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陽明,你是封建的衛道士還是人文主義的拓荒者?

2016-11-17 10:25譚弟平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關鍵詞:致良知知行合一人文主義

譚弟平

【摘 要】 王陽明心學與普羅泰格拉“人是萬物的尺度”具有相似性,但普氏號稱人文主義先驅,王氏則是封建的衛道士。事實究竟如何?通過本文的探究,可以發現王陽明思想源自于傳統,但與朱熹等人的理學思想存有明顯差異。在以“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為代表的心學體系當中,王陽明突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凸顯了對個人價值的尊重,體現了明清時期中國社會逐步轉型的時代特征。

【關鍵詞】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人文主義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6)25-0-02

筆者曾遇到這樣一道習題,引發了對明代思想家王陽明身份定位的相關思考。原題如下:

普羅泰格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人的感知是判斷萬物的標準,與其有相似哲學觀點的我國古代哲學家是()

A.荀子 B.朱熹 C.王陽明 D.王夫之

毫無疑問,本題的答案為C,因為王陽明作為心學的集大成者,曾經提出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著名論斷。這種把“心”等同于“理”的態度與普羅泰格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疑問也就因此產生了:依據現行教材觀念,千年之前的普羅泰格拉因為“人是萬物的尺度”成為了西方人文主義的先驅,那為什么千年之后的王陽明因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就成了固守守舊傳統、維護封建倫常的惡人?

帶著這樣的疑問與困惑,我又發現了張帆先生另一段關于王陽明的論述:“王守仁繼承了陸九淵‘發明本心的思想,主張從‘本心八手去認識圣賢之心,以自己的內心為最高權威,反對用先驗觀念強制管轄心靈,體現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張先生的文字進一步激起起了我的好奇:王陽明,你究竟是封建的衛道士還是人文主義的拓荒者?我迫切希望能夠一探究竟。

在正式考察之前,我不得不首先梳理普羅泰格拉及其所在的智者學派的相關信息,畢竟他是我們考察王陽明身份的重要參照。對于普氏及智者學派,現行高中歷史教材通常如此定位: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羅塔格拉,“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其最著名的主張。普羅泰格拉與智者學派以認識社會為討論重點,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和決定作用,這一切盡管過分強調了個人主觀感受,給極端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但是由于強調人作為認識客觀事物的主體的意義,樹立了人的尊嚴,因此相關思想構成古希臘人文主義的精神內涵。

參照已然明確,那接下來需要搞清的是王陽明為何方神圣,其思想有何特色?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經這樣點評:“陽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暢此愚夫愚婦與知與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業、文章均已冠絕當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講學為性命,若饑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學風淹被之廣,漸漬之深,在宋明學者中,乃莫與倫比。"由是觀之,王陽明在錢穆先生心目中的地位可是非同尋?!,F有資料表明,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他集心學之大成,并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學派,即陽明學。

陽明學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講乃時代之使然。眾所周知,在有明一代,乃至更前的百數年,統治階級一向奉程朱理學為圭臬。特別是1415年,由明成祖親自主持和作序,由胡廣等人負責的《五經大全》、《四書大全》開始編修,標志著程朱理學官學化的正式確立。此后,程朱理學不僅成為明朝八股取士的唯一學術根據,而且成為牢籠天下人心的唯一憑借?!睹魇贰芬惨虼擞涊d,“原夫明初諸儒,皆朱子門人之支流余裔,師承有自,矩鑊秩然?!比欢?,至遲至明代中葉,程朱理學業已遠離曾經的輝煌和榮耀,呈現出日趨僵化與保守的態勢。

此時,縱觀中國資本主義的早期萌芽在南方部分富庶區域已悄然誕生。與此相對應,民風習氣也較之以往發生很大變化。史書曾載,明朝初年民風尚且淳樸,然自正德、嘉靖之后,“貧民世富,其奢侈乃日復一日”,追求現世幸福與個性自由成為一種新的趨勢與時尚。由此,朱子理學中的絕對天理,以及由此衍生的“存天理、滅人欲”,開始面臨著越來越多批評與質疑。與此同時,明初高度集權的弊病日益凸顯,官場腐敗、宦官亂政激化了社會矛盾,大明王朝逐漸滑向衰敗。值此時代嬗變之際,王陽明的心學應運而生。

那陽明心學究竟有什么樣的內容,又該作何評判呢?人教版高中教材如是描述:王陽明更多地吸收了佛教的“心外無物,即心是佛”思想,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在認識論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學說。他認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蝕,所以要努力加強道德修養,去掉人欲,恢復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說知和行都產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盡管教材對王陽明思想沒有直接提出批判,但編者的價值指向十分明顯。以“知行合一”為例,教材的結論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學地說明人的認識和實踐關系”?!安荒芸茖W地說明人的認識和實踐關系”是什么含義?在長期以來的官方話語中,該敘述意味著唯心主義,意味著愚昧落后,意味著與封建專制存在剪不斷理還亂的曖昧關系!正因為此,在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陽明心學”仍然是一個極具否定性的貶義名詞。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是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的驚世名言。盡管克羅齊的這句論述很受一些人的批評,但對于歷史學者來說,失去了當時當下的語境而從事學術研究,歷史可能真的一無所用。同樣道理,脫離王陽明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以及這一時代所決定的王陽明所處的特定的歷史環境,只是從抽象的概念出發而研究心學體系,就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偏頗。換一個角度看陽明,或許會有不少的新鮮結論。

譬如,以歷史的角度論之,王陽明心學的重要性首先體現為對程朱理學之反叛。程朱理學之所以被明朝推崇至至高地位,不外乎其思想主張符合明朝統治階級的期望,迎合了當權者的需求。特別是朱熹強調“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并且要想確?!袄怼蹦軌蛟谔煜聲承袩o阻,必須剿滅人心中的私欲,即所謂“存天理,滅人欲"。朱熹的學說,為皇權提供了恰當而合理的解釋,但其弊病也顯而易見,正如王陽明所述,當時的士人,“記誦之廣,而適以專其傲也;知識之多,適以行其惡也;聞見之博,適以肆其辯也;辭章之富,適以飾其偽也。"有鑒于此,一度篤信程朱理學的王陽明,才轉而向南宋的心學代表陸九淵尋求精神資源,在其基礎上再次提出了“心即理”的哲學命題,并進而結合佛教禪宗思想,指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著名觀點。

不少論者認為,王氏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屬于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并且極力維護封建綱常倫理。但拋卻舊有的成見與窠臼,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理”存在于人心,其實就是強調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權威?如果這種假設成立,那“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不就屬于人文主義?誠然,王陽明的“理”與綱常倫理確有千絲萬縷之聯系,但這是否能夠成為討伐他的證據?答案是否定的!同其他事物一樣,綱常倫理也具有兩面性,它在維護等級制度的同時,也有力的制約著統治階級。我們不妨以“君為臣綱”作為例子?!熬秊槌季V”,意味著臣要服從于君,君權至上;但硬幣的另一面,君作為領袖與榜樣,他是否應當有自己的表率與擔當?《離婁下》就曾這樣描述君臣關系:“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被蛟S,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并不完美,但若以本文開篇所置之參照普羅泰格拉而論,其“人是萬物的尺度”又何嘗不是如此。

關于“致良知”,也有再探討之必要。作為心學的核心理念,王陽明認為良知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像蒙上了一層灰塵。致良知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他曾經這樣論述:“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處,真是與物無對”?!拔业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的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辯他吉兇災祥?”此種論述,與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莎士比亞所言“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是何其相似。如果我們敢于承認莎翁飽含了人文主義的激情,那我們也不能否認王陽明突出良知就在于論證人的尊貴與價值。并且,依據王陽明的文字,既然人的良知成為天地萬物的本原和主宰,人在天地萬物中理所當然地處于唯我獨尊的地位。在封建時代的中國,天地的尊貴甚至要高于帝王,而王陽明卻將人的尊貴超過天地,那么是否意味著即便是號稱天子的帝王,也不如天下萬民尊貴?以對傳統的批判力度來看,即便激烈如普羅泰格拉關于“人是萬物的尺度”,大致也不及于此。

至于“知行合一”,王陽明認為知的過程就是行的過程,知行不能脫節,因此“知行合一”與“致良知”關聯緊密。通過“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王陽明期望實現世間“滿街都是圣人”的理想目標。何為“滿街都是圣人”?簡而言之,即人人皆可成為圣人。就此,有論者指出,王陽明的追求與程朱相比,從本質上都是期望人格精神升華進入“至圣”境界。然而,在對于“圣人”的看法上,雙發卻發生了根本的分歧。程朱理學中的“圣人”帶有明顯的等級色彩,他高居廟堂之上,幾乎脫離了一切人性。他囊括世間萬物的天理,深知宇宙浩瀚的規律,不食人間煙火而遙不可及。王陽明的圣人說,強調人人皆可成為圣人,卻喚起了千百年來被壓抑的人性,它啟發了人的心智,活躍了人的思想,給無數的普羅大眾指明了人生意義。

綜上所述,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源自于傳統,同時也是明清社會轉型之產物。其諸多言行反復證明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即陽明學說與封建、保守確實相距甚遠。如果我們再繼續擴大視野,這種事實在其他地方同樣并不鮮見。譬如,他在為棄儒經商的方麟所寫的《節庵方公墓表》一文中,提出“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其“工商皆本”思想非常明顯。又如,王守仁曾講,“夫學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逼湓賯鞯茏永钯梽t說:“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辈浑y看出,后者發揮了前者的思想?;蛟S,王陽明思想中的人文主義特征尚不純粹,也在某種程度迎合了后世專制統治之需要,但瑕不掩瑜,不能就此以“封建衛道士”之標簽,而徹底抹殺其作為早期人文主義者的光芒。

參考資料:

[1]張帆.中國古代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錢穆.王守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0

[3]張廷玉.明史.儒林傳[M]//二十五史:卷十三.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4]王通.王守仁心學思想形成淺析.學術探討.2010(1)

[5]王陽明全集.答東橋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羅驥.對王陽明政治教育思想的當代解讀[D].南京理工大學.2010

[7]諸煥燦.略論王陽明的工商思想.光明日報.2005年1月28日

猜你喜歡
致良知知行合一人文主義
民間資源、自然神性與人文主義立場——阿來小說論
寧夏人文主義戲曲現代化探索之路
立“三者”,提升“兩學一做”實效
陽明四句教與唯識學八識思想的對比研究淺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王陽明“人皆可以為堯舜”思想辯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