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途徑探析

2016-11-03 17:54王玉辰
人間 2016年26期
關鍵詞:感恩教育貧困生途徑

王玉辰

摘要: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各界對高等院校貧困生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資助力度越來越大,不讓一個學生因為經濟問題而輟學的理念貫徹執行。然而,由于受到各種不良環境的影響,部分貧困生存在感恩意識淡漠甚至缺失的現象。本文通過探究高校貧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預尋找加強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途徑,為高校實施感恩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貧困生;感恩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 G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65-01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校擴招以及收費制度的改革使得由于家庭困難而無力支付學費的貧困學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貧困生也受到了國家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各種資助政策紛紛出臺。同時國家提出了“絕不讓一名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輟學”的資助工作理念。各個高校也非常重視資助工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基本做到保障貧困生能夠順利的完成學業。

但是,伴隨著資助力度越來越高,資助范圍越來越廣,部分貧困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思想動態。例如有的學生覺得受到資助是理所當然的,而有的學生將資助的錢用在了奢侈消費上。如果這種情況繼續蔓延,不僅會讓國家和社會資助人士寒心,更是有損知恩圖報的社會美德。因此,加強高校貧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資助工作經驗,挖掘感恩缺失的原因,探尋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徑,試圖幫助貧困生更好的成長成才,使資助育人工作落到實處上來。

一、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的現狀

目前,各個高校具有完備的資助體系,建立了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格的認定為基礎,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獎、貸、助、補、減多種措施有機結合的助學體系,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部分貧困生感恩缺失現象卻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的貧困生家庭經濟困難,具有一些自卑的心理,對資助行為容易產生誤解,認為國家和社會對自己的資助是理所應當的,認知層面上不知恩、情感層面上不感恩、意志層面上不報恩。

2.有的貧困生缺乏自立自強意識,沒有積極改變現狀的態度,等著別人資助,靠別人的資助生活,找別人要資助,具有很強的依賴心理,更有甚者不好好學習,畢業了不找工作,不愿意將自己的所學所得回報社會。

3.有的貧困生存在鋪張浪費現象,目前國家的資助政策很好,除了將資助所得用于交學費,可能還會有一部分生活費的補貼,有的學生沒有自制意識,不將錢財用于營養和學習,去網吧玩網游,買奢侈品,最終成為了經濟貧困和精神貧困的“雙困生”。

4.有的貧困生心存感激,但由于性格內向或者是缺乏感恩平臺,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沒有適當的場合和機會讓貧困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恩意識。他們只是無法正確處理自尊需要和社會交際之間的沖突。

二、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缺失的原因

(一)父母對于孩子的寵愛:“再窮不能窮孩子”,這是很多貧困生家長的心聲,他們愿意為孩子付出一切,所有的苦自己吃,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從不心疼,將自己所有心思和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告訴孩子只要學習好,以后有出路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這讓孩子慢慢忽略的父母的艱辛,忽略了對父母的感恩,父母本身就覺得對孩子的一切付出都是天經地義的,影響孩子感恩意識的養成。

(二)學校對感恩教育不夠重視:從小學到大學,老師們基本上最重視的就是升學率、學習成績等硬指標,卻往往忽視了素質教育中的思想教育的軟指標,高校對貧困生的資助也局限于經濟資助,沒有很好貫徹“資助育人”的新理念。

(三)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一部分人只追求經濟利益,急功近利,這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造成極其不好的影響。當前,一些學生不孝順父母、不尊重老師、受助者對資助者漠視等負面新聞也對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的缺失產生暗示效應。

三、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關注貧困生的心理,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貧困生往往存在經濟和心理的雙貧困,心理壓力往往對學生的影響更深,如自卑、狹隘、封閉等,學校應加大對貧困生的心理教育力度,針對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貧困學生,進行有區別的心理教育與疏導,讓學生意識到貧困是社會發展不均衡的必然產物,擺脫貧困就低人一等的想法。同時,學校教師應加強與貧困生的溝通,及時了解貧困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幫助他們合理定位并設立目標,創造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二)豐富感恩教育的形式,運用網絡新媒體。通過課堂教學,增進貧困生對于“感恩”的認知度,開設相關課程,分層次、分階段實行教育,任課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潛移默化的傳遞感恩意識。創造實際場景,讓學生從情感上去體驗,使受助者的心靈得到啟迪、感染和升華。讓學生參加實踐,讓他們切身的感受到金錢來之不易,家長掙錢不容易,社會捐助人士掙錢不容易,從而能夠從心理上鋪設感恩的苗頭。

(三)營造感恩教育的環境,宣傳優秀模范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教師就是學生最貼近的榜樣,所以教師應該以身示范,在平時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潛移默化,將感恩之心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慢慢的學會感恩。

(四)拓寬感恩教育的路徑。學校的感恩教育一定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例如志愿者服務,支教團,看望孤寡老人,給留守兒童補課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會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的快樂,使他們懂得感恩社會。同時,感恩教育也要與家庭教育相契合。老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進行家訪,與貧困生父母加強溝通,為實施感恩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將孝順父母作為感恩教育的第一指標,在重要的節假日開展感恩活動,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懂得感恩父母。

四、結語

我國資助工作開展應該建立在感恩教育的基礎之上,在幫助貧困生走出物質貧苦的同時也應該強化其思想道德品質,運用多種途徑喚醒感恩意識,讓感恩意識植根于心,使感恩教育伴隨著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戴世琴.蒙平川.和諧社會視野下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今日南國,2008,(3).

[2]徐瑞妍.當前大學生感恩缺失及教育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張萬玉.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探析[J].寧夏大學學報,2008.7

猜你喜歡
感恩教育貧困生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貧困生的隱私與尊嚴亦當細心呵護
高校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對策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淺論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強化系列主題班會 促進學生人生發展
大學用話費查“裝窮”貧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資格
莫與貧困生“搶飯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