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謹慎性原則在企業中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2016-11-09 08:02丁欣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問題企業

謹慎性原則是國際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是我國新會計準則的基本價值追求和重要原則,對于強化企業風險管理,提高收益和風險管理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謹慎性原則的演變和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會計謹慎性原則;企業;問題;原因

1 謹慎性原則的涵義

在理論界和業界,謹慎性原則通常又被稱為審慎性原則,或者保守主義以及穩健性原則,是企業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謹慎性原則的核心要義,就是指企業會計人員面臨經濟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在進行會計處理時要堅持謹小慎微的態度,切實做到既不夸大資產和虛增利潤,也不多計資產和收益,更不能少記負債和費用,重在合理核算和記錄企業可能發生的損失與費用,從而為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會計數據,為其科學決策提供堅實的決策參考。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事項確認、計量與報告時,凡是對于那些沒有把握的資產和收益不要高估,對于可能發生的損失、費用和負債應給予充分的鼓勵,這對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操守和業務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謹慎性原則的價值追求是要求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與財務報告,應當具有真實性、可靠性和實用性,從而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有益的決策依據和信息參考。

2 謹慎性原則的歷史演變

從歷史發展進程看,謹慎性原則先后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即受托責任觀下的謹慎性原則、廣為接受的傳統觀點和向量化方向轉變的觀點。受托責任觀下的謹慎性原則,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紀時期,并在20世紀20年代末得到發展鞏固,核心源于會計人員存在強烈的災難意識。廣為接受的觀點,是由美國著名會計學家亨德里克森(1968)在《會計理論》中提出的,“對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要給予充分估計,盡量不要虛增利潤、擴大所有者權益,充分考慮各種費用和負債”。在亨德里克森看來無論是利潤還是負債,會計人員在進行核算和記錄時,應做到有依據并符合經濟規律,切勿為利潤減少找借口。向量化方向轉變的觀點是21世紀初,伴隨國際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逐步創新,實證性研究和計量研究逐步進入會計核算領域,從而催生了謹慎性原則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3 企業謹慎性原則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缺乏可操作性容易被人為操縱

謹慎性原則還存在諸多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缺乏可操作性,很容易被人為控制和操縱。因其具有很強的傾向性,并且是針對某一時間區間而非整個會計期,導致對一些會計事項的處理缺乏統一標準,尤其是在涉及到企業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時,考慮到新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倡導的“謹慎性原則”允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認定資產可能減值的跡象,從而增加了會計核算的隨意性。

3.2 與新會計準則的其他準則相左

在實地調研和訪談中,某企業的一位會計工作人員向我們反饋,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謹慎性原則與新會計準則中的其他準則或原則相左,導致企業財務核算經常出現左右為難的現象,甚至導致企業高管對會計核算工作不滿意。眾所周知,在新會計準則中,除了謹慎性原則以外還有可靠性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以及收入與費用相配比原則等。正如前文所述,謹慎性原則的核心要以是預計可能的損失和費用,忽視可能的收益,從而導致企業的利潤得不到真實反映,這與新準則倡導的可靠性原則相背離;考慮到謹慎性原則提前預計了為了可能的損失與費用,這也與權責發生制相左。另外,謹慎性原則要求當期確認預計損失和費用,對于預計的收益和利得則要延后確認,結果導致企業損益的不對稱核算。

3.3 受會計人員素質和操守影響大

謹慎性原則的核心要義是引領企業管理層,尤其是企業會計人員合理估計經營風險,科學預計經濟行為產生的利潤和費用,從而為企業管理層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科學決策提供有益決策參考和信息支撐。然而,在對企業的財務人員和高管實地調研和訪談中,我們發現在實踐中如何拿捏利潤與資產的核算尺度以及費用與負債的核算標準,實在是很為難,即謹慎性原則在落實中會受到企業會計人員素質和職業操守等方面的影響。比如,企業管理層出于追求利潤的考慮,忽視謹慎性原則的應用;或者出于后期利潤的考慮,對資產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以此來粉飾經營業績,從而導致會計報表失真。另外,關于壞賬準備與減值的計提方法和比例等,均需要企業會計人員良好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素質作為支撐,否則將會導致主觀判斷和隨意計量及核算。

4 企業謹慎性原則應用中問題的原因分析

4.1 理論研究不足會計準則與制度不完善

造成企業在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中無法高效運用謹慎性原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當其沖的就是理論研究不足,導致新會計準則涉及到的會計準則與制度不完善。根據新會計準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堅持謹慎性原則,就是要努力實現在處理經濟交易與行為時,既不要多計資產和收益,更不要少記費用和負債,從而確保企業財務報表真實可靠地反映企業管理現狀,為企業管理層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有益參考。具體操作中如何估計和拿捏費用與資產、收益和費用,或者估計到何種程度,尚缺乏統一標準,而且忽視了與其他原則比如權責發生制、可靠性原則等的有機統一,導致彼此相左,嚴重影響新準則的貫徹實施。

4.2 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操守不高

謹慎性原則的核心要義與價值追求,就在于科學把握企業管理和運營風險,合理核算與反映企業經營中發生的收益和費用、成本與利潤,從而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有益的決策參考,對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職業操守和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國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2015年注冊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工作人員的占比僅為15.6%,遠遠低于發達國家39.7%的平均水平;加上部分會計人員知識更新步伐跟不上,從而導致無法貫徹新會計準則,更無法有效拿捏謹慎性原則的尺度。

4.3 會計信用缺失缺乏強有力的審計監督

踐行謹慎性原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專業的會計工作人員,還需要完善監管機制,尤其是內部監管、社會監管和當局監管“三位一體”監管機制與監管體系對于貫徹執行新會計準則以及謹慎性原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對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訪談中,我們發現目前我國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之所以信用缺失,主動或者被動分析財務數據與財務報表,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建立完善的審計監督機制。從內審機制來看,目前企業的組織架構中還沒有專職的內部審計機構,其職能大都由財務部門甚至會計部門兼任,效果實在堪憂。

參考文獻

[1]丁尚祿.企業會計制度與謹慎性原則[J].魅力中國,2015(04):78-79.

[2]杜偉堂.權責發生制原則與謹慎性原則[J].經濟學人,2016(02):10-12.

作者簡介

丁欣(1983-),女,江蘇省無錫市人?,F為陜西青年職業學院財經系講師。

作者單位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 陜西省西安市 710068

猜你喜歡
問題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