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勵學生的重要意義

2016-11-25 02:19高振華
東方教育 2016年16期
關鍵詞:運用策略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高振華

摘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難免會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在這個時候教師對學生嚴加懲罰很容易打消學生今后的學習動力,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的給與學生鼓勵和表揚。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年齡較小,在各個方面的發育并不成熟,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為了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的潛力,適當合理的采用激勵性語言能收獲理想的成果。本文主要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和表揚,用激勵性語言開展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激勵性語言;運用策略;研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導,還應遵循素質教學的理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激勵性語言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維護他們脆弱的自尊心,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氣氛,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在課程改革的新階段應當重視激勵性語言的運用方式,通過掌握精妙的語言激勵技巧充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各種優良品質。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經驗,對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科學運用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與建議。

1 論述激勵性語言教學的概念和重要性

所謂激勵性語言,顧名思義就是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及學習中的一些行為表現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認可,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從而實現較好的教學成果。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時期,學習能力與心理素質等方面均不成熟,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激勵性語言教育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使學習的潛能得到有效激發,對小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均有促進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激勵性語言進行教育十分適應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虛榮心較強、具有較為強烈的競爭意識、而且充滿想象力與自信,針對小學生的以上心理特點實施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便具有針對性與目的性,通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激勵性語言的靈活運用以及教學策略的合理安排,可以讓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得到充分激發。

2 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性語言教學所發揮的作用

2.1 促使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活躍,符合人性化教學要求

一個舒適活躍的課堂會讓學生放松心情,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傳統教學所營造的嚴肅沉寂的缺陷徹底突破。教師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褒義的語言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會讓學生整體思維活躍,充分參與課堂教學全過程,使學生居于課堂主體性地位,真正實現人性化與個性化的教學。

2.2 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好溝通,為教學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并不是說教師簡簡單單的幾句表揚的語言就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需要教師付諸感情才可以的,只有將自己的感情充分運用才能夠將激勵性語言的作用全面發揮,而學生通過理解教師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會從內心深入接受和尊重老師。因此合理的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能在較大程度上培養和諧親近的師生關系,教師對學生充滿愛。學生對教師充滿尊敬,能夠為各種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

2.3 有效挖掘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激發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學生深入的了解發現每個學生自身的優點所在,并采取針對性的表揚和鼓勵,這種語言的激勵會讓學生充滿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小學語文本身就是與語言有關的學科,教師通過激勵性語言的運用,會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較大的興趣,提高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

3 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性語言教學的實施途徑

3.1 探索多樣化的激勵性語言形式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時所采用的方式無非就是口頭語言、書面語言、面部表情等幾種常見方式,其中最普遍用到的就是口頭語言表揚。通過恰當的激勵和表揚能夠提升教學的整體效率和水平??陬^語言激勵是最直接的激勵形式,具有較大的運用空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個較難的問題,教師可以說“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大家仔細思考一下,看看誰能解決這個問題”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思維活動,如果有學生正確回答了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說“XXX同學的確聰明,答到點子上了”用來鼓勵學生。在課堂競賽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運用如“剛才的兩個同學很勇敢,誰還敢挑戰他們、同學們真聰明,學得這么快”等語言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學習激情。

3.2 教師應當付出真心的感情進行激勵性語言的運用

教師在學生眼里是偉大的、具有威嚴的,所以從心底里對教師充滿了愛戴和尊重,教師日常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當教師在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時應投入自己的感情,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教師的愛心和真心,這樣才能使天真可愛的小學生更加尊重和喜愛。教師不論是使用鼓勵性的語言、繼發性的語言還是負面激勵性的語言,都應當包含充分的感情因素,真正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效果。教師感情的運用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寬容諒解、對待學生的公平態度以及與每一個學生的師生感情交流。激勵性教學語言中的感情運用,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教學素養,對心理學、教育學以及性格學等均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以為激勵性語言的運用方式提供有益指導。

3.3 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

每個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會使班級上有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壞的學生之分,但是在教師眼里應做到一視同仁,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徹底突破學科的限制,實現評價客體的全面化,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是橫縱結合。教師要善于對學生進行縱向比較與橫向比較,指出優勢與不足,激勵學生前進,讓學生樹立努力的目標,激勵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3.4 保證激勵性語言使用的科學靈活性

不同的學生在性格、愛好、品性等方面都有很明顯的不同之處,并不是對任何一個同學都可以利用同樣的激勵語言給予表揚和鼓勵,應在教學過程中深入全面的了解學生之間的個性差別,保證激勵性語言使用的科學靈活性,針對性的使用相應的激勵語言才能使激勵效果事半功倍。教師應善于掌控激勵評價的時機,切入小學生興趣點、興奮點、感懷點、疑問點、變化點之后進行激勵性評價,提高激勵效果。教師要力求使自己的激勵性語言感情真摯,表達準確,評價精彩,能夠充滿藝術性則更好。這不僅需要教師的真誠,還需要教師豐厚的文化底蘊,那些常用的千篇一律的激勵性評價語言往往使學生感到虛偽,因此就會聽而生厭。如果學生的表現不佳,可以進行善意的批評與引導。

4 結語

總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幫助和支持,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成果。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意識到自己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對于學生來說的重要性,靈活性運用激勵性語言在實際教學中,以此激發和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充分掌握口頭語言、書面語言、肢體語言以及表情語言等方式的語言激勵形式,通過加深對學生個性的了解來確定激勵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的情感,并且認準激勵的時機,采用恰當的語言實現對學生的多種方式的激勵。另外,語文教師應當不斷積累總結經驗,持續提升激勵性語言教學水平,使學生得到綜合全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春艷.小學語文課堂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2] 朱靜.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3] 胡落.非指導性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4] 尹宏亮.激 勵 性語言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時代:語文教學,2013,11(23):206

猜你喜歡
運用策略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合理情緒療法”在引導學生交往行為中的運用
運用法治思維做好秘書工作
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