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時間序列回歸模型對工業增加值的影響分析

2016-11-24 18:21閆志鵬
2016年35期

閆志鵬

摘 要:隨著中國GDP增速從2010年后的逐漸下降,中國面臨著能否進一步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嚴重問題。工業對GDP的貢獻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近15年,中國工業對GDP的貢獻率均達到了35%以上。所以,本文選取影響中國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全部工業增加值”作為因變量,選取“進出口金額、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中國總人口”作為自變量,同時,為了分析經濟危機對工業增加值的影響,引入了“虛擬變量Crisis”作為自變量。本文對數據進行了平穩性檢驗,DW檢驗,再將原數據進行了一階差分處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回顧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促進中國進出口貿易發展,加大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力度,適度調整中國的人口政策有利于中國工業的發展。

關鍵詞:時間序列回歸模型;ADF檢驗;工業增加值

一、引言

GDP是投資、消費、凈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內需是經濟的主要動力;投資是輔助性的擴大內需;出口通過本國企業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擴大自己的產品銷路。本文從“投資、消費、凈出口”這三個角度出發,對中國工業增加值進行分析。分別引入與“投資”有關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與“凈出口”相關的“進出口金額”、與“消費”相關的“中國總人口”作為自變量,同時引入虛擬變量Crisis來表明發生經濟危機。由2000年至2014年中國三大產業以及工業在GDP中的構成比例可以看出,工業在GDP中的構成比例大,選取“工業增加值”作為因變量具有一定經濟解釋意義。

二、變量解釋說明以及相關數據來源

對變量的解釋如下:因變量:Y,全部工業增加值,差分后的符號:DY;自變量,X1,進出口金額差分后的符號:DX1;X2,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差分后的符號:DX2;X3,中國總人口,差分后的符號:DX3;CRISIS,經濟危機,差分后的符號:CRISIS。本文數據來源于wind資訊。(注:由于2014年X2的數據空白,根據該變量取值變化趨勢進行賦值)。

三、數據擬合及檢驗

(一)ADF單位根檢驗:由于經濟時間序列通常是非平穩的單整序列,為防止回歸過程中可能導致的偽回歸現象,避免虛假回歸現象的出現,在采用模型進行分析之前,第一步就要對模型中包含的時間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因此,本文首先要檢驗X1、X2、X3、CRISIS、Y的平穩性。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對進出口金額、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中國總人口、中國工業增加值、虛擬變量經濟危機各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模型零假設為存在單位根。由ADF單位根檢驗結果可知,序列X1、序列X2、序列X3、序列CRISIS和序列Y均為一階單整序列,序列X1、序列X2、序列X3、一階差分后通過1%的顯著性檢驗,序列Y一階差分后通過5%的顯著性檢驗,因此,各變量一階差分后均為平穩序列。

(二)擬合優度檢驗(R2檢驗):用統計量R2的值來說明多元線性回歸方程與數據的擬合程度。結果中給出的R2=0.899,相對比較而言,R2的值較高,由此可見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程度較高。

(三)變量顯著性檢驗(t檢驗):通過t檢驗我們可以看出每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如果某個自變量對因變量影響并不顯著,應該將它從回歸方程中剔除。由于各回歸系數的t檢驗值分別為t1=9.57,t2=1.92,t3=,故拒絕系數為0的原假設,說明DX1、DX2、DX3對DY有顯著性影響。雖然t4=1.51,但是t值并不是很低,說明Crisis對DY的影響近似有一定的顯著性,可以接受。

(四)方程顯著性檢驗(F檢驗):用統計量F的值來說明總體上因變量與所有自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是否顯著。結果中給出的F檢驗值為68.651,說明DX1、DX2、DX3、CRISIS與DY之間的回歸效果非常顯著。

(五)DW檢驗:由于多重共線性對多元線性歸模型的合理性造成很大影響,應用DW檢驗判斷各個自變量之間是杏存在多重共線性。DW的值接近于2,p的值趨近于0,即隨機誤差項間不相關。實際問題中,當DW統計量的值在2左右時,可判定回歸模型不存在自相關,此時回歸模型有效。結果分析中的DW的值為2.262,可判定回歸模型不存在自相關,此時回歸模型有效。

四、回歸模型及相關分析

DY=8330.0+2.5DX1+1.2DX2–5.2DX3+2437.2CRISIS

(3.56) (9.57) (1.92) (—3.02) (1.51)

(注:回歸模型下的括號內數值是對應估計參數的t值)

模型分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進出口金額的變化率增加1%,全部工業增加值的變化率增加2.7%;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的變化率增加1%,全部工業增加值的變化率增加1.6%;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中國總人口的變化率增加1%,全部工業增加值的變化率減少4.54%;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經濟危機發生與否對因變量的影響為2392.61億元。

五、對策建議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經濟的后發優勢逐漸顯得不明顯,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國經濟實力與國際競爭力日益成為中國發展所需解決的問題。通過結果可以看出,能夠采用以下方法來提升中國的工業增加值。

1、促進中國進出口貿易發展。中國政府可以通過調整各種財政政策來促進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例如調整關稅政策,優化各種稅收政策,加大進出口相關產業的財政支出力度。促進中國進出口貿易發展,從而帶動中國相關工業產業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

2、加大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可以為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促進區域間商品流動、人才流動、物質流動,為經濟區域一體化發展創造條件。

3、適度調整中國的人口政策。新出臺的“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中國不太合理的人口結構,同時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消費”的動力,但是從回歸模型可以看出,人口政策不能夠太激進,過于快速的人口增加速度不利于中國工業增長。

4、通過模型可以看出,經濟危機的發生提升工業增加,可以理解為國家采用宏觀調控政策抵消了一部分的危機的影響;也可理解為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不太同步降低了危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田成詩,陸卓玉.基于增加值率的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研究回顧與展望[J].宏觀質量研究.2015(04)

[2] 于春海,常海龍.再論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率下降的原因——基于WIOD數據的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5(02)

[3] 李光濤.工業增加值率與區域工業經濟效益的關系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4(08)

[4] 黃宏瞻.地區工業增加值率影響因素初探[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2(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