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經營 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2016-11-09 08:09秦力群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項目建設土地流轉農村

本文針對冷水灘區的實際情況,從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程角度記錄了冷水灘區以確權促流轉,以流轉強產業的改革路徑,以期達到順利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同時促進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動力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土地流轉;項目建設;引進企業

近年來,冷水灘區堅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黨的方針政策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落實集體所有權,同時逐步放活農民的土地經營權。要想穩定農民的集體所有權,搞活土地經營權,就必須堅定不移的以土地確權為基礎,然后以土地流轉為途徑,逐步推進農村產權土地改革。

1 細化工作,土地確權全面推進

全區21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國土“二調”耕地面積45.23萬畝,目前已確權11個鄉鎮、1個開發區、6個街道辦事處,289個村,3123個組79840戶農戶,完成農戶合同數79840份,合同面積數317405.81畝,實測面積414647.71畝,地塊數量605128塊。

1.1 精心調研,廣泛宣傳

一是借鑒外地經驗。借鑒成功經驗是當前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所以冷水灘區先后組織農辦、經管局等相關工作人員多次到先進地區,例如桃江縣、新田縣等進行深度學習和考察。當然,光學習和考察是遠遠不夠的,冷水灘區還邀請了有關專家進行了業務探討和交流,同時選派相關業務骨干積極參加農業部和省經管局舉辦的各種業務培訓。二是仔細推敲,謹慎制定方案。工作方案一旦確定,就意味著工作的全面推開和進行。所以在指定工作方案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冷水灘區以一個村為試點,進行了具體工作的落實。在試點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上,同時結合法律法規,經過多次探討,制定出了《冷水灘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方案》。三是深入人心,廣泛宣傳。有效的宣傳是開展實際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一定要重視前期的宣傳。故而,一方面通過傳統的宣傳手段,例如條幅、標語、廣播、展牌等進行宣傳,另一方面結合當地媒體進行發動和詮釋。以便讓農民朋友們進一步了解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相關內容和意義。

1.2 完善程序,規范操作

嚴格執行農業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規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數據庫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要素編碼規則》等三個行業標準,嚴格操作程序,嚴把“一薄三書六表”填制審核關。一是準備前期資料。收集整理承包合同、土地臺帳、登記簿、農戶信息等資料,形成農戶承包地登記基本信息表。處理國土“二調”影像數據,形成工作底圖。二是入戶權屬調查。根據基礎工作底圖和農戶承包地登記基本信息表,入戶實地進行承包地塊權屬調查,由農戶進行確認。對存在爭議的地塊,待爭議解決后再登記。三是測量地塊成圖。按照農村承包土地調查技術規范對承包地塊進行測量和繪圖,并標注地塊編碼和面積,形成承包土地地籍草圖。四是公示審核。由村、組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工作組審核地籍草圖后,在村、組公示。對公示中農戶提出的異議,及時進行核實、修正,并再次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農戶簽字確認后作為承包土地地籍圖。五是建立登記簿。六是完善承包經營權證書。七是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八是資料歸檔。

1.3 優先保障,嚴格督查

一是資金保障優先到位。區財政在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解決前期確權經費1200萬元,確保確權工作順利開展。二是技術保障優先到位。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5家技術公司為確權登記工作的技術公司。三是力量保障優先到位。從11個鄉鎮、1個開發區、6個街道辦事處和8個部門,抽調356名干部、村組干部4000余人,確保了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到位。同時,明確技術公司、區直部門和鄉鎮等工作職責,形成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四是督查指導優先到位。從區直部門抽調8人組成督導組,不定期走訪各村進行實地督查。

2 強化舉措,土地流轉加快推進

年內,全區累計流轉土地總面積為28.2萬畝,占集體所有農村土地總面積的21%,其中:農戶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9.8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24%;林地流轉面積17.2萬畝,占林地總面積的20%;園地(含水面等承包土地)流轉面積1.2萬畝,占園地總面積的5.8%。

2.1 明確原則,引導流轉

在具體工作中確立了五個原則作為指導:一是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所謂依法自愿,顧名思義就是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充分尊重農戶的意愿,引導其自愿完成土地流轉工作。另外,有償原則也是必須要落實的一個方面,堅決不能強迫農戶違背自身意愿強制性流轉,要充分體現有償使用原則的價值。二是堅持“三個不得”的原則。三個不得就是指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農村土地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農業生產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三是堅持“穩制、分權、放活”的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前提下,加速農村土地流轉,實行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四是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原則。這一原則主要是指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堅持從客觀出發,從實際出發,不能一味照搬其他地區的工作方式,而是應該做到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從而穩妥地順利開展工作。五是堅持“規范流轉、規模經營”的原則。規范流轉有助于今后產業健康運營,規模經營不單純是指規模的范圍,主要是要形成“合理布局、彰顯特色”的思路。

2.2 搭建平臺,促進流轉

健全土地流轉市場,區里成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建好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一庭三室”, 區委、區政府調劑區行政中心辦公大樓200平方米的大廳,投資160萬元,建設區農村土地流轉中心和區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各鄉鎮建立了土地流轉中心和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委員會。今年已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95萬畝。

2.3 加強管理,規范流轉

一是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程序。對農村土地流轉程序做到嚴格按照程序操作,規范和管理兩到位。二是規范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必須要有正式的書面文本合同。對于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必須要嚴格按照章程執行,比如手續不完備、合同條款不齊全的,要求必須補全;對顯失公正的,通過雙方協商,修訂合同。三是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備案、登記和檔案管理,做到了“一戶一頁、一組一卷、一村一檔、一鄉一柜”。

3 精準發力,產業發展乘勢推進

始終圍繞以流轉促產業的原則,找準市場,開展集約化經營,狠抓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促進經濟提升,帶動農民收入的增加。目前,全區共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16個,今年新增18個;農業龍頭企業40家,年內新增農業龍頭企業2家;家庭農場228家,新增52家;專業大戶共313家,新增86家。

3.1 以模式創新為驅動

創新是經濟不斷提升的動力。近些年,冷水灘區在不斷的實踐中,不斷創新,并以農業產業化聚集發展、規模發展、鏈條式發展的原則,在政策扶持、資本融合等多方面創新,推動了冷水灘區農業經營的不斷壯大。

3.2 以項目建設為載體

近年來,我區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的關鍵環節來突破,以項目為載體來提升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能力。一方面,整合項目向經營主體傾斜。整合農業、林業、水利、綜合開發、扶貧、科技示范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等各類農業項目資金,在符合項目資金管理使用原則的情況下,重點向農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民合作社、種養銷大戶、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傾斜,盡可能地為其改善農田水利以及農業裝備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和生產環境,來提升了農業經營主體的規?;?、集約化水平。另一方面,鼓勵經營主體向外引項目。

3.3 以園區發展為平臺

近幾年來,共整合涉農項目資金5.6億余元集中投入到永州國家農業科級園內的流轉土地上,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積極鼓勵農戶進行土地流轉,幫助各經營主體參與到農村土地流轉中來,悉心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搭好土地流轉平臺的基礎上,采取引導與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吸引工商資本的投入。近年來,僅在永州農科園核心區內引進26家企業,吸引工商資本投入約30億元以上;培育專業大場大戶13個,家庭農場35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6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流轉土地38300畝。如昱恒休閑觀光農業流轉7000畝;光標飲品流轉5000畝;永州喜農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2300畝。通過土地流轉,永州農科園核心區內休閑觀光農業、優質花卉苗木、果蔬、油茶及農產品加工物流等現代農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作者簡介

秦力群(1984-),男,湖南省零陵縣人。大學本科學歷?,F為湖南農業大學農業推廣碩士在職研究生。

作者單位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省長沙市 410128

猜你喜歡
項目建設土地流轉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電網工程項目管理有效性模型構建與研究
骨干高職院校項目建設體系及實施路徑研究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根據、障礙和對策
農村土地流轉中地方政府職能的構建
中國農村土地流轉供需市場失衡問題的研究
城鎮化過程中土地流轉對農民土地權益影響問題分析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