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課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

2016-11-09 22:29李洪梅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慕課思政課改革

李洪梅

目前,“慕課”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崛起,中國也被裹挾進這場全球“風暴”。2014年春季學期,國內首次推出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慕課課程。這或許會給我們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改革帶來許多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慕課;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

傳統的思政課教學一直以來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理論多于實踐,說教多于互動,慕課的興起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更全面活潑的師生互動、優化教學過程、協調課程教學與學習之間的關系,翻轉傳統的思政課課堂教學。因此,對慕課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是當前增強高校思政課針對性和有效性的一條現實路徑。

1 關于慕課

從國內學者的研究來看,對于慕課帶給中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影響是肯定的,都希望利用慕課這一平臺尋求改革的突破口,同時也能以客觀冷靜的方式審視其在發展中遇到的困境。目前,國內關于慕課與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關系的研究,上海的高校是走在前列的,因其在國內最早的構建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慕課課程,并且投入了使用,所以上海高校的一些教師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還是具有代表性的。徐蓉、李梁等人以不同的視角,探討了慕課視域下如何配置思政課的教學資源,運用新技術、新載體更為合理有效地實現教與學之間的動態平衡,論述了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的邏輯思路。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教學模式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注重傳統課堂教學方法改革、課后學生對思政課的參與度欠缺

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常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來形容,現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大都運用了包括提問法、案例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法。提問法是由教師設置問題,然后圍繞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并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歸納的一種討論式教學方法;案例法就是通過典型的案例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有一個體驗、討論、質疑、點評案例的過程,最終從案例中歸納出一般的原理,從而達到認知、能力、情感目標的教學方法。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案例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與教師共同討論和分析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實現教學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學生通過實際的討論、參與,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達到優化教學目的。

這些教學方法的變革,極大的提高了思政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參與度,活躍了課堂氣氛,那么,課堂之外呢?學生是否對思政課還有如此大的熱情呢?對時事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又該通過哪種途徑表達呢?如果只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注重課后學生對思政課的參與度,那思政課對實踐的指導意義何在?

2.2 注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探索匱乏

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多學校把調整思政課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改革的主要突破口,出現了小班教學、團隊教學、分專業教學等模式,這些模式能從高職學生的特點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特點出發,有利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互動,改變了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角的教學現狀。

然而,課堂的時間畢竟短暫,又要受到場地和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制約,積極探索課外的其他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模式和手段多元化,整合傳統課堂與網絡課堂,賦予傳統的思政課教學以時代的氣息,對于提高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也是有益的探索。

綜上,思政課在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提高了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但這些研究和探索,無論是在教學過程和結構上,還是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主要是圍繞著“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及結構形態展開的。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媒介型大學的在線教育課程的大量涌現,逐漸發展起來一種新型課堂教學結構形態,即“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師角色開始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注意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慕課時代的來臨,或許會為我們在發揮“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政課教學改革上提供有益的借鑒。

3 慕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路徑探索

慕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未必是萬能的良藥,但是,對于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改革來說,必將是一種有益的嘗試與探索。

3.1 宏觀上整合多種教育資源,實現“兩個滿足”,促進思政課教學的網絡化和信息化

一方面,在平臺建設上,一些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和民辦院校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在思政課慕課資源開發和建設上還處于起步階段,而國內一些一流大學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思政課慕課學習平臺,目前日臻成熟,在提供優質慕課和學員對于慕課的選擇方面已占先機,這為思政課教育資源的整合創造了前提條件。另一方面,在教育成本和教育質量統一問題上,思政課慕課提供的是有償或者免費課程,注冊上課的學生可能達到上萬甚至上百萬,這就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使提供慕課的成本和學習慕課課程的成本無限縮小。同時慕課平臺除提供傳統的思政課教學內容外,還提供適應時事變化和符合大學生需要的創新型思政課課程,這樣既滿足了思政課教學的社會功能,同時也滿足了大學生個性成長的需要,能夠達成教育成本的降低和教育質量的提升的相統一。思政課慕課的開放性、透明性及其優質教育資源的易獲得性,將為學生提供一個嶄新的學習通道和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實現思政課教學由傳統到現代的轉變。

3.2 微觀上優化思政課相關教學環節,實現“兩個轉變”,體現思政課教學形式的創新性和趣味性

“慕課” 不僅屬于課程資源共享,還屬于教學技術與互聯網相互結合。在“慕課”模式下,一節視頻課程被分割成10分鐘或更短的微課程,相關的小問題穿插其中,課程內容和學習方式有效吸引學生,能降低聽講時走神的概率。學習者產生了疑惑,可以在線提問,5分鐘左右就會有教師或學生在線解答。高校習以為常的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接受教學內容的經典教學模式,從技術上被改變了,學習思政課的心態被改變了。

參考文獻

[1]戴蔚波,苑亞權,李金葉,鄭宗豪.“慕課”與中國高校教育方式的比較[J].時代教育,2015(11).

作者單位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惠州市 516057

猜你喜歡
慕課思政課改革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改革之路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改革備忘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慕課”教學的“八年之癢”
慕課環境下的學習者
改革創新(二)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