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我國居民生活的影響淺析

2016-11-24 07:54劉卓宸
2016年35期
關鍵詞:影響

劉卓宸

摘 要:石油自發明蒸餾提煉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期間被應用于重工業、化工業等諸多方面。隨著現代能源構成對石油的依賴性越來越加大,全球石油消耗總量不斷攀升,石油儲備則不斷減少。作為一種重要的非再生能源,石油價格波動對各國產業發展和居民生活都帶來不同程度影響。本文試圖從居民生活方面淺析石油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并提出有關建議。

關鍵詞:國際石油價格;居民生活;影響

一、國際油價形成機制概述

(一)國際油價的形成機制

國際油價形成從主體上看是期貨價格主導著現貨價格。形成方法是基準價加上貼水。而基準價又是以一些基準原油價格為標準如:WTI,布倫特,中東迪拜,印尼辛塔。在成交前后的一段時間內進行大量的交易,形成一種呈正態分布的價格分布形式,在其中進行價格分析并選擇一個合適的初始價格。在中東的一些產油出口國除了以基準油相掛鉤外,還自己公布石油價格指數與基準價相關聯形成最終交易價格。若是雙方簽訂了長期的購買合同的,定價便是以某個地區的基準價加減調整價。

(二)國際油價對我國油價的影響

我國成品油定價大致參照紐約、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在22個工作日內的交易價格進行評估,而三地的石油價格又是根據基準油價格進行定價,因此對國際油價變動的反應較慢,故我國國內的油價變動不會像國際油價那樣頻繁。

二、近年國際油價波動情況

(一)供求關系變化帶來的價格波動情況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對石油的消耗量不斷提升,其中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成為消費主力。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強勁發展帶來石油需求量的急劇增加,導致全球油價震蕩走高,尤其中國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帶來全球石油消耗量增長30%以上。為滿足對石油的需求,全球石油供給量不斷增長(見表),但需求引致的油價上漲增加經濟運行成本。近年來,各國開始發展新能源,以部分替代石油作為主要能源品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油價的過快上漲。

(二)美元地位變化帶來的價格波動情況

在歷史上,美國與沙特等國簽訂了以美元結算石油的協定,奠定了美元在國際石油價格方面的決定性地位,同時形成了“石油-美元”這體系,因此美元的貶值或升值對石油價格有著明顯影響。一是美元貶值會讓原油生產國或者輸出國的購買力下降,生產國為彌補購買力受損有提價的需求。二是美元貶值對于相對美元升值的國家可以增強原油購買力,而對美國以及其他和美元匯率綁定國家購買力沒有影響,因此美元貶值會提振全球原油的需求。三是美元貶值帶來經濟向好預期,對原油的需求旺盛,原油價格有上漲需求。

(三)局部戰爭及國際關系變化帶來的價格波動情況

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伊拉克戰爭、利比亞及伊朗戰爭等大多與石油有關,這些國家石油儲量巨大,也是局部戰爭多發地區,長期的局部戰爭造成國際關系失衡,石油大量消耗以及產量銳減,引發國際原油市場恐慌,從而推升油價上漲。以伊拉克戰爭為例,2003年3月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前,油價維持在每桶37美元多一點的水平,戰爭過后的2004年9月27日,油價升至每桶49.64美元,并于收盤3小時后的電子交易中再次上漲36美分,最終于突破50美元大關。

三、國際油價對我國居民的影響

(一)對必需品的影響

隨著石油加工提煉技術的不斷優化升級,各國對石油及其副產品的開發已經非常精細,并覆蓋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居民日常生活接觸的許多必需品均來自于石油副產品,如衣服、電腦、手機、錢包、塑料袋等,油價的波動無疑將帶來這些以石油為副產品的原料價格變化,進而對必需品成品價格形成影響。從消費結構來看,必需品往往占據居民收入的很大比重,雖然必需品價格變化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極為敏感,但由于必需品的不可或缺性,無論價格怎么變化,消費者都需要購買,從這一角度來看,油價波動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消費者必需品消費支出的增加或減少。

(二)對耐用消費品的影響

以典型的耐用消費品——汽車為例,我國是汽車消費大國,近年來隨著汽車的不斷普及,我國汽車消費數量不斷攀升。作為汽車互補品的汽油消耗量越來越大,為解決供需矛盾,我國很大一部分汽油消耗需要從他國進口石油加以解決,而進口石油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明顯,這種影響將層層轉嫁至擁有汽車和打算購買汽車的家庭。對擁有汽車的家庭而言,油價的大幅上漲可能使其更多選擇公共交通而減少自駕出行。對于打算購買汽車的消費者,尤其是預算約束較大的消費者,其購買汽車時更傾向于小排量、手動型和經濟型汽車,以減少對汽油的消耗,或者選擇新能源汽車加以替代。

(三)對其它消費品的影響

其他消費品如燃料、油漆、清潔劑、藥物、化妝品等下游產業中的石油副產品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在居民生活中,大到工業原料、小到居家用品無不與石油有關,這些產品既非必需品也非耐用品,僅對某一類產業或某一類人群具有消費吸引力,因成分差異,石油價格波動帶來的對產品價格的影響程度并不相同,有的可能微乎其微,如清潔劑、化妝品等,有的則可能對價格起決定性作用,如燃料、油漆等。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消費品往往品類多樣,具有較強的替代性,居民消費選擇空間較大。

(四)對消費支出結構的影響

低油價對消費支出結構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從而推動經濟增長,而高油價則增加各行業生產成本和居民消費支出,進一步推升通貨膨脹壓力,阻礙經濟增長,可以說油價已經與居民的吃穿住行息息相關,直接或間接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油價的高位運行不僅推高企業生產成本,減少企業利潤,還影響員工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同時高油價還帶來公共交通運營成本的增加,提升人們出行費用,改變人們出行消費選擇。因此,在預算約束條件下,油價的波動的必然帶來居民消費結構的改變。

四、建議

(一)穩定居民消費水平

一是,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將直接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國家在對石油價格予以調整時,應當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發展、物價水平以及能源配置等諸多因素,尋求合理的平衡點,避免油價波動給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帶來較大波動。二是,國家應當建立油價預警機保障機制,當國際油價發生較大波動時,觸發相應預警,避免國際油價大幅變動給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帶來的傳導效應。三是,國家應當制定扶持措施,加大因油價變動給居民生活消費的政策扶持力度,尤其是涉及公益事業領域的政策支撐,保證居民的消費水平平穩。

(二)生產企業應加大對策研究

一是,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石油類公司應高度重視石油科技研發工作,鼓勵商業性的勘查勘探,積極參與國際油氣田開發,爭取國際石油天然氣資源。二是,鼓勵石油儲備,推進石油儲備建設,提高石油儲備水平,積極應對國際石油價格波動,減少石油的供應短缺帶來的風險。三是,加快新型能源的替代研究,減少對石油產業的強依賴,多發展以風能、水能、電能等新興能源為主的開發與商業應用研究,多元化發展能源資源,多元化石油貿易方式,增強企業石油進口的靈活性。

(三)國家應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一是,我國三大產業中,工農業占比一直過大,應更大力度發展第三者產業,改變經濟增長模式,改變對資源的強依賴性。二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國家必須積極引導以低物耗、低能耗為主的經濟推動方式,增加對線上業務的發展和支持力度,顯著減少全社會的能源消耗與生產成本。三是,積極研究石油進口的安全策略,充分運用并參與國際能源市場,完善期貨市場,以形成合理的石油價格形成機制,同時,要充分運用外匯市場,將金融資產、實物資產有機結合,逐步完善我國石油采購的系統性與科學性。(作者單位:成都外國語學校)

參考文獻:

[1] 王樂,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和應對策略,企業導報,2015-23;

[2] 張玲,從國際經濟學角度談我國石油進口安全策略,中國科技信息,2006-23;

[3] 丁志華等,石油價格波動對中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差異性影響研究,資源科學,2014-12

[4] 黃賾琳,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統計與決策,2006-8.

猜你喜歡
影響
不同上蔟蔟具對繭絲質影響
影響大師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如何影響他人
APRIL siRNA對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