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良好習慣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2016-10-31 10:21姚美
成才之路 2016年29期
關鍵詞:蘇教版計算能力小學數學

姚美

摘 要:計算能力來源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需分層施教,滾動推進;因題制宜,強化訓練;家校結合,整體推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蘇教版;計算能力;分層施教

中圖分類號:G421;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9-0037-01

計算能力是數學的基礎,也是學生重點掌握的技能之一。但是計算能力差是大多數學生的通病,阻礙了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多項數據表明,學習習慣是影響計算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引導學生提高計算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習慣是潛移默化、長久積淀而成的,需要付諸全方位的努力。

一、分層施教,滾動推進

分層施教指的是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水平的學生區分施教,根據他們的能力設置不同層次的要求,然后逐階提高要求,做到滾動推進。習慣是需要時間養成的,要做到不慍不火、因材施教。例如,在蘇教版教材中,進位減法是學生學習的薄弱之處。針對這種情況,可采取分層施教的策略,對這一知識點學習的不同階段提出不同要求。在二年級下冊的第六章,側重講的是進位減法的運算。在本章的開頭有一道例題,圖書館有335本書,借出123本,還剩多少本?教材上引導學生用計數器或者豎式進行運算。對于初學進位減法的學生,要求列出豎式計算,并且逐步練習到熟練。等學生的學習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則要求他們逐步擺脫算式的依賴,盡量用手指輔助運算即可。在這個階段,教師要讓運算能力比較優秀的學生分享他們的運算技巧,形成比較濃厚的學習氛圍。減法教學接近尾聲時,再升級為口算進位減法。至此,學生的計算能力逐步提高,形成了一個層次化的格局,并且各層次內部也有滾動進步的動力。教師要注重給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鼓勵,設置卓越獎和進步獎,使每個層次都有進步的動力。在鞏固原來技能的同時,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有了長足的進步。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分層教學,就可以實現學習習慣的同步培養,對于學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好習慣是逐步養成的,計算能力也是與日俱增的。

二、因題制宜,強化訓練

這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一個方法。對于不同的題目,計算方法不盡相同,計算要求也千差萬別。因此,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要有針對性,即因題制宜。例如,四年級下冊第一章學的是乘法,從兩位數到三位數不等。初學乘法時,一位數乘法的情況還好些,到了兩位數或三位數時,很多學生經常犯豎式數位對不齊的錯誤。反思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是開始學乘法豎式時,學生的列式不規范造成的。因此,教師要認識到豎式初始教學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進行改進。在三年級上冊剛學乘法時,教師要求學生在列完豎式時畫幾條豎虛線,讓數位在運算過程中保持對齊。剛開始,學生得豎虛線畫得歪歪扭扭,這也印證了數位容易對應錯誤的原因。但是豎線讓大家明確了對齊數位、規范列式的意識,很快大家的豎式就列得比較規范,鮮有錯誤了。關注到了基礎訓練,一步步地鞏固提高,到了學習高位數的乘法時,學生們再也沒有出現數位對應錯誤的問題。通過這樣一個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使得學生豎式運算的基礎打牢,為以后的計算能力的提高邁出了關鍵一步。

數學的題目千變萬化,那么對應的訓練方法也是各有不同。所謂的短板效應,就是體現某一特定缺陷的危害。因題制宜的強化訓練,可以補齊學生的那塊“短板”,應對不同題目也能游刃有余。

三、家校結合,整體推進

家校結合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好方法。學生上課的地方是學校,又不僅僅局限于是學校,家庭是學生的第二教室。所以僅僅靠在校的練習、課上的要求是不夠的。學生放學后在家里繼續練習,需要學生家長的積極配合。蘇教版教材案例較多,內容豐富多彩,也適合家長與孩子一同閱讀,這就給家校配合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教師的能力再高,也不會把對學生的要求延伸到校外,然而課下如果不對好的習慣進行繼續培養,成果將會大打折扣。因此,課外作業、學習任務還需要家長的監督,學生的興趣也需要家長的配合激勵。在對學生計算能力進行一系列的引導之后,教師可以少布置一些常規的家庭作業,利用一部分時間,布置一些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的題目。這樣一來,學生不至于因為任務量繁多而放棄思考,也會在家長的監督下按時完成任務,實現能力的鞏固。例如,六年級上冊的“大樹有多高”的活動題,就可以要求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對竹竿影子與竿長比例的測定,以此估計大樹的高度。題目實踐屬性明顯,易于親子合作,在歡樂中可完成對孩子細心程度和計算能力的培養。教師還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們互留聯系方式,進行充分的溝通,使家校結合進行得更為協調。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也會了解到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孩子的要求也更加科學合理。

學校、家庭都是學生的學習環境。兩種環境的共同作用才能使學生的良好習慣得到全方位的培養。家校結合,做到了真正的無死角教學,但這并不是給學生施壓,而是從根本上去影響教育學生,整體推進學生進步。

四、結束語

總之,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需要分層施教,滾動推進;需要因題制宜,強化訓練;需要家校結合,整體推進。寶劍鋒從磨礪出,精雕細琢,方成棟梁。數學教學方式也要不斷更新,隨學生一起進步,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培.提高四年級孩子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0).

[2]張玉芳.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初探[J].成才之路,2007(05).

猜你喜歡
蘇教版計算能力小學數學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淺談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
幾何背景在不等式學習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蘇教版高中數學教科書為例
課本題改編練習(常用邏輯用語、函數)
課本題改編練習(推理與證明、復數)
蘇教版化學必修模塊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