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財務報表分析的稅收風險管理研究

2016-11-24 14:36皮路
2016年35期
關鍵詞:財務報表分析策略研究

皮路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使用,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監管改革為以信息化為大背景的數據分析。企業關注和分析了他們自己的稅務相關財務指標,從財務報表的角度進行納稅風險識別和內部稅務風險管理,已成為當務之急。在此基礎上,本文從財務報表分析的角度,探討了企業稅收籌劃的方法和途徑,旨在探討如何使企業的納稅風險得到控制。

關鍵詞:財務報表分析;稅收風險管理;策略研究

一、引言

稅收在穩定國民經濟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但由于中國在稅收法治方面起步較晚,如稅收偷稅漏稅等現象仍然屢禁不止,尤其是這幾年來,一些重大偷稅漏稅案件通過媒體曝光,引起全社會對逃稅現象更強烈關注。構建服務型政府的背景下,我國指出要利用計算機網絡,構建信息化背景,集中收集這一新的稅收征管模式。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如何提升素質以避免稅務風險已成為一個焦點問題,必須得以解決。隨著稅務機關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和深入,新事物的快速發展,從財務報表中進行稅收風險識別和內部稅務風險管理,已成為企業規避稅收風險的有效手段。

二、現狀分析

目前,中國的企業控制財務風險是相對常見的,但是我國企業基于稅收風險管理的財務報表分析相對較少,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建立起基于特殊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沒有意識到使用財務報表分析已經滲透到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中。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基于財務報表分析的稅收風險管理系統,還沒有真正意識到稅務風險的嚴重性,或者雖然有基于財務報表分析稅收風險管理系統的建立,但管理不嚴格,操作不規范,這使得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因此,企業的納稅風險控制和管理在企業管理的生產和管理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我們研究稅收風險的機制,以及如何控制和管理稅收風險。

三、財務報表分析與稅收風險管理的關系

(一)財務報表分析是稅收風險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

一個完整的稅務風險評估體系包括確定對象、資料分析、訪談驗證、評估處理和管理的建議等其他的基本過程,包括資料分析、訪談驗證工作需要財務報表分析的某些方法的使用。同時,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是稅務風險評估指標的主要數據源,如國家稅務總局管理措施表明,在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主營業務成本變化率等可以直接從財務報表數據中計算此財務比率;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周轉稅等財務比率指標,作為風險評估指標來說也很常見。因此,財務報表分析是稅收風險管理的出發點。

(二)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服務于稅收風險管理

在全面把握企業財務信息的基礎上,企業通過一系列精確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可以準確的分析出自身的生產經營能力,結合稅收數據,可以初步判斷納稅申報是否合理。由此,財務報表分析也是稅務風險管理的結果。但除此之外,稅收風險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的工作,一套完整的程序規定,以及完善的對財務報表的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及時地發覺企業存在的漏洞,但同時企業還需要進行舉證、訪談和實地核查以準確驗證問題,使最終的評價結論有說服力。

四、稅收風險管理指標分析的運用

(一)收入類指標的涉稅分析

收入類涉稅評估分析指標主要是指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采用的是縱向比較分析,用公式表示為:

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基期主營業務收入)/基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計算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并和相應的參考值(如預警值)相比,可以對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的正常程度做出預判,以便明確需要進一步修改的難處。一般狀態下,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應該是增長的,所以預警值的指標一般是正的。若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呈正向變動,并且與浮動范圍預設的警告值差別不大,就可以預估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是符合情況的,如果主營業務收入變動率是呈負向變動的,則可以估計企業的收入相關存在問題,或影響企業的納稅風險。

(二)成本類指標的涉稅分析

成本類涉稅分析指標分為單位產成品原材料利用率和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兩個指標,單位產成品原材料利用率進行橫向比較,而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則側重縱向比較,用公式表示分別為:

單位產成品原材料利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產成品成本*100%。

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本期主營業務成本-基期主營業務成本)/基期主營業務成本*100%,其中:主營業務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企業通過原材料利用率和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的計算,并與相應的預警值比較分析,可以對企業成本是否正常做出初步判斷。一般來說,單位產成品原材料利用率是相對固定不變的,如果單位成品原材料利用率超過預警值,可以初步判斷企業原材料成本不科學,原材料使用數量或進行了人為的調整等等。如果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率超過預警值,可以估計銷售收入或銷售成本的列示存在問題,或影響企業的稅收風險。

(三)利潤類指標的涉稅分析

利潤涉稅評估中常用的利潤率評估分析指標為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和其他業務利潤變動率兩個指標,用公式表示分別為:

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本期主營業務利潤-基期主營業務利潤)/基期主營業務利潤*100%。

其他業務利潤變動率=(本期其他業務利潤-基期其他業務利潤)/基期其他業務利潤*100%。

若呈現出來的主營業務利潤變動率和其他業務利潤率的變化超過預警值而改變時,企業可以初步估計可能是收入或結轉成本存在問題,影響稅收風險。

五、結語

納稅評估作為一個國際稅收征管模式,經過多年的理論結合實踐的發展歷程,在中國也是逐漸地取得了一些結果。它把服務納入在管理當中,使得納稅企業減少涉稅的風險,同時增強了納稅企業的納稅自覺意識。但需要強調的是,稅收評估系統在中國的起步較歐美國家來說略晚,不足之處依然十分明顯,尤其是現有的稅收評估指標體系并不完美,實操性需要改進。由此,稅收評估實踐應充分利用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兩者結合,完善稅收評價指標及其分析方法,通過對財務報表信息和稅務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指數異常變化的分析討論,以便企業發現他們的存在與稅收相關的風險,以促進稅收評估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鐸樺.企業納稅風險的控制與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2012.

[2] 吳曲峰.財務報表分析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研究[D].廈門大學,2014.

猜你喜歡
財務報表分析策略研究
財務報表分析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英語書面表達問題分析及策略研究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論角度下的英語翻譯策略研究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