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對公版圖書的開發利用

2016-11-15 01:28雷丹
新媒體研究 2016年18期
關鍵詞:開發利用出版社

雷丹

摘 要 創作于近現代的作品,一旦保護期限到期,即成為公版圖書。公版圖書資源已經吸引了眾多出版機構的注意,通過深加工,這些圖書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具有很好的市場潛力。文章從出版社開發利用公版圖書的意義入手,對公版圖書開發形式、開發流程,以及公版圖書開發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闡述,進而提出了一些自己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 出版社;公版圖書;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18-0135-02

1 出版社開發利用公版圖書的意義

1)圖書是人類重要的精神文化產品,公版圖書經過歷史的檢驗,承載了優秀的文化基因,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對公版圖書的開發,不僅有利于繁榮圖書市場,也是對優秀文化的一種保護和

傳承。

2)我國出版業出版發行能力日趨發達,但是優秀作品卻是稀缺資源,可以說出版社的成功取決于高質量的作品,而這一點是公版圖書所天然具有的優勢。公版圖書作為經過歷史檢驗的優秀作品,對其進行開發可以大大降低出版社的風險。

3)如今的版權書制作中,購權費往往占到圖書成本的50%以上,而且對方往往對首印數有較高要求。公版圖書由于沒有購權費用,大大降低了出版社的開發成本,這也使得出版社可以在圖書制作、定價等方面具有更靈活的操作性。

2 出版社對于公版圖書的開發形式

1)重新包裝推出。歷史遺留作品中有很多是經典名著,古往今來這些作品都深得大眾喜愛,出版社對這些經典作品進行開發時,可以從圖書的形式取得突破,比如在紙張、開本、包裝形式等方面有所創新,甚至可以有創造性地加入插圖。也可以針對某一作品開發不同的版本,比如我國的四大名著,既可以出版適合成年人閱讀的平裝版本,也可以出版供收藏的精裝版本,對作品經過一定的改編,還可以出版適合學生閱讀的版本,甚至可以細化分為適合中學生的版本和適合小學生的版本,當然還有適合低幼兒童的版本。對公版圖書的重新包裝是目前我國出版社對于公版圖書最主要的開發形式,這種開發形式好的一方面在于這些經典名著因其自身的魅力可以成為市場的常銷書,不足之處在于開發新意不足,讀者對其的選擇具有很大的隨機性。

2)外國公版圖書的中文譯本。對國外優秀公版圖書的搜集利用,將其翻譯成中文后推向市場,這種開發形式是目前我國出版社應重點關注的。但由于國外的經典名著大部分已經引進過我國,加之國外的著作權保護意識較強,即便是已經超過保護期限的作品,也可以通過一定形式進行續展。例如:1998年,美國通過的《版權期限延長法案》對1976年版權法進了修正,其中一項重要的修訂內容就是:1978年以前已發表或已登記的作品,只要在28年版權保護期限屆滿后有效進行續展的,最長可以獲得95年的保護。針對這些情況,更要求我們出版人通過適當的方法多渠道尋找真正優秀的公版圖書。

3 出版社對公版圖書的開發流程

出版社對公版圖書的開發流程同一般市場圖書類似,都要經過選題策劃、編輯出版和營銷推廣三個主要環節。

1)選題策劃。在策劃市場圖書選題時,編輯通常要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然后根據本出版社的特色定位、出版方向及時代的文化熱點,找到一個大眾感興趣的切入點。在策劃公版圖書選題時,編輯同樣要重視信息的收集,這主要體現在對公版圖書資源的尋找。

在世界范圍內,人類對于文字向數字化轉變的工程很早就已經實施。最早開始于1971年的古登堡計劃是一個以互聯網為平臺,通過電子化的方式為大眾提供因著作權保護期限到期而進入公有領域書籍的協作計劃。Google也在2004年啟動了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在中國,云中書城于2011年推出了“公版書計劃”。通過數字化圖書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網絡是公版圖書的重要集散地,所以,編輯搜集公版圖書資源首選網絡,盡可能地想辦法從網絡中提取這部分資源,以達到二次使用的目的。這部分資源由于省略了手工錄入的過程,因而可以在較少的時間內形成規模。當然,要找尋公版圖書并不十分容易,首先,公版圖書沒有目錄,拋開古書不談,對于一本近現代書,不好鑒定其是否為公版;其次,互聯網上的很多公版圖書資源沒有明確的標示,而且不支持一鍵下載。所以,先期我們只能盡可能地去尋找和收集。

一旦找到合適的公版圖書,下面要開展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市場調研。因為公版圖書都距今年代久遠,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變遷、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書中的內容是否還能吸引讀者,這一點尤其重要。編輯一定要首先確定目標讀者,并與之溝通,獲得有效信息,比如他們的收入平均狀況、心理目標價位等,還要走訪不同的書店,了解這類選題的主要購買者構成、他們的購買趨向,以及圖書的最佳上市時間等,同時可以通過當當網、淘寶網等查詢市場類似選題的銷售情況。

2)編輯制作。出版社的圖書制作環節主要是由三審三校及版式、封面設計等環節組成。能流傳至今且能被出版社選中重新開發的公版圖書,在思想性、內容性方面可以說沒什么問題,編審過程主要側重于文字和結構體例等方面,但也有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例如在做外國公版圖書的中文譯本時,早期現代英語同當代人們使用的英語在語法、詞匯方面都有所差別,譯者如果沒有深入理解作品只是對書稿進行了直譯,很可能無法完全表達出作品的意境,這就對編輯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編輯過程中要著重把握文字的表現形式和語言的整體風格。

選擇合適的開本、版式,以及對圖書整體裝幀風格及封面的設計是編輯制作環節中另一個重要環節。書籍裝幀是圖書存在和視覺傳遞的重要形式,大家都知道封面在塑造圖書整體形象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而讓人眼前一亮的封面設計還應當有適當的版式與其搭配。近年來,隨著書籍裝幀藝術的發展,版式設計的重要性已經引起了業界的關注,文字編輯要與設計人員協作,為他們深度解讀圖書內容,只有在深入了解圖書內容的情況下才能設計出好的版式。

3)營銷推廣。隨著數字化閱讀的發展,紙質圖書的銷售渠道越來越萎縮,公版圖書的營銷推廣同普通市場圖書一樣,需要編輯和發行人員一起努力開發新的渠道。例如現在的大V店、繪本館,都是新興起的渠道,出版社在推廣公版圖書時可以有選擇性地開發這些新的渠道。

4 出版社在公版圖書開發中遇到的問題

1)深加工與低成本的矛盾。公版圖書大多存在文字晦澀難懂、個別內容與時代脫節等問題,因此,將公版圖書開發后引入市場,必須對其進行大量的再加工,包括將古文譯成白話文或將外文譯成中文、添加注解釋義、繪制插圖等方面,這些對圖書深加工的工作量及工作難度完全不亞于開發一本新書,制作成本也因此大幅增長。對公版圖書深加工的程度越高,開發成本和風險也會越大,原本公版圖書因為沒有購權費用而產生的價格優勢也會失去,這對公版圖書的開發來說確實是個矛盾。

2)公版圖書題材內容相似度高。當前出版社對公版書的開發基本局限于國內外文學、歷史著作。往往一本名著,隨便點開一家網上書店,不同版本多達十幾種,甚至幾十種,看似種類繁多,但內容相似,可替代性強,自然難以取得較好的市場份額。

5 結束語

公版圖書資源已經吸引了眾多出版機構的注意,通過深加工,這些圖書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具有很好的市場潛力??梢哉f公版圖書資源是整個人類的精神寶庫。我國的出版機構對公版圖書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了很多努力,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體還處于低級階段。公版圖書的開發資源已被大多數業界人士看好,出版社可將其作為長期項目進行開發。

參考文獻

[1]郭振橋,陳波.軌道交通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20):83-84.

[2]魯元軍.圖書選題策劃五步法[J].出版參考,2005(9X):27.

猜你喜歡
開發利用出版社
我等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On the Problematic Sounds of English Interfered by Shaanxi Dialect from My Stud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Reasons
審計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審計成果利用探析
天臺縣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開發利用淺析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石油工業出版社
貴州教育出版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