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古代音樂文化
——渤海樂研究

2016-11-07 11:23白佳蕙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3期
關鍵詞:薩滿教渤海日本

白佳蕙

(合肥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東北古代音樂文化
——渤海樂研究

白佳蕙

(合肥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在中國有關音樂歷史的著作中,東北音樂文化被提及的少之又少,其實東北音樂是多元的、包容的。東北區域的粟末靺鞨族是古老渤海國的先祖,因此說靺鞨音樂的特色是渤海國音樂的支撐框架,并融匯我國唐朝及其周邊民族的音樂風格形成獨特的體系。以古老渤海國民族文化發展為基礎,首先淺析了渤海國音樂的興起與發展的環境背景,再借以相關的歷史文獻研究了古老渤海國與唐朝、高句麗、日本在音樂上的互相交流,通過對渤海國音樂文化的研究揭示我國東北民族音樂的特色,為進一步推動東北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與繁榮貢獻綿薄之力。

東北古代音樂;渤海國;渤海國音樂;音樂文化交流

渤海國音樂作為我國古代東北音樂的組成部分有著輝煌的歷史,但是卻不被今人所熟知,導致當前有關渤海樂方面的文獻資料少之又少,但不可否定,渤海樂在我國東北地區音樂歷史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渤海樂伴隨著渤海國在經濟文化上與我國唐朝、日本等其相鄰區域間的交流融匯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創新。與此同時,東北地區其他各民族的音樂文化也因為渤海國的音樂文化發展而不斷地向前發展革新。即使在渤海國消亡以后的很多年,東北地區各民族依然傳播著渤海樂的精神理念,至今在東北地區仍然存在著渤海樂的編曲形式及渤海國音樂的發燒友。

渤海樂的形成包括諸多原因,其一由于建國后的渤海國音樂伴隨著國內各民族在生產生活上融為一體的過程中逐漸汲取了高句麗、扶余和其他靺鞨族在音樂上的特色優點而最終形成渤海國獨有的音樂風格。其二,主要以靺鞨族音樂文化為主。我國正史中關于渤海樂的記載最早出現于《金史·世紀》中,卻不見任何關于 “新靺鞨”和 “大靺鞨”的記載?!菜巍酬悤D 《樂書》中也僅載有靺鞨舞之名,所以我們只能于國外史籍中尋找關于“大靺鞨”“新靺鞨”等渤海樂曲目的記載,這其中以日本古籍記載頗多。其三,在對外交流的影響下,主要受到我國唐朝、高句麗及日本這三個國家在音樂形式上的感染。例如日本就曾多次派遣舞樂伎來到渤海國進行文化交流,使得渤海國音樂中包含了異國音樂特色,因此對于渤海國音樂的研究不可忽視其周邊民族的音樂所帶來的重大影響。

一、渤海樂的形成與發展

關于渤海樂,《渤海國志》留下記錄不多,其他史籍記載也極少,只能從渤海遺民及其后裔女真族和滿族的有關資料中來尋覓其音樂活動記述,或者從其他(包括國外)一些材料側面探索它的端倪。據《隋書·列傳》記載,隋文帝曾在長安接見靺鞨使臣朝拜及獻演歌舞,“使者與其徙皆起舞,其曲折多戰斗之容。上顧侍臣曰:夭地間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何其甚也!”另在異國人著《渤海史考》中也說:“其歌舞有尚武的曲折,不足為怪也(此歌舞之形態,或者加入薩滿教之儀式,而作奮武之容耶?)”。此段史文與隋文帝觀舞時所說相似,但后者卻推測,其歌舞所以有尚武的曲折,可能有薩滿教中的薩滿樂舞的成份。宋人陳旸在《樂書》中也記有“輻舞”的名稱。上述史書的記載,可見渤海時靺鞨人盛行歌舞之風,同時還將其歌舞內容形態作了簡要描繪。渤海政權建立后的四十年,仿唐制“設置太常寺,設卿一人拿禮樂郊廟之事?!辈澈霈F了如此完備的樂府職官體系,可見音樂的制定和管理在當時被渤海國統治者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使渤海社會出現了“遵禮儀而封部和樂,持法度而渤海晏寧”的祥和局面。這就不難理解,渤海國音樂在之后繁盛的發展,與其他民族進行頻繁的音樂文化交流,甚至流傳至幾個朝代,這些都足以使渤海國音樂在歷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渤海國是由多個民族組建的綜合體,因此在其音樂文化構成方面也融匯了各個民族音樂的特色。據《兩晉南北朝史》中記載:“靺鞨于東夷最強,言語獨異”,可見渤海國主要是由粟末靺鞨族為核心而建立的國家,而粟末靺鞨族本身屬于靺鞨族的一個支部,因此說古老的靺鞨音樂才是渤海國音樂僅有的一個源頭。據《渤海史考》記述:“其歌舞有尚武的曲折,不足為怪也”,及宋代音樂家陳旸編著的《樂書》一文中提到的 “靺鞨舞”及“踏錘”的相關細節都描述了當時渤海樂舞發展的盛況,此外,渤海樂在其他一些歷史資料中還常被稱為“新靺鞨”或“大靺鞨”。

“新靺鞨”是渤海國建國后創作的新樂。在《倭名類聚抄·音樂部十》中僅有名稱記載:“新靺鞨 (靺鞨音未曷,蕃人出北土,見唐韻)?!薄督逃柍分?“新靺鞨別裝束舞小曲?!雹佻伂?《教訓抄》五,《續群書類叢》卷 529,東京續群書完成會1983年第19輯上,第264~265頁,轉引自馬一虹:《古代日本對靺鞨的認識》,《北方文物》2004年第3期。之后,在成書于17世紀末的《樂家錄·本邦樂》卷31中又有:“新靺鞨者,靺鞨國之曲也。舞者自彼國來于中華,為禮拜舞踏之體云云?!雹诂伂尅度毡竟诺淙?,日本古典全集刊行會 1935年,轉引自馬一虹:《古代日本對靺鞨的認識》,《北方文物》2004年第3期?!洞笕毡臼贰ざY樂志十四》:“新靺鞨,此樂出于靺鞨,故名……白河帝慶法勝寺,敕藤原俊剛作舞,舞者王一人紫袍,大史二人赤衣,小史六人紺袍?!雹郏廴眨菰垂鈬缶?《大日本史·禮樂志十四》,卷348。從上述史料中我們可以得知,“新靺鞨”之名來源于靺鞨,是一首形式為“禮拜舞蹈”即表示謝意拜禮的曲子。新靺鞨為靺鞨樂曲,“該舞由靺鞨國傳入中華,是作為禮拜舞踏的形式而出現的。靺鞨國亦即渤海國的使者來日本之時(編者按,原文如此),該舞也是作為拜禮而以再拜舞踏的形式出現的。因此,‘新靺鞨’是從渤海傳來的舞樂,即所謂的渤海樂”。因此,可以說靺鞨音樂是渤海國音樂在其后來的發展與創新的基礎。并且歷史上燦爛輝煌的渤海文化其實也是以靺鞨族的傳統文化為基礎加之受到我國唐朝文化,同時又汲取日本及高句麗國的文化特點,才會出現歷史上的“海東文化”。

在我國隋唐時期東北地區的音樂主要是以渤海國音樂為主,其形成過程同樣也是歷經吸收、融匯的不同發展階段,在傳承靺鞨族音樂的同時汲取其他民族(高句麗、扶余)在音樂方面的特色融匯而成。

伴隨著渤海國的日益壯大,在音樂領域也慢慢形成了獨有的風格特色,尤其是在聲樂、器樂及舞蹈三個方面都達到一定的高度。在渤海國與相鄰國家間的密切交流中,渤海國音樂逐漸吸收并融匯這些異域的音樂文化精髓。渤海樂在當時不僅僅只對唐朝音樂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傳承了很多朝代。從宋代至金元時期的史書中都能發現有關渤海樂的演奏學習的記載。另據《日本音樂簡史》記載在渤海國與日本相互往來的過程中,日本人對于渤海國的音樂非常地喜歡,并將其特色融入到宮廷音樂中。

另外,昌光天在 《東北民族原始社會形態研究》中,介紹了北方古老的薩滿教對于靺鞨人的傳統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甚至是族部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族部活動全氏族都要參加,活動中的薩滿穿著的像一個女巫一樣并配戴假面,通過敲擊手中持有的骨頭打出鼓點并配以跳神舞蹈加之口技模仿動物的聲音施行巫術,達到與神靈交流的目的。因此在薩滿教音樂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因為薩滿教的存在,才使得音樂在廣大民眾間傳播。據《清史稿·卷八十五》記載:“滿洲俗尚跳神。春秋擇日致祭,謂為跳神。并彈弦、箏、月琴和之,其聲嗚嗚然……并唱巫歌”④趙鐵寒主編.《宋遼金元四史資料叢刊——渤海國志》.臺灣:文海出版社.1977.??芍_滿教的跳神活動在東北地區并沒有因為歷史的更迭而消失,而是成為了一種神秘的藝術形態而存在。薩滿教音樂特色在渤海國音樂的發展過程中也被逐漸吸收利用,因此薩滿教音樂也算是渤海樂的形成來源。

二、渤海樂與周邊民族音樂的交流影響

1.與中原隋唐的音樂交流

渤海樂可上溯到公元五、六世紀,棘輻人在未建立渤海政權以前就開始與隋唐有了音樂文化的交流。在目前發現最早有關靺鞨族歌舞的文字記敘《隋書·列傳》中記載:“開皇初(公元 581年)相率遣使貢獻,文帝厚勞之,令宴飲于前。使者與其徙皆起舞,其曲折多戰斗之容?!边@段史料表明了隋文帝在長安設宴接見靺鞨使者的經過,特別提及在酒宴上靺鞨使者為隋文帝表演靺鞨族歌舞的史實,是目前我們發現最早記敘關于靺鞨歌舞的文字記載。

在中國歷史上,唐朝是一個繁榮而又強大的朝代,其管轄的疆域面積十分的廣闊,貞觀之治時期,對其相鄰的各個國家和地區在政治上、經濟上及文化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渤海國作為唐朝的附屬國,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唐朝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思想的影響,在音樂方面也是如此。通過在吉林省發現的“貞孝公主墓”,也能發現相關渤海國和唐朝在音樂文化上存在著交流。依據 《貞孝公主墓志》見《社會科學戰線81.1所載》)及《渤海貞孝公主墓發掘清理簡報》可以知道,在貞孝公主墓中西北方向的墓壁上刻畫著行走或佇立狀態的三個樂伎,每個樂伎手中的樂器都是典型的只能在唐燕樂中才會出現的樂器,最具說服力的便是在唐燕樂伴奏中不可或缺的拍板。這充分說明了貞孝公主在生前的日常生活中是特別喜歡音樂的,并且極有可能貞孝公主獨愛唐燕樂。因此通過墓內所出現的壁畫可知,唐朝音樂確實傳播到了渤海國并被其熟練掌握。以上史實均表明了渤海國音樂在當時確實受到了唐朝音樂文化的影響,并以本民族特有的音樂形式為基礎,同時又汲取唐朝的宮廷樂與唐燕樂的特點,通過一系列的學習與借鑒逐漸發展并完善自己的音樂特色。

2.與高句麗在音樂上的交流

伴隨著渤海國發展到鼎盛的階段,其宮廷樂不僅融匯了漢族的音樂特點,同時也融合了其他相鄰區域的民族音樂特色,使渤海國音樂得到了新的發展。據《三國史記·新羅本紀》記載,當時的高句麗音樂融合了新羅與百濟兩國的音樂已成為主要的外族音樂形式進入渤海國的宮廷,并在宮廷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為在渤海國廣闊的疆域面積上包括著高句麗國的故地,因此在不斷往來的過程中會受到高句麗音樂的影響,導致現在的一些學者會將“渤海樂”錯認為“高麗樂”。渤海國屬于一個多元化民族性質的國家,其中就包含部分高句麗國的遺民,所以高句麗音樂的元素和特色出現在渤海國音樂中是很正常的,但是絕不能將“渤海樂”和“高麗樂”混為一談。

3.與日本的音樂交流

由于渤海國是日本和唐朝往來的交通要道,在兩國的正常交流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在日本歷史學家山根銀二的著作 《日本的音樂》中有這樣的記述:“公元728年(即日本圣武天皇神龜五年)渤海國來朝貢,渤海樂就在這時候輸入。所謂渤海國,就是當時從中國東北的北部到沿海州地方的國家?!笨梢?,日本與渤海國在音樂上的確存在著一定的相互影響,自此渤海國與日本也開始了日益頻繁的交流。在音樂交流上,為了更好地學習與掌握渤海國的音樂特色,日本派專人不遠萬里地到渤海國留學學習音樂文化。據《渤海國志長編》記述:在大約公元763年,日本委派內雄等人留學渤海國,歷經多年后學成回國,此時的渤海樂被內雄等人更加精準并多種多樣地傳播進了日本,這件事對于以后日本在音樂方面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使得日本國民愈發地喜愛渤海樂,其實早在內雄來渤海國之前,日本宮廷的音樂就已經融匯了渤海樂的精髓。對于日本而言,其早已關注到渤海樂的獨特魅力,派專人來到渤海國留學學習渤海樂其實就是關注的明顯體現。在《日本文化史》中也有相關的記載:“《新靺鞨》《大靺鞨》《新烏蘇》《古烏蘇》《進走禿》《退走禿》《貴德》《地久》《敷手》《昆侖八仙》這些舞樂被認為是從渤海國傳來的?!?/p>

《日本文化史》也記載著每當有渤海國使者出訪日本,渤海國本土的音樂便會出現在日本的歡迎宴上,如在表1中就曾多次提及 “踏歌”一詞,這不僅表達出日本對于渤海國使者的尊重,同時也表現出了日本對于渤海樂的偏愛程度。這樣一來,渤海國的使者不僅可以了解并學習日本的音樂風格,同時也滿足了可以在異國他鄉聆聽到家人的聲音,對于渤海國以及唐朝的音樂發展革新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表1 《渤海國志長篇》中記敘渤海國與日本的音樂交流

三、渤海樂的流傳類型

1.宮廷樂

渤海國在建國初期社會狀態仍處于原始社會,本身并不存在宮廷音樂這一概念,在《渤海國志四卷》記述著:“渤海之重樂府同于唐”。在國家政權建立之后,皇室貴族才開始模仿唐朝的文化思想,使得具有一定封建等級性質和儒家思想的模仿唐朝而增設的官方音樂機構“太常寺”這種禮樂制度才在渤海國建立起來。這種禮樂制度的建立,代表著在當時的渤海國宮廷對于音樂的管理已經建成了一個完整的音樂管理體制,體現出了國家對于音樂發展的關注程度。所謂的宮廷音樂其實就是在原有的音樂基礎上通過對唐朝的宮廷音樂進行學習并汲取精華加之結合國內的民間音樂而最終形成。

據《渤海國志長編》記載,渤海國在模仿唐朝設立音樂官方機構、選定宮廷音樂形式的過程中發現樂器對于傳承音樂文化是非常關鍵的,因此派遣使者出使唐朝引入了各種各樣的唐朝樂器,其中唐古箏在渤海國不僅作為伴奏的樂器,同時又作為獨奏表演的樂器出現在宮廷音樂中并且被視為必不可少的樂器。在當時的皇宮貴族中,渤海樂的表演類型分為歌舞表演與器樂獨奏兩種形式。歌舞表演又分為載歌載舞或歌者手持樂器伴唱,所被熟知的有甩袖舞和胡旋舞等形式。樂器獨奏的表演形式可以無歌者或是出現舞者隨著樂器獨奏的節奏進行伴舞,這些形式均會在渤海國宮廷的重要集會場合中出現,比如大型祭祀儀式或軍隊出征等 (見《遼史·儀衛志》)。

2.民間樂

因為靺鞨族人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的白山黑水間,東北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氣候較為嚴酷,在這種環境下靺鞨族人主要以狩獵為主,所以造成了他們的性格是勇猛粗獷中又不乏機智與樂觀。在這種簡單普通的民間生活中,靺鞨族人創造出很多屬于本民族獨有的樂舞,每逢傳統節日或是較為重要的族內活動,靺鞨族人便會聚集在一起舉辦娛樂活動,而這時的樂舞形式多是跳舞者在前而演唱者在后的眾多民眾的集體大型歌舞,就是后世常提及的“靺鞨舞”。音樂來源于生活,渤海國音樂的來源是日常狩獵活動及日常勞動生活。其中民間樂舞所傳達出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如模擬狩獵活動或傳達感情生活等等。民間樂在本質上就體現了東北地區樸實堅韌的生活風貌,以及東北人民自身強悍的生命張力,其中最具典型的樂舞形式就是上文提及的“踏歌”。見《古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所謂的“踏歌”就是節奏由兩腳踏地而出,同時配以甩衣袖,載歌載舞的形式。它在場地和人數上沒有任何限制,隨時都可以手牽手踏地載歌載舞,風格上活潑自由,節奏上歡暢明快,踏歌是音樂在歌舞形式上最為原始、最為基礎的形式。

3.宗教樂

在宗教方面,薩滿教在渤海國作為大眾最原始、最忠誠的信仰。崇拜自然、崇拜先人及萬物皆靈性是它最主要的教義。其中薩滿教傳播的根本和核心是萬物皆靈性論。薩滿教興起于原始時期的漁獵階段,薩滿教傳播的理念是可以消除人們的病痛,并可以實現與神靈進行直接溝通的現實。薩滿教屬于最早的具有組織性質的宗教,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主要流傳于我國北方各民族。因此,它對于我國北方地區古代各民族的生產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薩滿教的這個名稱來源于神職人員薩滿,薩滿常常以女性形象出現。薩滿教主要采用跳神的形式達到作法的目的,跳神人員常常身著特殊的服飾并頭戴面具加之手持神鼓、腰部纏繞鈴鐺,一邊低聲吟唱神歌同時結合跳舞達到與神靈對話的目的,給人以神秘的感覺。由此可見,薩滿教的音樂形式一定會對渤海國音樂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盡管后期伴隨著渤海國與唐朝在交流上的日益密切導致佛教被統治者所采用,使它對于上層社會的影響地位有所撼動,但是靺鞨族人視薩滿教為最原始的信仰宗教,故而薩滿教仍是被底層的大眾所信仰崇拜,在民間其地位并沒有發生實質變化。

四、結語

雖然時代在不斷地更替,渤海國早已遠離我們現代文明社會,但是在中國文化歷史的長河中,渤海國輝煌璀璨的文化卻是無法抹去的。早在原始社會時期,靺鞨族便在勞動中創作了本民族特色音樂,在國家政權建立后,由于渤海國包括的民族多種多樣,也就造成了渤海國在音樂上的多元化。另外,通過歷史資料可以發現,與渤海國相鄰區域的音樂文化對于渤海國在日后音樂文化的發展上影響十分地深遠,因為渤海國特殊的地理位置,渤海國不僅在音樂上學習并汲取了唐朝、日本及其相鄰區域的音樂文化,還同時承擔起了唐朝與日本的溝通橋梁,成為關鍵的交通和文化樞紐。渤海樂具有頑強的生命張力,不僅影響了中原音樂的發展,同時又傳播到了遼、金的音樂發展中,甚至對于滿族音樂的形成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響,這也揭示出少數民族對于音樂文化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

雖然渤海國存在的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其音樂文化卻是多姿多彩的。根據筆者對于史料的整理和研究發現,渤海樂豐富而全面,不僅有皇宮貴族的宮廷樂,還有風格迥異的民間樂,更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樂。渤海樂以靺鞨族人的音樂為基礎,經過不斷地學習和汲取他國的音樂文化,最終發展為完善的體系。渤海國創造的獨特風格的音樂文化,豐富了我國音樂文化的寶庫,這也是東北地區古老的民族給予我們的寶貴財產。雖然現有的歷史資料關于渤海國音樂的記述非常地零散甚至是稀少,但是我們不應該讓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藝術漸漸消失,因此應做到盡力研究與保護,以擴充和修繕祖國的音樂寶庫。

[1]馬玲.東北古代音樂文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8.

[2]閆麗偉.渤海國音體文化現存史料整理[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3]陳秉義.锨琴、三弦、渤海琴及樂問[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5(03):24-34.

[4]陳旸.論古代東北音樂的歷史性貢獻[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3):290-292.

[5]林林.從民族音樂學的視角看東北與中原音樂文化交流[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5(04):29-32.

[6]趙喜惠.唐代中外藝術交流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7]張媛.淺談東北民族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渤海國音樂[J].吉林教育,2010(25):2.

[8]凌瑞蘭.東北古代音樂傳入中原的文化考察[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4(04):32-37.

[9]葉棟,金建民.《仁智要錄·高麗曲》解譯與考釋——兼論古代朝鮮和外族的音樂文化交流[J].音樂藝術,1990(03):1-15.

[10]徐達音.渤海樂古今探微[J].滿族研究,1991(02):88-95.

[11]李德.再論滿族歌舞(續)[J].滿族研究,1991(04):61-71.

[12]宋芳松,金成俊.從音樂史學角度探渤海國音樂——以日本六國史為中心[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3(03):56-61+37.

[13]包鴻梅.渤海國與日本的文化交流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1.

[14]劉曉東.“渤海樂”性質的文獻學考察[J].北方文物,2011(02): 48-55.

[15]呂書寶.論渤海國的對外文化交流[J].北方論叢,2003(03): 45-49.

[16]勾海燕.渤海樂曲目中“大靺鞨”、“新靺鞨”相關問題辨析[J].北方文物,2013(02):59-62.

[17]管彥波.論唐代中原與邊疆地區多層面的文化交流[J].貴州民族研究,2007(04):140-146.

[18]朱國偉.民族音樂學研究方法對中國音樂史學研究的借鑒作用[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01):38-45.

(責任編輯:徐星華)

K289

A

1008—7974(2016)03—0012—05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5.002

2015-12-08

白佳蕙,女,回族,安徽阜陽人,助教。

猜你喜歡
薩滿教渤海日本
渤海大學作品精選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尋日本
渤海競渡帆高舉——記渤海輪渡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于新建
《黃金時代》日本版
《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薩滿文化研究
關于麻扎文化形式的研究綜述
遼代“斡魯朵”內的渤海人移民
清宮信仰與盛京宮殿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