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文化室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

2016-11-23 09:26朱日保
辦公室業務 2016年9期
關鍵詞:建設問題對策

朱日保

【摘要】本文提出農村文化室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村兩委干部實際工作中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文化室;建設;問題;對策

農村文化室建設是“十二五”時期一項文化惠民工程,也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十年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農村的文化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政策,基層的文化設施、農村的文化生活都有了極大的改善。但由于農村文化基礎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還難以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主要問題突出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文化設施基礎差。據調查了解,雖然許多農村辦起了農家書屋、建起了農村文化室,但總體功能不齊全,面積偏小。室內除了幾本書外,其他樂器、各種球之類的文體器材幾乎沒有。省配送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電腦,由于沒錢交網費,而被村干部拿回家“保管”著。

村民們每天只是在自家或村小賣店看看電視、聊聊天而已,村民參與文化生活的方式非常單一,文化需求難以滿足村民需求。由于農村受交通、經濟、人才等因素的制約,目前,農村可供居民進行文化活動的途徑、渠道都非常有限、形式也很單調。甚至在一些偏遠的農村,農民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現象仍普遍存在。有時蜻蜓點水式的“送文化下鄉”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代農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是農村文化人才缺乏。在當今經濟社會背景下,農村勞動力紛紛外出,留守在家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人。農村雖然建起了文化室,但文化室管理人員比較缺乏,年輕人都外出,而且也不愿意干,年紀大的文化基礎又差,而且又沒有多少激情,文化工作安于現狀的普遍,沒有多少工作創新。正是如此,農村文化人才缺乏,導致農村文體活動難以開展起來,農民的文化需求無法滿足,基層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三是不良現象不斷向農村侵襲。俗話說:正氣不樹,邪氣盛。如果農村文化生活豐富,開展文體活動活躍,健康的文化活動就會占領陣地,就會牢固地武裝頭腦。相反,落后文化不斷滋長蔓延,低俗的東西必然乘虛而入,農民的思想文化陣地就會被腐朽落后的思想占領。因此,農村的賭博風之所以多年來屢禁不止,與群眾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息息相關。在法不責眾的情況下,大家認為“大賭是違法,小賭是娛樂”。由于這種錯誤思想觀念的作怪,極大地影響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影響了農村的和諧,影響了農村的穩定。

四是村兩委“重經濟、輕文化”的傾向突出。在當今經濟社會的大背景下,村兩委只顧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而很少顧及開展什么文體活動。甚至有的村干部,不但不配合上級文化部門送電影下鄉、送戲下鄉、送圖書下鄉,而且總是找借口推辭。農村文化室也是在一個多用的房子上掛一個牌子,即使有的村委會有單獨房子作為文化室用,鑰匙多人管,用起來沒人管,幾個月開不了一次門。在他們看來,村兩委執政為民,就是多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為他們解決許多生活、生產上的困難,如村村通公路、最低生活保障、進城農民工培訓工程、失地農民生活保障問題等等。這些關注和救助主要是物質上的,而對農民群眾享受現代文明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關注則相對不夠。一些基層領導,尤其是村兩委干部認為:我只有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讓農民增收,生活富裕就行了,至于文化發展好壞與否關系不大。這樣既不影響農民致富奔小康,又不影響干部的政績,于是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基層文化的發展問題,導致農村文化建設嚴重“貧血”,農村文化室成為上級檢查站,缺乏發展的后勁和活力。

針對目前農村文化室建設存在一系列問題,那么如何提高農村文化室的作用,真正讓文化室成為農民的好去處?這是擺在村兩委干部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我認為:

一是解決好思想問題。目標已確定,思想要跟進。加強農村文化室建設是廣東省政府提出2015年全覆蓋的一項民心工程。據調查了解,目前,全省所有的行政村、社區都建起了農村文化室。陣地有了,管理 工作要跟進,要確保農村文化室真正成為農民的好去處。這就要求村兩委干部要解決好思想瓶頸的問題,要真正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把“人民群眾滿意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作為我們工作的動力,正確認識和處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關系,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文化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有效結合起來,讓農村群眾真正享受到基本文化權益的保障。

二是解決好人的問題。農村文化室看似不重要,其實很重要。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需求的期盼也不斷增強。過去看看電視,看看電影就滿足了。而現在群眾要看看歌舞表演,要唱卡拉OK,要跳廣場舞等,而這些文化活動必須有人來聯系、來策劃、來組織。因此,這就要求村干部要重視人才培養,挑選一些年輕、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擔任農村文體協管員,帶領并組織村民開展一系列的文體活動,不斷豐富并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此外,鄉鎮文化站要加強農村文化室協管員的業務培訓、指導,不斷提高農村文體協管員的業務水平,提高業務素質

三是解決好陣地問題。建好陣地是提高農村文化生活質量一個重要條件。村干部要廣泛動員村外出人員捐資,集體籌資,群眾集資,社會贊助等,要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據調查了解,就我市(縣)而言,全市(縣)472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建起了文化樓(戲樓),農村文化室要緊緊把文化樓作為主陣地,開設圖書閱覽室、文化信息共享平臺、棋牌娛樂室等,并不斷擴展建設文體廣場,文化宣傳走廊等,不斷把文化陣地擴大,為開展農村各項文體活動創造條件1

四是解決群眾素質問題。農民長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思想觀念、文化素質、文明程度等都不同于城市居民,這就有待于提高。所以我們在開展各項文體活動時,他們有的就認為,搞活動是要花錢的,花了錢也是快樂一會,不如把錢留著辦別的事。這也就需要我們文體協管員多與村民溝通,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以情說服,爭取群眾的觀念轉變。農村文體協管員做群眾思想工作時,應當把握三個要點:第一是面向全體農民。政府注重開展對進城務工農民的勞動技能提供培訓,而忽視留守的婦女、兒童和老人。這些群體既是弱勢群體,又是迫切需要全面提高素質的群體(特別是婦女和兒童)。第二是要注意全面發展,不能僅僅是或知識、或能力、或體質、或娛樂某個方面的發展和提高。第三是要注意經濟與文化的結合,致富奔小康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廣大農民最迫切的愿望。因此,農村文化建設只有很好地與農民致富奔小康結合起來,努力拓展文化發展的空間,才能把文化工作做穩、做實。

總而言之,農民占我國總人口的70%以上,農村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也是發展我國文化事業的前沿陣地和發展基礎。農村文化建設的好壞,關系到國家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到全國人民素質總體提高重要基礎,關系到我國農村奔小康的重要保證。因此,全面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不斷改善農村文化生活,努力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各級黨委和政府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民心工程。

猜你喜歡
建設問題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寒露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