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農結合提升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研究與實踐

2016-11-16 20:09萬霖車剛趙鵬陳繼國李玉清
大學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實踐能力創新

萬霖+車剛+趙鵬+陳繼國+李玉清

[摘 要]提升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高等農業院校正是國家經濟建設尤其解決“三農”問題的一支重要力量,工農結合對提升大學生能力是必要的,因此,要樹立“工農結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育人理念,堅持“因材施教、注重能力、加強實踐、提高素質”有機融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創新實驗、科技競賽、模型制作”,梯度推進實踐創新能力培養路徑,更需要建立創新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機制。

[關鍵詞]工農結合;實踐能力;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107-02

在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要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高等農業院校正是國家經濟建設尤其解決“三農”問題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從服務“三農”需要出發,必將要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服務現代農業有機結合起來。目前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換的過程中,產生了農機的固定性和農藝的多變性之間的矛盾,從而制約了農機化的快速發展。[1]我院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是與農業有關的涉農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服務覆蓋大農業生產的全部生產過程,涉及與農業市場有關的多種工程技術,因而工農結合一定能夠實現優質、高產、高效的農業生產,在現代農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既是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是學生自我發展和增強就業競爭力的現實需要。[2]本文以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目標,突出農業院校機械類專業特色,構建工農結合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路徑,探討實踐創新培養機制的建立。

一、工農結合對提升大學生能力的必要性

與農業有關的涉農工科專業,其主要內涵研究和應用工程技術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服務,為農業生產提供各種工具、設施和能源,改善農業勞動者的工作、生活條件。[3]目前推廣使用的先進農業機械都是與農藝相配套的,農藝多樣性、漸變性、時令性等特點影響了農機發展,需要與農機專業共同制訂,建立農藝的生產技術規格規范化、標準化。而農藝與農機分屬于農學和農業工程兩大學科領域,教學與科研互不干涉,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缺少相互切磋,相互討論。因此服務于農業的農機專業學生必須掌握部分農學的知識,工農結合必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工農結合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途徑與措施

強調工農結合,提高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途徑主要從育人理念、實踐教學體系、培養路徑等方面進行。

(一)樹立“工農結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育人理念

明確農業院校機械類人才培養目標,做好頂層設計,以培養卓越工程師、農業工程師為目標,提出以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改革課程體系和強化實踐教學為重點,以工農結合的知識結構為特色,培養有農業知識背景的高素質工程人才。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自2005全國高校評估后,先后進行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體現與時俱進,因材施教。2014年學校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等文件精神,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崇尚學術、特色發展”的核心辦學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決定對2014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精心設置專業課程,科學合理設置必修課與選修課;適當減少課堂講授時數,增加專家或企業家的講座以及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精簡課程門數,整合教學內容,進行課程重組,引入科研或教研的新成果和學科發展的新思想,加強學科間交叉,構建融會貫通、有機聯系的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節,培養實踐能力,工程類專業不低于總學分的25%。增設創新實踐活動學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在2014級設置新生研討課,主要由專業帶頭人、專家、學院領導等相關人員進行,分別從不同角度介紹學校、學院及專業發展情況。設置了農業基礎、精準農業、農業工程等特色課程,同時設置工程綜合訓練、現代農機裝備綜合訓練等實訓課。

(二)堅持“因材施教、注重能力、加強實踐、提高素質”有機融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建立以基礎能力訓練為基礎,以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以創新精神教育為主線,形成工農結合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在實驗中強調工農結合的知識結構,保留必要的學科基礎課程實驗,進行歸總、提煉、減少演示性實驗,增加綜合型創新實驗,如學院設有機械工程基礎實驗,包括機械原理、機械設計、互換性與公差、液動與氣動,實驗類別演示、綜合、設計與創新三種,實行開放式的集中實驗授課、學生預約登記,實驗人員指導并考核,學生在教師宏觀指導下,按照自身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設計教學內容,開展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和實驗分析,形成理論驗證、加深理解、綜合設計,獨立探索遞進的實驗教學內容。這樣既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在保證學生完成實驗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兼顧學生的興趣、能力、水平,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按照設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建立“內容層次化、培養個性化、教學開放化、能力綜合化”的應用訓練體系,即機械制圖測繪及計算機實訓、機械設計綜合訓練、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各個環節既相互獨立,完成相關的訓練任務,又相互關聯,從而使學生獲得更為專業和深入的技能訓練,通過相關的職業資格考試力求培養出卓越工程師、農業工程師。

(三)構建“創新實驗、科技競賽、模型制作”,梯度推進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路徑

針對已學專業課的學生缺乏動手能力,結合農機行業就業需求,通過參加創新實驗項目,訓練創新思維;開展科技競賽,提供實踐創新的能力;通過專業課程實訓暨模型制作,進行科研能力的培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從而使實踐創新培養路徑具有全方位、多元化、遞進式的特點,既面向大部分工科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提高,又個性化地培養有科技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學院組織學生選拔,集訓,參加省級及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并獲得省級獎勵多項,2014年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項。目前學院參加校級、省級及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占學生總數的30%以上。緊密結合農業工程發展和生產時間,不再局限于課內校內,已擴展到課外校外并延伸到企業。學院與北大荒農機研究所、中國愛科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實踐創新基地,完成各類科技創新與科研項目,提升了學生農業工程素質及工程能力。

三、進一步思考

工農結合,提升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不僅要構建工農結合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還應加強實踐教學創新、科技活動、科研能力訓練的實踐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更需要建立創新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機制。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確的要求,學院先后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計劃,開展了試點專業綜合改革等,取得了積極進展,積累了有益經驗。但也必須看到,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不夠。特別是與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協同培養人才的新機制還不完善等。

一是完善院企協同的長效合作機制,與安達畜牧機械廠等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拓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將科技活動、科研合作項目進行專業與科研和產業對接,起到良好的示范、輻射、激勵作用。

二是將實踐創新活動與科技服務相結合,農機專業與農學、動科的優勢學科融入實踐創新活動中,圍繞“水稻”,形成水稻生產機械化研究;圍繞“飼料”,形成規?;噘A飼料及日糧機械化生產技術集成創新研究;圍繞“玉米”,形成玉米機械化生產集成技術與裝備研究;圍繞“糧食產后烘貯和調配技術”,建立糧食烘貯全程質量控制體系,重點研發精準智能監控系統和高效節能換熱裝備。通過創新實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畢業設計、科研活動等各個實踐創新環節提高學生現代工程技術解決農業問題的能力,促進科技資源轉化和工程應用化。

綜上所述,工農結合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顯著上升,其中大部分到墾區生產一線和農業相關的企業,得到用人單位的重視和好評,提升了我校辦學和社會聲譽。

[ 參 考 文 獻 ]

[1] 陳霖,漆向軍.農業機械化專業中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農機化,2012(2):194-196.

[2] 佟紹成.構建工科院校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3):28-30.

[3] 湯鑫.融合農業與工程技術辦好涉農工科專業[J].湖南農機,2011(7):153-155.

[4] 趙文春.論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理念和制度[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5):151-153.

[責任編輯:劉鳳華]

猜你喜歡
實踐能力創新
基于科研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生物技術制藥教學改革研究
高校單片機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探討
芻議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