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教學之我見

2016-11-23 02:03馮海霞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逆命題獨立思考思維

馮海霞

教師的職業是育人的職業,其主要工作是課堂教學,上好每一節課是每個有責任心的教師的追求。那么,怎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由于教育觀念、教育評價目標和對教育本質認識的不斷深入,也會有不同的具體標準。

我是一名教數學的教師,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對如何上好一節初中數學課談談自己粗淺的兩點認識

一、注重培養學生興趣

濃厚的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那么如何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首先給予學生成功的滿足,在學習中,如果學生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心情。這種情緒反復發生,學習和愉快的情緒就會建立起較為穩定的聯系,使之能產生一種成功的感覺,學生對學習就有了一定的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成功感,要做到從簡單入手,從細微處入手,平時提問題,要注意把握好難度梯度,多賞識少批評,使之能產生一種成功的感覺。

其次重視情感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是常常抱有各種不同的態度,會有各種復雜的內心體驗,如果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會感到滿意、愉快和歡樂;學習失敗時,則會感到痛苦、恐懼和憎恨;遇到新奇的問題、結論和方法時,會產生驚訝和欣慰。雖然這種情感不直接參與數學的認知活動,但對數學學習起著推動、增加、堅持、調節等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從尊重、愛護、體貼學生的角度給以引導。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師在課堂上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賞識的語言,都可以增進與學生的友誼,將成功的喜悅放大,將失敗的陰影消除,將好奇的心理引導至主動探索,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所以,教師只要能夠尊重、愛護、體貼學生,能夠嚴以律己、以身作則,贏得學生的尊敬、愛戴與欽佩,那么教師的忠告和批評會激起學生改正錯誤的決心和信心。

最后要展示數學“趣”味,激發學習興趣,數學是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的一門學科,但也有“趣”可尋,只要用心探索,就可以將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活潑有趣。比如:講過三點的圓時,可以先講一段破鏡重圓的故事,學生會滿腹狐疑,接著拿出一面摔成不規則的破鏡,問“同學們,你們能‘破鏡重圓嗎”。學生激情高漲,紛紛動手嘗試。于是抓住學生這個興奮點,讓學生動手操作,再行講解,學生對“經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的理解非常深刻。再如:講“三線八角”時,學生判斷不清兩個角是不是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我就用兩只手比給學生看,學生覺得新奇,原來三線八角還可以這樣來找,紛紛效法,以此促進了注意力的集中,刺激了思維活動,加強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有些學生在學習定理時,不管有無逆定理,拿來就用。我問“人有兩只眼”,它的逆命題“有兩只眼的就是人”,對嗎?學生從這有趣的逆命題中,領悟到原命題和逆命題不一定是等價關系,也讓學生明白,一個命題,要證明是正確的以后才可使用。優美有趣的語言、充滿情趣的事例喚起了學生學習的激情,增強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課堂動靜結合

怎樣才能讓學生一節課都集中注意力呢?實際,不要說是學生,就是我們成人,都有一種傾向,不喜歡聽別人講,而是想讓別人聽自己講。自己專注于某一件事的時候,常感覺到時光飛逝,不知道什么時候一個小時就已過去。因此,集中注意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動”起來,讓課堂活越起來,讓他們相互討論、合作學習、主動質疑。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做的就是“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給孩子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主人。

現在有許多公開課、觀摩課,課堂上學生的確很活躍,師生互動也很積極,學生表面上是“動”起來了,使人感覺這節課很成功。但我覺得一節好的數學課必須有足夠的安靜的時間,古語說,定能生慧,靜納百川。那么靜下來干什么呢?就是思考,愛因斯坦曾說:“學習知識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边@句話正說明了思考的重要性。靜心思考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良好習慣。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后會馬上請學生回答,一來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二來可提高學生思維速度,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學生之間的差異決定學生思維速度的快慢。對于那些思維速度慢的學生來說,他們就永遠沒有思考的時間,缺少獨立發現和表達觀點的機會,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惰性,不會獨立思考,難以獨立判斷。而對思維速度快的同學,他們也往往考慮不夠全面,沒有深度,所以,教師要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讓“等”成為一種習慣和自覺。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都應遵循一些基本要求。

對教師而言,在討論有一定思維含量的問題前,應該對自己提出一些要求,比如,給學生半分鐘至幾分鐘的獨立思考時間,不因不必要的走動、詢問、發音、補充條件、提示而打斷學生的思考過程。同時,教師還應該對學生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每個人都要安靜、專注地獨立思考問題,不打擾別人,思考時間沒到不舉手、不發音,想好了答案及時組織表達語言,做到言簡意賅。這些都簡便易行,長期堅持直至成為習慣,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思考的時空得到保證,獨立思考的意識和提出獨立見解的能力也會獲得最大可能的鍛煉。俗話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薄办`機一動,難題解開?!币馑际钦f:如果一個人會思考,那么做事、學習就容易的多??梢娝伎嫉闹匾?,尤其是我們數學。

猜你喜歡
逆命題獨立思考思維
教育的目的是獨立思考的培養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談獨立思考
在語言的外殼下
《§13.5 逆命題與逆定理》教案設計(導學案教學)
談獨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