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香滿園

2016-11-23 00:12魏慶林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書法教育審美教育愛國主義

魏慶林

摘 要:書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且有著悠久歷史傳統的一門藝術。書法教育則為素質教育提供了豐富而充實的教育內容,書法藝術中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包括歷史淵源、文化背景、書風人品、韻律節奏等,對于學校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健全人格之人才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

關鍵詞:書法教育;愛國主義;審美教育;品德習慣

“學書先學做人”,“筆正則心正”,“字如其人”是書家對學者所上的第一節課,也是書家書道育人的核心思想。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健全人格之人才,是書法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書法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在二十年的實施與學習中進行了探索與嘗試,概括一下四點請各位同仁給予點評。

一、貫穿傳統優秀文化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書法教育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書法中愛國主義教育絕不是空泛的教條,教學中通過對書法史、古今各大書家、書體的全面了解和學習,使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建立起具體的概念和深厚的感情。從這個意義上講,練好書法是愛國和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

作為書法老師,梁炳倫認為,書法教學并不只能教寫字,那樣培養出來的只是“匠人”。他強調要在教授書法的同時傳授中華傳統文化。他還認為,書法和中華傳統文化是分不開的,他是中國文化的“根”。書法講究力度、厚度,這是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具體體現。

這幾年,隨著經濟的騰飛,書法教育又重新受到了新的重視,不少中小學紛紛開設書法課,梁炳倫說很欣喜這種“傳統文化的回歸”,他認為書法的推廣能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儒道釋并存,并互相融合,對于書法的影響力和滲透是巨大的,而它們總是有機的、和諧的結合在一起。也正是這中巨大的影響和滲透成就了中國藝術,使它成為中國傳統藝術的核心,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二、培養提高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中國書法具有藝術性和實用性雙重價值,通過書法教學中的審美能提高學生的審美價能力,不僅增長學生美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為書法是一個感受美,領悟美和表現美的一個過程。

1.培養學生感受美。

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營造濃郁的書法氛圍,使學生潛移默化受到美的熏陶,用書法作品布置周邊環境,組織書法比賽,定期舉辦書法展覽。在臨帖,創作之時,放一些古典名曲,從中讓學生感受到美、體會書法的節奏,從而獲得美的享受。

2.引導學生領悟美。

在前者的基礎上,帶領學生欣賞古代名家作品,參觀書展,國畫美術展,同時予以講解,逐步培養調高學生的鑒賞、審美能力,引導學生細心觀察點畫的粗細,長短,運筆的輕重緩急,字形姿態。以及書寫的節奏、情感等,使學生領悟到書法的各種美感。

三、加強基本功訓練,對學生進行品德習慣教育

書法是中國文化最具東方特色的藝術。正如黑格爾說“中國書法最鮮明的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睆亩箤W生從小錘煉做人的高尚品德和情操。對教師來說,應始終把“培養良好品格,教學生學會做人”作為書法教育的主要目標。

1.“品”的教育。

俗話說:字如其人。一幅書法作品受到人們的喜愛,書寫者的人品是首要因素。高尚的人能孕育出高尚的書德,高尚的書德能透露出高水平的書氣。趙松雪云:“右軍人品甚高,故書人神品”:柳公權云:“心正則筆正”。王羲之人品甚高,所以他的書法可當神品。

人品一定要高尚,如果心術不正,則只能創作出沒有品位的書作。兩個書法家的例子說明,“具得胸襟,人品必高”,這是任何一種藝術所要求的主體修養的根本要素。人以德重、書以人貴。我國歷代書法評價中,書品和人品是血肉相連的一個整體,人品歷來高于書品,書法是學識、知識,才能高度融合的體現。

2.“恒”的教育。

大書法家米芾有言:“一日不書,便覺思澀”,蘇局仙老人寄語學書少年“我今年105歲,自學書至今,從未間斷?!睍ǖ扔隈R拉松,因為比的都是后勁,使學生逐漸懂:為弘揚祖國的書法藝術必須經過長期,艱辛的努力苦練,勉勵學生持之以恒,逐步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及韌性,只有恒,才能贏。

3.細的教育。

學習書法需要從細處著手,如對“控毫”能力的訓練,點畫位置的安排,常常以“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來要求學生,臨摹字帖時要細,不能出現偏差。例如:引導學生欣賞名作中的“牽絲”:長短不同、粗細變化、筆短意連、奧妙無窮,引導學生學書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細心觀摩字帖,因為字是寫給別人看的,必須工整、規范,讓人看了舒服,這樣無形中學生就學會了細心體會他人,從而學會體貼別人,理解關心別人。

4.“雅”的教育。

書法藝術是我國獨特的傳統高雅藝術,其歷史悠久,絢麗多彩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有系統、有重點的選擇歷史名家作品讓學生欣賞,使學生從中感受到高雅。藝術的魅力,從而使學生懂得什么是高雅及對高雅文化的不懈追求,逐步遠離庸俗、低級的東西。

5.“靜”的教育。

有經驗的老師指導學生練字時都會強調安神靜心、全神貫注調整自己良好的心態,心眼手并用,和練氣功一樣心生意、意導氣、氣出力、力推筆,“創作需要好心情”,練書法不失為調節身心的一大良方,可改善大腦皮質和植物神經、調節情緒、釋放感情以緩解疲勞,有益身心健康,這樣可以使學生養成靜、穩的性格及遇事冷靜處理的態度,逐步改掉學生的暴躁、沖動。

事實證明,要練好書法必須心靜氣和、端正姿勢、持之以恒地進行苦練,通過一比一畫的書寫練習可使學生形成鍥而不舍、精力專注、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優良品格。

猜你喜歡
書法教育審美教育愛國主義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基于中小學書法教育實施背景下的師資建設研究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