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2016-10-22 10:19張麗君
電影文學 2016年16期
關鍵詞:美國

張麗君

[摘要]哥特元素在美國恐怖影片產生之初便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吸血鬼的故事早在20世紀初便不斷在美國影壇上演。就當代美國恐怖影片而言,其主人公早已不再局限于吸血鬼,但與之相關的哥特元素卻融入其他主題的恐怖電影里被廣泛應用,哥特小說也成為美國恐怖影片的重要給養。本文將在通觀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代表作品的基礎上,通過哥特人物塑造、哥特色彩運用和哥特場景布設等方面解讀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哥特元素的運用。

[關鍵詞]美國;恐怖影片;哥特形象;哥特色彩;哥特場景

一、當代美國恐怖影片概述

恐怖這一題材的電影在院線一經上映便引發了巨大的反響,電影院特有的燈光、音效所構成的環境使恐怖片一度成為年輕一代最為追捧的題材。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節奏逐漸加快,生存壓力也逐漸加大,恐怖影片所營造的緊張、驚悚的氛圍成為大眾減壓的新風尚。包括悲劇在內的許多傳統電影題材也能夠為觀眾帶來情感的升華與釋放,但這與恐怖電影所帶來的審美體驗與視聽感覺是不同的,恐怖影片并不是以激發人們的悲憫情懷或傳達深刻哲理為主要目的,其影片創制的出發點就是引發恐懼,從而達到情感的爆發式釋放。在《電影藝術詞典》中,恐怖影片被定義為通過光怪陸離的故事內容、驚悚懸疑的情節設置與恐怖陰森的場景造型來實現強烈的感官刺激,在恐怖影片中,觀眾不僅能夠看到新奇的異類,還能夠借助影片中特定的色彩、場景、音效來實現由恐懼和厭惡雜糅而成的特殊審美體驗。[1]

早在美國電影產生之初,愛迪生等第一代電影人便將“恐怖”引入了電影的創制之中,影片《弗蘭肯斯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隨后在美國電影中出現的“弗蘭肯斯坦”系列影片更是直接推進了美國恐怖影片的產生與發展,甚至成為美國恐怖影片的一大母題之一,包括《終結者》《異形》在內的許多當代著名的美國恐怖電影、科幻電影均在不同程度上借鑒著“弗蘭肯斯坦”系列影片的敘事主題和敘事風格。20世紀30年代,吸血鬼電影再次掀起了美國恐怖影片的創作拍攝的熱潮,以《德拉庫拉》《吸血驚情四百年》等影片為代表的吸血鬼電影一度成為美國最賣座的電影,有評論者甚至認為吸血鬼電影在美國恐怖影片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吸血鬼電影的帶動下,一些非人的異類逐漸成為恐怖影片的主角,展現狼人、貓人、木乃伊的恐怖影片被搬上銀幕。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恐怖電影再次出現新一輪的高潮,以希區柯克為代表的導演開始創作以變態的人為主人公的恐怖影片,其中《精神病人》《沉默的羔羊》《德州電鋸殺人狂》等影片均成為這一時期的經典代表作品,美國恐怖影片發展至此,已經產生了各式各樣的介于人與非人之間的異類。隨著電影拍攝技術的不斷提升,近年來的美國恐怖影片更重視在技術層面的提升,同時將后現代主義的敘事方式融入其中,達到了更高的藝術水準。

哥特元素在美國恐怖影片產生之初便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1910年,愛迪生便將歐洲古老傳說——吸血鬼的故事搬上了銀幕,此后關于吸血鬼的故事也不斷在美國影壇上演,同時哥特風格的小說也成為美國恐怖影片的重要給養。[2]就當代美國恐怖影片而言,其主人公早已不再局限于吸血鬼,各種超自然的存在輪番登場,但與吸血鬼相適應的色彩運用與場景設置也在美國恐怖影片的不斷發展中融入其他主題的恐怖電影里并被廣泛應用。本文將在通觀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代表作品的基礎上,通過哥特人物塑造、哥特色彩運用和哥特場景布設等方面解讀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哥特元素的運用。

二、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形象塑造

正如上文所述,哥特元素與美國恐怖電影的結合開始于吸血鬼故事,吸血鬼也成為哥特元素的重要代名詞,但在當代美國恐怖影片的不斷發展中,吸血鬼已經不再是恐怖電影的主宰,而是成為恐怖電影中異類形象的組成部分?!案缣亍币辉~最早出自“哥特部落”,這一部落原始的生活方式賦予了“哥特”恐怖、驚悚的內涵。事實上,文藝創作視域下的“哥特”雖然具有趨同的表現形式,但其內涵卻比較廣泛。就恐怖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而言,包括吸血鬼在內的介于人與非人之間的異類在很大程度上均被哥特之風所熏染,而哥特形象也成為當代美國恐怖電影的重要亮點之一。

恐懼存在的客觀原因主要是個體對外界威脅的未知和無奈,當個體所遇到的威脅超出了自身可控范圍,恐懼便油然而生。[3]恐怖影片的宗旨無疑就是制造恐懼,而哥特形象的塑造則在很大程度上為外界威脅的巨大和未知創造了空間。在不同影片中,對吸血鬼的形象塑造各不相同,總的來說,吸血鬼嗜血而生,具有超越人類的生存能力和戰斗力量,這無疑成為恐怖影片能夠引發觀眾恐懼感的外界威脅。從尼爾·喬丹執導的《夜訪吸血鬼》到“刀鋒戰士”系列影片、“黑夜傳說”系列影片,再到近年的“暮光之城”系列影片,其中的吸血鬼或惡或善,但均具有人類難以抵抗的能力或魅力,成為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哥特形象的經典代表。在吸血鬼形象之外,隨著恐怖影片在美國的發展,銀幕上的哥特形象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如吸血鬼的天敵狼人,源自科技發展所出現的怪人,游走在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中的女巫等。1990年上映的影片《剪刀手愛德華》可謂是紅極一時,其中的主人公是一個擁有吸血鬼外貌的機器人,恐怖的外形和善良的內心使主人公的形象充滿了反差感和矛盾性,影片所營造的恐懼也在男女主人公的愛戀悲劇中得到了升華。如果說《剪刀手愛德華》中的哥特形象是吸血鬼的初步變形,那么上映于1994年的影片《弗蘭肯斯坦》則在當代美國恐怖影片哥特形象塑造方面取得了開拓性的進展。影片導演肯尼斯·布拉納在其中塑造了一位“科學怪人”形象,科學家弗蘭肯斯坦憑借頭腦中的奇思妙想用不同的人體器官創造了一位巨人,但這位巨人并沒有朝向弗蘭肯斯坦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最終在盛怒之下殺死了弗蘭肯斯坦的親人并自焚而亡。影片中的“科學怪人”雖然并非典型意義上讓個體直接陷入“地獄”的異類,但足以使觀眾相信“魔鬼”就在人間,這部影片中的“科學怪人”不僅是一個具有突破性的哥特形象,而且蘊含著對于科學的反思,這使恐怖影片獲得了更為深刻的內涵。1999年上映的《女巫布萊爾》就是在傳統恐怖影片的格調中凸顯了女巫這一非傳統的哥特形象,滿足了觀眾對恐怖影片不斷提升的觀影期待,在如潮的好評中《女巫布萊爾》還拍攝了續集。與此同時,美國恐怖影片對哥特形象的塑造已不再局限于超自然的異類之上,以《精神病患者》《沉默的羔羊》《電鋸驚魂》為代表的影片著重塑造了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異類,他們在人類的“外衣”之下暗藏著一顆“魔鬼”的心,變態的舉動使他們成為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擁有人的外形和非人內心的新一代哥特形象。

三、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的哥特色彩運用

不同于小說、詩歌等傳統藝術形式,電影講述故事、表達思想的方式和手段是多樣化的,色彩的運用就是創作電影所運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呈現風格、表達意境的重要作用。[4]在美國恐怖影片中,許多導演都鐘愛與采用哥特色彩,哥特色彩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幽暗,而幽暗的背景色彩有助于恐怖故事的展開和恐怖氛圍的營造。事實上,縱觀當代美國恐怖影片,幾乎沒有導演采用明朗的色調作為整部電影的主色。獲得無數贊譽的恐怖影片《烏鴉》在對于哥特色彩的運用之上便頗具代表性,影片中的城市籠罩在灰暗之中,建筑墻面的暗沉帶給觀眾以冰冷寂寥之感,而暗紅色的天空則使整個環境更加陰沉的同時暗示著恐怖事件的發生。事實上,故事中的恐怖事件也均與暗紅色有關,發生兇案的閣樓均被暗紅色所渲染,代表著殺戮與死亡的“烏鴉”圖案也一反常態地成為暗紅色,整部影片在昏暗之中蔓延著延綿不絕的恐懼。

在運用昏暗色調的同時,當代美國恐怖影片對哥特色彩的使用還體現在包括黑色、紅色等暗沉顏色之上。黑色是一種吸收光線卻不發光的顏色,象征著與光明、希望相對應的黑暗與絕望,在這種象征意義之下所衍生出的恐怖則十分自然;而紅色則是血液的顏色,這與恐怖影片中經常出現的流血事件不謀而合,同時紅色還象征著膨脹的激情,當這種激情與死亡相結合時,恐怖情愫油然而生。黑色的衣著、黑色的妝容是吸血鬼形象塑造的關鍵,因此黑色也成為哥特色彩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吸血鬼電影在內的當代美國恐怖影片均延續了這一哥特色彩的運用,如影片《魔誡墳場》中黑色是“死神”的顏色,代表著死亡的迫近;在《范海辛》中,主人公永遠是一身黑衣等。在黑色之外,紅色則是當代美國恐怖電影中最經常被運用的哥特色彩,如在影片《狼族盟約》中,紅色的衣著和紅色的背景隨處可見;影片《吸血鬼驚情四百年》中,與吸血鬼德庫拉相關的場景均運用了紅色,暗示了主人公強納生的危險和驚悚故事的展開??偟膩碚f,哥特色彩的應用對恐怖的營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場景設置

縱觀哥特文藝創作,典型的哥特場景有古堡、教堂、墓地、森林等,這些典型場景往往被設置在幽深隱蔽的大環境之下,并與昏暗的黑紅色調相結合,營造出了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在恐怖故事正式拉開序幕之前便將恐懼感植入了觀眾的心中。

“哥特”與藝術創作的交鋒始于建筑領域,尖頂的教堂、小窗的古堡等都是其代表形態,這一建筑形態雖然曾被長期被詬病,但卻作為一種獨特的風格延續至今。[5]在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哥特式的建筑自然成為其中重要的場景布設,兼具崇高和怪誕的氣質的哥特建筑自然而然地成為恐怖故事展開的場所。在影片《剪刀手愛德華》中,主人公愛德華的居住地就是具有哥特風格的古堡,《范海辛》《吸血鬼驚情四百年》中主人公所居住的地方也均為形態各異的哥特式建筑。在恐怖影片中,哥特式的古堡成為異類居住地的首要選擇,而哥特式的教堂等建筑則成為恐怖故事推進的重要場所,在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教堂神圣而崇高的特性被消解,而哥特式的教堂則成為神秘莫測和意外云集之地,如影片《范海辛》中主人公與海德醫生的戰斗之地便是哥特式的教堂。在建筑物之外,墓地也成為當代美國恐怖影片所選擇的重要哥特場景,墓地本身便與死亡存在著不解之緣,而哥特風格的墓地則通過破敗殘缺的墓碑、陰森幽暗的森林以及彌漫不散的霧氣等布景強化了墓地對于死亡的象征意義。在影片《斷頭谷》中,主人公克萊恩在進入斷頭谷時便經過了一片破敗、幽暗的墓地,無頭騎士在小鎮中的殺戮也使影片的故事多次在墓地之上呈現,影片借助哥特式的墓地場景將陰森恐怖的故事推向高潮。

正如上文所述,美國的恐怖影片開始于對哥特故事的敘述,隨著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主題的不斷拓展,圍繞吸血鬼等典型哥特形象所展開的故事也不再是美國恐怖影片的創制主流,各種各樣的異類登上了“恐怖舞臺”,圍繞超自然的異類和社會生活中的異類所展開的故事也逐漸豐富。盡管如此,哥特元素一直是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恐怖影片中主人公的造型、性格及生活習性均帶有濃烈的哥特風格。同時在色彩選用和場景布設的過程中,幽暗的哥特元素無不滲透其中,哥特元素的運用不僅存在于大部分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之中,而且其特有的風格和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代美國恐怖電影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德]沃爾夫岡·凱澤爾.美人和野獸:藝術與文學中的怪誕[M].曾忠祿,譯.西安:華岳文藝出版社,1987:167.

[2] [美]戴維·斯卡爾.魔鬼秀恐怖電影文化史[M].吳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5.

[3]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論神秘和令人恐怖的東西[M].李俏梅,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1:135.

[4] 沈壯娟,高月峰.試析西方恐怖美學研究的三個維度[J].山東社會科學,2006(05).

[5] 劉怡.論哥特建筑與哥特小說的互文性闡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2).

猜你喜歡
美國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教育均衡發展:現代教育發展的新境界
淺析中國學生如何順利通過SAT考試
美國大學體育課程對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