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當代青年政治觀現狀及其成因

2016-11-23 02:01靳玲玲
資治文摘 2016年7期
關鍵詞:青年現狀

【摘要】青年政治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培育青年政治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把握當代青年政治觀的現狀是進行政治觀教育的前提。當代青年的政治觀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也存在政治理想弱化、政治觀矛盾的問題,當代青年政治觀現狀表現出的特征是現代社會快速發展和青年成長心理、生理特征的必然結果。

【關鍵詞】政治觀;青年;現狀;原因

政治觀是青年對國家政治制度及其相互關系形成的觀點和理論。本文通過對青年政治觀現狀的分析,得出當代青年政治觀總體上趨于成熟,呈現出穩定、積極向上的良好態勢,并從內外部因素闡釋了其政治觀形成的原因。分析青年政治觀現狀及其成因對當代青年政治觀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一、當代青年政治觀的主流與問題

青年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政治體系中,隨著年齡的增加,青年與政治的交互作用逐漸頻繁,在這種作用下青年對社會政治產生認識、態度和行為,而這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價值傾向,這種傾向就是青年政治價值觀的表現。

1.當代青年政治觀的主流表現

總體來說,當代青年政治觀的現狀是健康向上的。

一方面,當代青年政治觀日趨成熟,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能夠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和道路有一定的認識,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積極配合,從而形成較強的責任意識和責任感,尤其是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使他們形成積極的政治觀。他們希望中國更加繁榮昌盛,成為世界強國,沿著夢的方向,腳踏實地。

另一方面,當代青年人具有獨立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自主分析力增強。他們在關注政治的同時,更加關注自我和自己未來的發展。絕大多數青年人自己獨特的思想和意識,他們認為在國家法律允許的前提下,應保障個人的合法權利,人生價值既要奉獻也要索取,并且能夠把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緊密結合起來。其次,當代青年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求知精神及社會責任感。他們借助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及發展,能夠及時而有效地調節和完善自身??傮w上,當代青年對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關系,對自己歷史使命有著正確的認識,在這種認識基礎上,形成應有的主人翁態度,表現出一種相對理性的政治觀。

2.當代青年政治觀的主要問題

當代青年政治觀總體上呈現良好態勢,但也存在一定的盲點。本文從政治理想弱化和政治關系矛盾化兩個方面探析了當代青年政治觀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政治理想弱化。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當代青年政治基礎知識薄弱、政治關注度低和政治追求動力弱。在這樣的情況下,當面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上時,往往表現出極端的行為,在看待事情時,也就無力通過現象看本質,因而對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認識發生動搖。然而,政治理想的弱化直接導致了政治冷漠癥,具體表現為:對不涉及自身的政治問題漠不關心、逃避政治生活而以被動、消極的姿態面對政治活動,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的沖擊,使青年人把物質利益放在首位,成為拜金主義者和享樂主義者。久而久之,這種意識占據他們的頭腦,從而使其認識到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追求自身所需。他們不再用理想的標準處理問題,而是用利益的標準關注自身發展。

第二、政治觀矛盾化。當代青年的政治觀在理論上存在誤解,在實踐上具有滯后性。他們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政治理論和政治制度等大問題上有著原則性認識,表現出強烈的認同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但對日常生活中的誠信缺失、人情冷漠和弱勢群體不能用運動的、發展的目光看待,從而產生偏激的情緒和否定一切的態度來孤立看待身邊所發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個人施展自身才華提供了平臺,使大部分青年意識到個人只有參與到具體的社會政治實踐中,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同時也使他們意識到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無情,從而導致當代青年政治信仰出現矛盾的傾向。

二、當代青年政治觀致因分析

社會意識的產生不是憑空的,它是社會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應,青年政治觀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它的產生和發展也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的。青年政治觀的形成在受外因的影響的同時,也受到自身發育特征的制約。

1.當代青年政治觀形成的外因分析

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當代青年政治觀現狀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人們從社會發展的角度探析影響青年政治觀現形成的因素?!懊恳粴v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賴以確立的基礎”[1],上層建筑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當代青年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呈現出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特征。

第一、改革開放對當代青年政治觀的形成產生有利因素。社會主義事業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取得了顯赫的成績。社會保障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生活質量和精神境界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東方大國的姿態而崛起。因為政治是人的社會政治本性的外化和體現,所以這些成就滿足了青年政治上的需求,調動了青年的積極心。

第二、經濟全球化為青年政治觀形成帶來挑戰。經濟全球化使得青年的政治認知獲得解放、政治視野擴展,獲取信息的渠道拓展,這有利于青年擺脫落后思想的束縛,增強他們開拓進取、更新知識結構和團結協作的精神。但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給當代青年在價值取向和行為付諸上帶來困擾。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尊重人,一切從人的需要出發,以人的利益為目標和歸宿,而經濟結構、社會生活方式和就業崗位和就業形式卻多樣化,“特別是利益關系的多樣化使人們比以往更加關注個人利益的獲得和個人價值的實現,物質利益的獲得幾乎成為人們最關注的焦點”[2]。

第三、教育方式單一、教育內容單調對青年政治觀形成產生不利影響。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教材陳舊、教育方法生硬,教育理論空洞的問題。教育者往往憑借對教育資源的占有的優勢成為教育過程中的主導者,而這常常使受教育者產生疏遠感,以消極被動的狀態去學習書本知識。因此,在青年政治觀教育中,應當建構一種更民主開放、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青年能夠自主而自覺的投入學習。

2.青年政治觀形成的內因分析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青年政治觀的形成及表現離不開青年自身。本文從青年成長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獨生子女因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青年成長的生理、心理特點。身體的存活和個人的自主構成最基本的人類需要,這些需要必須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滿足,行為者才能有效地參與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實現任何有價值的目標。對青年是一樣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產生了諸多需要,表現出多樣性和時代性的特點?!扒嗄杲邮苄率挛?,對時代的變化反應敏捷、迅速,他們的需要迅速融入到社會當中,表現出需要的時代性”[3]。當青年產生這種需要時,他們就尋求方式使這種需求得到滿足,而由于心智不夠完善,他們的所作所為具有不正當性。那么,推而廣之,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政治觀點和態度也是如此。

第二、獨生子女因素。當代青年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這一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出生的主體。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家庭和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愛和關注,所享受的物質條件也優越,事物發展的道路是前進行與曲折性的統一,而他們幾乎可以說沒有經歷任何的困難和挫折,但卻得到了太多的物質利益和生活享受。他們自我意識強,但獨立自主的能力弱,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換位思考去體驗別人的感受,也就無力承擔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他們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獨立面對生活的心理準備。在政治觀方面則是對社會、對政治關注度偏低,政治敏銳性不強[4]。

總之,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代青年政治觀的現狀及成因,是開展政治觀教育的前提。通過對當代青年政治觀的主流表現和主要問題的呈現,深入分析其外因和內因,有利于引導青年政治觀的功利性和矛盾性,培養青年正確的政治立場,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新人,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定了模范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玄武、鄭永廷.政治觀眾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

[2]田毅等.當代中國大學生政治觀現狀及致因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

[3]吳忠海.略論青年政治觀形成與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導刊,2005.10.

[4]萬斌、倪東.大學生政治觀[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靳玲玲(1990-),女,漢,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人,蘭州交通大學2014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青年現狀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自我實現角度窺探青年自我實現的困境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