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教育,揭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2016-11-03 17:19楊俊成
人間 2016年26期
關鍵詞:均衡發展義務教育信息技術

楊俊成

摘要: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術對教育有著革命性的意義。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使教育更具有時代性、公平性、可持續性。教育要面向社會、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實施信息技術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融合的歷程,使所有接受教育的人之間的差距縮小,特別是對山區教育的發展水平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使山區孩子接受教育的機會均等化,全面化,信息化。給山區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

關鍵詞:信息技術;山區教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15-01

義務教育是中國每一個適齡的孩子都有權利享受的教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們發現,擇校、擇班、城鄉差距較大的現象普遍存在。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術對教育有著革命性的意義。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使教育更具有時代性、公平性、可持續性。教育要面向社會、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實施信息技術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相融合的歷程,使所有接受教育的人之間的差距縮小,特別是對山區教育的發展水平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使山區孩子接受教育的機會均等化,全面化,信息化。給山區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

一、信息技術走進山區,山區教育獲取更開放的教育信息

山區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所需要的是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源,需要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支持下的交流平臺。寬帶網絡、手機、微信、電子白板等多媒體相交互使用,人們智慧的結晶不斷促進著教育的時代化。均衡發展創造了均等的學習條件,使教育的差距縮小,給我們山區的教育解決了這個難題。這些新技術走進廣大農村學校,使山區孩子的教育“活”了起來。孩子們見得多了,理解好了,新奇的世界激勵著他們,學習用功了,孩子們綜合素質已經開始提高。

一位教師用多媒體教學《長方體的認識》,對于這個知識點以往的都是灌輸式教學,都是在逼著學生接受空間概念,學生的空間思維培養是個難點。這節課上,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將二維圖形和三維圖形區分,很清晰的演示了面和體的不同,課堂更具情趣,激發了學生興趣,使學生經歷認識的過程,空間思維得到發展,對長方體的認識更清晰了。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們的學生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自己搜集和編排各類節目,節目的種類豐富多彩,質量也相當高。這既給學生搭建了好的學習、展示的平臺,學習、排練更加有效,使師生的學校生活更快樂。

二、信息技術走進山區,造就有綜合知識能力的山區教師團隊

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門綜合學科,它在教育的行列中引領了教育的更好發展。尤其在廣大的農村和山區,使教育有了新面目。均衡發展提供信息化的教育設備和優良的教學環境,使山區的教師團隊有了轉型的機會,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養和學科專業能力。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積極進取。

為了推進均衡發展,去年政府給學校配備了各種教育教學器材,學校裝上了移動網絡,給教師創造了更好的學習條件,老師爭先恐后的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拓展了多方面的知識面和信息源,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信息技術使得我們的教學更加規范、更加生動、更加開放。

學校有一位教齡近二十年的老師,他是初中中專畢業的學生,長期的任教五六年級的語文、數學、社會品德、音樂、美術等多門學科?,F在,他開始利用業余時間在電腦上不斷學習,經過學習,他利用網絡,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了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教學上如魚得水,將多媒體教學發揮的淋漓盡致,傳授給學生很多的知識。他說:“網絡、計算機真好,給山區教育帶來的新的生機!”。這就是有綜合能力的教師,自豪有力的肺腑之言,更是山區教師在信息技術中自我發展的心聲,我們將是新型的,時代化發展的農村教師。

三、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提高了山區教師的管理意識

新型的、公平合理的教育管理,是農村教育教學正確發展的方向。提到教學管理,人們往往會認為只是校長或教務主任、教研組長的事情,和其他人毫無關系。其實教育教學管理從來就不只是一個人。從現代教學管理來看,教師不僅是教書的,還是一個管理者。一方面教師承擔著管理班級、學生、教學設備等管理工作,還直接參與著課堂的管理。一方面教師在上課、批改作業、評價等教學活動中,也要真正意識到自己不只是參與者,也是教育教學過程的指揮者。這對提高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農村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將信息技術融合到教育管理中,提高教師的管理意識的同時,體現教育管理民主化,引導教師正確的認識自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關系。積極學習計算機技術,參與到學校管理中,努力實現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機制,督促學校和教師把履行學校紀律,維護學校秩序作為自己的義務。使教育教學更好的發展。教育管理者的自身學習和能力是整個團隊進步的標志。

對農村學校的各位校長、教務主任、骨干教師、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和教師專業測試,建立教師人才庫。實施有效的教育教學學習與反思,使農村教師確實進步了不少。有效的自我管理體現了管理的合理性和實效性,減少了農村教育管理的誤差,實施公平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農村教育的綜合化溶解。

四、信息技術走進山區,促進山區教育者終身學習

教育改革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我們緊跟時代步伐,終身學習,打破一學為終身所用的教育方式,活到老學到老?!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倍嗝襟w、電子白板、綜合實踐等有關信息技術方面的要求已經是新型教育者必備的。教育者的學習具有個性化、時代化,教學經驗、風格的提煉能力等都需要我們去進一步探索,學習是唯一的辦法,終身學習是歸宿。在義務教育階段,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縮小學校、城鄉、區域間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總之,信息技術給山區教育帶了發展的動力,促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賦予農村教育新的氣息 。為了造福山區,改變山區的容貌,我們接受教育,學習文化知識。為了學習文化知識,使山區更好的發展,我們進行教育改革,將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中,實施山區有效的信息化教育,落實山區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實現每個人公平接受教育的愿望,成就偉大的中國夢。

猜你喜歡
均衡發展義務教育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初探關于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
金融均衡發展對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實證研究
稅費改革與我國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研究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資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讀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