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經濟需要中國智慧

2016-11-24 08:50
2016年35期
關鍵詞:峰會智慧世界

全球矚目的G20杭州峰會即將召開。此次峰會是在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差異加大、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亟待完善的背景下召開的。G20機制覆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這些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約占全世界的90%,人口將近世界總人口的2/3,對世界經濟的走勢具有主導作用。在過去三四十年里,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數億人口脫離貧困,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因此,分享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中國智慧”、達成新的全球經濟增長共識、改善世界經濟環境應該成為世界各國對杭州峰會的主要期許。

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中國智慧”內涵豐富,它基于中國古代哲學、把握全球化時代主旋律,貫穿經濟發展的目標、政策與舉措,是一套經過實踐驗證的,經濟全球化時代行之有效的發展理念。在世界經濟層面上,“中國智慧”的核心內容是“和而不同”。世界各國可依據國情選擇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式,但不應以鄰為壑、相互傾軋,因為“和則兩立、斗則兩傷”。中國“和文化”的思想基礎是仁愛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國家與國家之間減少敵意、增強善意是謀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徑。2014年,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在政治哲學層面上正是基于這種“中國智慧”。此次G20杭州峰會把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為主題,充分展示中國推動各國在合作共贏共識基礎上共謀創新增長方式的強烈意愿。

“中國智慧”源于中國,卻并非中國所獨有。人類歷史上,國家之間的戰爭與沖突從未停止,給世界各國和人類共同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有先哲對這一問題進行過深入思考。其中,影響最大的當推康德的“永久和平論”。他認為,只有超越民族國家之間沒有法律的野蠻狀態,建立一個各民族的聯盟,才能實現各國之間的“永久和平”??档路桨冈趹鸷髿W洲成為現實,歐洲國家經歷兩次慘烈的世界大戰后最終結成有效的聯盟,基本實現成員國之間永不再戰的目標。但是,在當今世界上,由于經濟發展、政治制度、文化傳統的差異,建立像歐盟那樣緊密的民族國家的“大聯盟”仍然沒有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通過習主席的新型國際關系理念發出了自己的聲音,這就是倡導各國推進以合作共贏為目標的國際關系理性化過程。

國際關系理性化的基礎是歷史的教訓。事實證明,合作共贏是國際關系的最佳方式,如果國家間關系從“損人利己”出發,則會注定導致“損人不利己”的結果。在這方面,兩次世界大戰和數次全球性經濟危機都是明證。在國際關系領域中,強權政治和霸權邏輯是最不符合人類共同利益的。如黃宗羲所言,“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世界上的強國、大國若“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則為天下之大害者”,最后只能害人害己。

“中國智慧”在世界經濟領域中的核心主張是建構非對抗性、非排他性的國際合作新格局。在世界經濟治理方面,“中國智慧”集中體現在合作共贏“做加法”上。近年來,中國通過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新工具給世界經濟不斷增加新的資源。但是,中國并未因為自己經濟實力增強而在現行國際經濟體系之外另搞一套,而是把推進現有全球經濟治理框架合理化作為政策基點,G20峰會正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基礎上推動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改革與創新的主要平臺。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明顯分化,舊的增長動能衰退,單純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難以為繼,世界各國迫切需要新的經濟增長思路。在這種背景下,此次杭州峰會設置了“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等四大議題,目標包括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可持續、包容性和更加平衡的增長,促進基礎設施投資和縮小全球發展差距等。據悉,杭州峰會有望達成近30項主要成果,成為歷屆峰會成果最豐富的一次,而這則正是“中國智慧”發揮建設性作用的最好證明。

猜你喜歡
峰會智慧世界
外媒聚焦上合峰會:風勁帆滿待啟航
歷屆峰會回顧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智慧往前沖,統計百分百(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