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2016-11-05 17:45羅萍
企業導報 2016年19期
關鍵詞:會計學獨立學院教學改革

羅萍

摘 要:目前,獨立學院的經濟管理類專業都開設了《會計學》課程,會計教學已成為非會計專業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基于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經管類非會計專業特色,以及會計學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提出明確完善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目標、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

關鍵詞: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改革

隨著會計信息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企業管理人員對會計準則的把握、對會計信息處理方法的理解、對會計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能力是評價其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管理者也日益意識到會計信息在其日常的工作及業績評價的地位。

目前,各獨立院校經管類專業普遍開設了《會計學》課程,其教學最終目標應是為其本專業服務的,顯而易見,非會計專業與會計專業對會計知識的需求是有差異的。當前國內的普通本科院校與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與專業課程設置大同小異,獨立學院要想獲得人才培養的優勢,必須考慮走差異化的路線,找準培養定位,走差異化路線,著力培養。

一、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目標模糊。教學目標決定培養人才的類型和培養方向,是制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內容、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會計專業培養適應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掌握會計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會記賬、算賬、報賬及用賬的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目前,各獨立學院大普遍重視課程理論性,強調其課程構成體系,而忽略了會計課程教學和各專業的相關性,未結合針對經管類學生的專業特色,培養學生運用和分析會計報表的能力。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應使學生較快地了解、理解會計是怎么一回事,會計工作是怎么做的,以及作為未來的經濟管理工作者,怎樣才能準確地閱讀、理解會計報表,領會其中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和判斷,為決策作參考。

(二)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經管類非會計專業與會計專業有著顯而易見的差異,非會計專業學生的教學目標是使其能理解并分析財務報表。大多數會計教師在會計學專業教學中通常按照教材目錄第一章講到最后一章,這種方法有其實用性,尤其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講,有助于他們系統、全面和詳盡地掌握整個會計學課程體系。但是,對于非會計專業教學來講,就沒有必要照搬,因為學生中的大部分將來未必從事會計實務操作,很可能從事會計資料的分析利用,以便為管理提供依據。

由于對教學對象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專業特色了解不足,因而授課內容過多強調會計理論知識講授,忽略了會計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的講授,學生對所學會計理論是比較表面化的,缺乏感性認識,對會計實務操作、會計流程不清楚。在以后的就業中,社會需要的實際操作能力也將成為他們的“短板”,因此非會計專業也應注意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此外,獨立學院《會計學》課程內容設置普遍沒有結合經管類專業特色,教學內容設置不能滿足經管類非會計專業的專業需求。

(三)教學方法單一。會計學是一門集實踐性、操作性于一體的課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按照課程的書面表達教學,只注重會計方法的講解、會計制度的理解,沒有積極引導學生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經管類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教學效果不理想。過多強調了會計基本理論知識的講解,重點突出了以教師為主體,卻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實際主體地位和作用。

二、獨立學院經管類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完善措施

(一)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直接影響到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取舍。經管類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學習《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學會閱讀、運用會計報表數據,掌握報表的分析方法,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利用會計信息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滿足管理方面的需求。

(二)結合專業特色,整合教學內容。獨立學院立足于應用型高級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經管類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內容應針對專業特色需求和重點突出實用性。要求其教學內容應突出會計信息的分析利用,因此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應將會計報表作為會計教學的重點、重點突出會計要素和會計報表的教學,而教學模式則應側重于案例分析,提高其利用會計信息來分析本專業相關問題的能力。因此,會計報表及其分析部分對于非會計專業學生來說,是學習的重點,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財務報表的理解和分析利用,不僅要介紹主要傳報表的格式、內容及其作用,重點還要講述會計報表的各種分析方法及各種經財務指標的含義及運用方法。另外,通過合理的課程安排,將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三)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采用多種形式教學方法,比如,啟發式、模擬教學、案例教學等,把課堂教授、案例分析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增強教學效果。重新定位教師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創立“學生為主”的參與式課堂模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通過討論、辯論、講演、案例教學等方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手段,采用真實的憑證、報表、賬簿等實訓材料,使學生真正完成從填制憑證——設置賬簿——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聲像并舉,使課堂教學富有生動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效果。

(四)強化實踐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綜合素

質,在《會計學》課程中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一方面可以加深經管類學生對會計理論的理解和運用,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對實際經濟工作的感性認識?!稌媽W》是一門應用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其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就顯得更為關鍵,應結合經管類不同專業特色的要求設置具體的實踐性教學,可采用上機操作、實習鍛煉和現場觀摩教學等多種形式,設立創新型實驗項目,加強實驗與社會實踐結合。重點強調實踐教學重要性,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設置《會計學》課程內容時,合理確定理論課時和實踐課時的比重,適當壓縮理論課時,增大實踐課時比重,鼓勵老師積極探索課程改革,設計適合《會計學》課程和經管類專業特色的實踐內容。通過實踐,能讓他們懂得會計工作跟企業各種經濟業務、企業各個部門的聯系,讓他們體會到會計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此外,修改傳統實踐教學方式,強調了校企合作環節,增加學生校外實踐的機會。

(五)推進課程教材建設。通過選擇優秀、實用的實驗教材、合理地組織實驗實訓環節,對教材的選用,以應用為主。同時加強組織編寫適用于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學專業本科生的會計學課程教材、習題集等。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最后形成了比較科學、系統、有特色的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課程教材,確保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聞曦燕. 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改革淺談究 [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5(2):126-128

[2] 周順奎. 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建設問題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2015(2):193-194

[3] 謝品杰. 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策略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16(1):125-126

[4] 富茜楠. 獨立學院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 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7):156-157

[5] 鄭璐. 獨立學院專業建設的若干思考[J].企業導報,2010(24):99-100

猜你喜歡
會計學獨立學院教學改革
2018年全國新增會計學教授、副教授名錄
獨立學院法學專業的學科特色及其發展研究
以微課教學促進獨立學院國際經濟學應用性教學轉型
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對策
中國會計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在哈爾濱隆重召開
湖南省教育會計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順利召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