炭、交通和居民生活等的主要水源,過度和不合理利用使濕地的供應能力和生態系統受到嚴重影響。從歷史上看,農業的耕地開發是河濱地帶、泛洪平原濕地喪失和退化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隨著麗水市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土地供應和需求的過程中矛盾突出,土地開發及建設與河道的保護產生了無法避免的矛盾,與河流爭地的現象相當常見,造成了建設用地不斷增加和濕地面積逐年減少的現象。

無計劃過量利用水資源以及飲用水水源地森林過度采伐,造成濕地面積逐漸減少,濕地景觀嚴重喪失,使生物多樣性衰退日益加劇,導致濕地生態功能下降,嚴重威脅到麗水市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長遠發展。另外,由于麗水市濕地分布范圍廣且零散,濕地大多與農耕區接壤,界線不明確,缺乏完善的保護機構及有力的保護措施,圍墾濕地現象嚴重,人們為了自身的利益隨意改變濕地用途進行不合理養殖種植事件屢見不鮮,同樣對濕地資源造成了較大程度的破壞。

5.3生物資源過度利用,濕地生物多樣性受到挑戰

5.3.1酷漁濫捕和過度捕撈造成水產品資源破壞

在本市經濟漁區酷漁濫捕現象仍然嚴重存在,使重要的天然經濟魚資源受到破壞,主要經濟魚類年捕獲量明顯下降,漁捕生物種群結構出現低齡化、小型化、低值化。過度捕撈,特別是濫捕親魚、幼魚,嚴重影響了資源的自然補充。歷史上黿、大鯢、花鰻鱺、水獺等資源數量非常豐富,但由于80、90年代的長期過度捕捉,目前已都成為瀕危水生動物。雖然,近年來保護野生動物執法力度大大加強,但是在江河、湖泊,毒、電、炸、偷獵的現象至今未能杜絕。

5.3.2棲息地減少、過度捕獵導致水禽、兩棲、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物種面臨嚴重威脅

過度獵捕、撿蛋等也是造成濕地水禽、哺乳動物、兩棲和爬行動物資源數量減少的直接原因之一,濫捕蛇類、網捕鳥類等現象至今尚未被完全禁止,嚴重破壞了濕地動物資源多樣性。

5.3.3濕地植物、植被資源遭受破壞,一些物種瀕臨滅絕

許多濕地植被的生存依賴于特殊生境,一旦他們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這些植被類型也將陷入滅絕的境地。而植物與植被又是濕地動物的食物源和棲息地,植被遭破壞,則生存其中的動物也將面臨死亡。

5.4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對濕地生態系統構成威脅

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是經過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物種之間相互制約,并能維持其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過程,對外界干擾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以恢復其動態平衡。但是,如果外來生物侵入,由于它逃脫了原來的天敵制約,傳播將迅速擴大,使食物鏈各能量營養級的組成改變,從而破壞生態平衡,甚至使當地生物滅絕。

如水葫蘆(鳳眼蓮)、葎草、加拿大一枝黃花等有害植物的防治工作不容樂觀,在本次論文撰寫調查中發現,在甌江紅圩幾處內河中水葫蘆還是很多的,有的死水區域已被水葫蘆封閉了水面,水質惡化,造成區域生物多樣性降低。

6 原因分析

6.1 法律法規尚欠健全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濕地資源保護管理和開發建設的法律問題變得更加突出。目前,我國關于濕地保護的法律法規多種多樣,但是從濕地資源的管理與保護利用的現實需要出發,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首先,盡管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許多濕地相關的法律與法規,從現實的角度和長遠發展的觀點來看,尚缺乏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的專門規定;其次,目前涉及濕地保護與資源合理利用的有關法律法規條款比較分散,零碎,加上跨部門利益交叉,對濕地及其資源的破壞事件的行政調查的依據不足或行政執法有法難依的現象時有發生,無法可依或法條相互交叉、重疊的情況并存,難以很好發揮作用。也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及時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

6.2缺乏濕地管理協調機制

由于許多歷史的原因,濕地保護管理、開發利用和科學研究等涉及林業、農業(水產)、水利、環保、交通、建設、旅游、國土等部門和單位。甚至社會各界和各個行業,十分復雜。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后,決定由國家林業局負責組織、協調全國濕地保護和有關國際公約的履行工作,同時主管全國陸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和林區內野生植物的監督管理工作。但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協調機制。

長期以來,不同部門因在濕地保護、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標不同,利益不同,各行其事,各取其所,矛盾突出,難以整合,嚴重影響了濕地的科學、有效的管理和保護利用。目前,麗水市濕地保護管理與開發利用尚未建立統一的協調組織與機構,也難以形成聯合行動、保護管理機制的分工協作。

6.3監測體制不完善

濕地生態和生物多樣性變化的監測是濕地管理的基礎,但是麗水市尚未建立濕地資源監測網絡和定量評估的機構?,F有各個部門的監測機構,使用的監測方法、設備和監測標準不統一,實施監測的方法、時間、設備上均存在一定差異,不僅影響工作的效率和效益,還會對信息、資源和人、財、物等造成浪費。此外,在信息利用方面,各部門、各單位之間缺乏信息資料的共享機制。

6.4 保護宣傳教育有待加強

濕地保護是近年來受到重視的一項事業,但人們對“濕地”概念叫陌生,而且對麗水濕地的價值和重要性缺乏認識。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宣傳、教育工作滯后于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形勢的要求,宣傳教育工作的廣度、力度、深度都不夠。因此,宣傳普及濕地知識,提高全民的濕地保護意識,是今后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6.5基礎研究薄弱,管理技術落后

目前麗水市缺乏對濕地的結構、功能、演替規律、效益評價等方面系統、深入的研究,對濕地的開發利用也缺乏評價機制。加之從事濕地研究的人員相對較少,缺少合作研究和人才信息的交流渠道,尚未形成強大的技術保障體系,制約了麗水市濕地保護和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

6.6濕地保護專項資金投入不足

一直以來,人們從濕地那里索取的多,而投入保護的少,至今專項經費較少。資金投入不足是濕地保護與管理工作面臨的關健問題。因此,濕地保護投入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既要有階段性投資,又要有長期的漸進性投入,還要有大手筆的重點項目投資。

7 麗水濕地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對策

7.1加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

7.1.1搶救性地建立一批濕地自然保護區和保護小區,保護野生動物棲息環境

天然濕地大量喪失、濕地野生動植物物種數量驟減是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威脅之一。麗水濕地正面臨著大面積圍墾、環境污染等造成野生動植物生存環境無可挽回喪失的嚴重威脅,濕地正處于需要搶救性保護階段。

7.1.2加強特殊、稀有生物群落和濕地珍稀瀕危物種保護

要盡快調整有關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名錄,使更多的瀕危物種列入其中。地方政府要出臺相應規范性文件,以保護本地區的珍稀物種。禁止酷漁濫捕,限制過度捕撈,打擊非法漁獵。

7.1.3控制外來有害物種侵入

并非所有濕地植物均對人類有益,有的濕地植物早已或正在成為農業、漁業及交通運輸業難以防除的害草。另外,在決定引進某種濕生或水生植物時,應十分慎重,以免引起嚴重的生態性災難。

7.2治理污染濕地

7.2.1開展對濕地污染防治研究和水質管理規劃

在政策管理上,研究現行的法規政策,探討有關污染治理和污染預防控制的機制。在技術層面上,對污染現狀進行進一步的監測調查,摸清污染現狀;對產生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徑進行調查,探討對各種污染途徑和污染源有效控制的方法;研究(包括引進)各種有效的污染預防控制治理的具體技術和方法。在規劃層面,則是結合法規政策和技術條件,進行總體規劃,實施總體控制。

7.2.2對各類污染源進行專項治理

對全市的污水處理廠建設有綜合的規劃和建設計劃,有條件的,對農村生活廢水盡可能進行集中處理,條件不足的可分別通過沼氣池等方式進行處理。

農業污染方面,蓄禽養殖要盡量減少污染物排放,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方面要考慮盡量減少流失,合理使用化肥,大力推廣生物有機復合肥和低毒低殘留農藥。

對工業污染源進行全面的掌握,對現有污染企業實施限期治理,對新污染企業嚴格執行環?!叭瑫r”制度。全面治理電鍍污染、制革污染、布角褪色污染、小熔煉小冶煉污染、欄板污染、五金酸洗污染等16個環境污染重點區域和行業,同時加大監管力度,確保所有污染企業穩定達標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度削減。

7.2.3對污染嚴重的區域進行綜合治理

結合麗水市污染類型和污染程度,根據具體情況,做情況研究和規劃,分別確定綜合治理的方案。

7.3 加強濕地保護

7.3.1建立比較完善的濕地協調管理機構

濕地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個部門與行業,關系多方的利益,因此建立有效的濕地保護管理協調機制,加強政府部門間在管理方面的協調和合作,是涉及濕地保護和利用的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也是濕地保護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

7.3.2建立濕地資源信息數據管理系統和濕地資源監測體系

對濕地各要素(自然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濕地分類、濕地脆弱、濕地管理等)進行動態分析和模擬,全面掌握濕地的動態發展和演化趨勢,為各級決策部門在綜合管理、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濕地等諸多方面獲得快速、準確、系統、有效的信息咨詢和決策支持提供服務。

應當設立專門針對麗水市濕地的監測、科研機構,建立濕地生態環境的預警系統。建議以3S(RS、GIS、GPS)技術為基礎,監測麗水濕地的水文狀況、環境質量、動植物種類、物種種群數量變化及規律、候鳥遷徙及繁殖等進行實時、動態、連續的監測。

7.3.3多層次、多渠道籌措濕地管理保護資金

政府投入是濕地保護資金的主渠道,各級政府要將濕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中。同時,還要廣泛地爭取社會各類投資主體向濕地保護投資,利用社會集資、個人捐助等方式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建立全社會參與濕地保護的投入機制。

7.4 開展濕地恢復、建設工程

移植蘆葦、香蒲等水生植被在主要河流兩側,人工栽植檉柳等耐濕樹種,開展濕地建設。有計劃地發展對現有的天然蘆葦帶應予保護,并對河道進行綜合整治。利用現有水利工程給濕地增供生態水,確保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增強其自身的恢復能力。

7.5 加強濕地科普教育宣傳工作

由于“濕地”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社會各界對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性還遠遠沒有像對森林、海洋兩大生態系統的保護那樣的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宣傳、教育工作滯后于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形勢要求。

各級政府和部門要深入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把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作為濕地保護的基礎性、前瞻性工作來抓,使濕地保護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為,形成全社會關注和支持濕地保護事業的有利局面,建立有利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保護機制,努力提高人們的濕地保護意識。

開展多種形式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濕地的功能效益和濕地保護意義,促進全民濕地保護意識的提高。近年來,麗水市政府利用“濕地日”、“愛鳥周”、“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及其他方式,進行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已經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濕地生態旅游資源開發中,加強濕地的合理保護和宣傳教育工作,使廣大游客在濕地旅游中提高保護濕地的意識。

8 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麗水濕地生態環境面臨嚴重威脅,甚至部分濕地已經消失。這一問題應引起有關部門和研究學者的高度重視。區域經濟的發展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麗水市濕地系統具有降解污染、調節氣候、凈化空氣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是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其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們需要把生態環境的保護融入到經濟發展的決策中,使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協調,以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魏雯,孫吉,茍萬德.黃河濕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研究[J].草業科學,2010:44-49.

[2]熊 瑤,楊云峰.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濕地恢復與利用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

[3]肖曉萍.濕地保護與濕地公園建設[J].福建建設科技,2005.

[4]葛繼穩.濕地資源及管理實證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趙思毅,侍菲菲.濕地概念與濕地公園設計[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濕地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
關于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的探討
關于林業造林技術的研究
淺析武漢老房子里份的現狀與保護措施
基于遙感數據的黃河口濕地變化研究
基于區域視角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建設濕地園林工程研究
對張掖濕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