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利益沖突在食品科學研究中的表現形式

2016-11-07 01:29劉新娟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8期
關鍵詞:利益沖突表現形式

劉新娟

【摘 要】 本文著重從食品科學研究的研究選題、研究過程、成果發表及成果轉化與推廣四個具體的利益沖突表現形式進行了分析探討。指出,在食品科學研究領域中,學術研究不誠信現象逐年增加,利益沖突在食品科學領域已引起研究者和企業的廣泛關注。因此,我們必須搞清楚食品科學領域利益沖突的表現形式及范圍,防止民眾陷入盲目的大流中,造成不必要的物質和精神損失。

【關鍵詞】 利益沖突;食品科學;研究過程;表現形式

利益沖突是指科學家的某些利益(經濟利益、學術聲譽等)對其在科學研究活動中做到客觀、公正判斷和科研誠信造成干擾的情形。利益沖突在食品科學研究中有多種表現形式。從研究選題、試驗設計、成果發表、同行評議、政策咨詢等各個環節均有表現。利益沖突表現在研究選題中,研究者傾向于選擇能給自己帶來重大利益的課題。在研究過程中,過分的顧及自己的利益,會出現侵害他人利益和公眾利益,違反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還有公布研究結果時、對手競爭時等都會產生利益沖突。這些利益沖突的發生,不但危害了學術研究的客觀公正性,破壞了科學共同體,影響正確科學決策,阻礙了科學事業的健康發展。還會導致消費者對科學研究人員的不信任,其特殊性表現在不正確的言論會影響到民眾的生命健康與安全。

一、研究選題中的利益沖突

科學研究的主要程序包括科研選題、試驗設計、實驗觀察、分析數據并得出結論,再研究結論、撰寫研究報告、實驗結果發表、成果的轉化或申請專利與推廣應用等。簡而言之,就是提出問題—驗證假說—解決問題—新問題出現—驗證假說—解決問題—新問題出現……無限循環下去。尋找某一學科領域中未認識或者未解決的問題,或者自己對某個問題有新的觀點及看法等,也就是說研究這個領域內沒有解決的各種矛盾,或者提出自己獨特的分析??茖W研究就是要解決問題,回答“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利益沖突往往會體現在科研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

愛因斯坦與他的學生費爾得合著的《物理學的進化》一書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笨梢钥闯鲈谧隹茖W研究準備階段的這一系列的環節中,選題是科研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即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選好有價值的課題已是成功的完成了科研的一半工作。英國晶體物理學家、科學史家貝爾納也非常支持愛因斯坦的觀點,無論是顧及于課題的外部客觀條件,還是科學本身的內部要求,都對課題的選擇起著無與倫比的作用。所以在科學研究中,選題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據2002年的報紙披露,香港一老板想研究毒品,找到一個博士生導師,于是這個導師把他指導的一個博士生介紹給了老板,這個學生得到老板給的十幾萬元的獎勵,經過精心研究,人工合成了毒品,給社會造成極大危害。這種事例在科研活動中處處皆是。

科研工作者,特別是食品科學領域科研工作者,在選題立項過程中,一定要對自己這個選題的研究工作的意義有個誠實客觀的態度。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這樣不但能論述透徹,而且容易做出貢獻。但是近幾年來利益沖突在選題過程中的表現越來越明顯,具體體現在某公司經費自主的情況下,該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科學研究的選題過程中就比較傾向于選擇有利于資助公司的課題,或者傾向于能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或者能盡快出研究成果的課題,這樣無論是對自己的收入或榮譽地位等都能起到積極影響的作用,如瘦肉精事件、煙草院士等。但是這些各種形式的出現在選題過程中的利益沖突,往往會影響科學工作者做出最客觀公正的判斷。

二、研究過程中的利益沖突

利益沖突不止會出現在科學研究中選題立項這第一個步驟中,當然在研究過程中也會有很重要的體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發生了一件典型的研究過程中出現利益沖突的事件:部分學者哈特金斯等人對于美國癌癥患者臨床化學治療進行了調查研究。在美國,65歲以上的癌癥患者比例比較大,達到了63%,但是參與這個調查研究的臨床試驗的患者有75%在65歲以下。主要原因是因為高齡患者的耐受能力較差,化學療法對年齡較大患者的效用較小。于是,他們在確定做實驗的人選時,使得試驗新藥的療效更顯著從而達到藥品開發商需要的結論,在試驗設計中的試驗對象選擇上有意識的排除高齡患者。這種行為是不合道德規范的。因此研究過程中的利益沖突指科學研究者受利益影響,對實驗設計、數據、對象等進行有偏見性的選擇,以得出符合利益主體要求的科研結果。這起典型的例子,哈特金斯等研究者跟藥品開發商有一定的利益關系在內,科研工作者為了得到藥品的開發商想要的結論,避重就輕,違反了職業道德,損害了大眾的利益。

《科研誠信知識讀本》中講到研究者如果在研究過程中過分顧及自身的利益,會出現侵害他人利益和公眾利益,違反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的問題。醫學研究史上轟動一時的“摩爾細胞案”,也是科學研究過程中利益沖突的一個經典案例,類似于哈金斯特的挑選調查對象的案例。其主要相同的表現就是在研究過程中,因研究者本人過分顧及自身利益(主要為經濟利益),而違反職業準則、行為規范的現象。

同樣有科學研究中利益沖突的情況,一位名叫Scheffer的博士對用維生素A治療眼睛干澀產生了好奇心。他先利用動物來做試驗,取得成功之后,他開始考慮在人類身上試驗。他開始在25—50名病人身上試用。后來,他擅自擴大了試驗范圍,在數百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在其身上進行試驗,并從中有目的的挑選臨床效果好的病例,撰寫并且發表了兩篇研究報告。報告的結論都是維生素A有利于治療眼睛干澀。后來他成功建立了一家叫Spectra的公司,用來生產治療眼睛干澀的維生素A藥膏,正是這兩份報告中研究的內容。這家公司中該博士是最大的股東,其后一些研究者對此藥膏進行了研究,發現其對治療眼睛干澀沒有任何療效,長期使用還會有不良反應發生。如今,這種將實驗室研究轉化到商業活動中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幸運的是此藥對公眾使用者沒有產生嚴重的危害。但是如果這樣的事件是發生在食品科學研究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大的損失。

猜你喜歡
利益沖突表現形式
博弈論下人工智能生成數據作品中利益沖突及破解
美日藥物臨床試驗中重大利益沖突的界定和管理探討及對我國的啟示
淺談導演與小品的表現形式
經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編輯動態
香港怎么防裙帶腐敗
基于多維博弈的視角:探析“后鄭汴一體化”發展問題
透射光之炫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