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效率評價

2016-11-28 17:33胡宜挺蔣金鳳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經營規模數據包絡分析家庭農場

胡宜挺+蔣金鳳

摘要: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家庭農場調查數據為基礎,采用DEA評價分析法,對家庭農場經營的規模有效性與技術有效性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新疆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在33.33~36.67、46.67~53.33 hm2范圍內各種資源配置效率、經營效率最高;總體來看,新疆家庭農場的綜合效率低下,規模經營效率偏離生產前沿面,在運行過程中存在投入資源浪費、效率損失的現象;純技術效率較高,規模效率偏低且多數規模區域的家庭農場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存在大規模開發潛力和范圍經濟,合理配置資源是提高新疆家庭農場績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家庭農場;數據包絡分析(DEA);經營規模;效率

中圖分類號: F32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9-0508-04

農業現代化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的重要途徑[1],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2]。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扶持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2015年中央又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性文件,發展家庭農場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改革之路上的重要舉措,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家庭農場通常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3]。家庭農場的特征可概括為一定的經營規模、以家庭勞動力為主、經營穩定性和工商注冊4個方面[4]。農業生產中規模經濟的關鍵是生產要素的配置是否經濟合理,這不單純取決于農場土地面積的大小,但是,土地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家庭農場的經營不在于規模有多大,而是存在一個“適度”的問題。從資源配置的視角出發,土地規模適度擴大對增加農業生產效益有一個正向的影響[5],然而,當規模超過一定范圍時,隨著農場經營規模的擴大,單位面積產量會降低[6],經營效率將下降。從經濟效益的角度講,大農場的經濟效益往往不是最高的,經營得當的中小農場的經濟效益可能遠遠高于大農場。由此可見,無論從資源配置的角度,還是從經濟效益的角度看,家庭農場都存在一個適度規模經營的問題。適度規模經營的關鍵問題不是規模的問題,而是要素的均衡性問題[1],適度規模經營是土地、勞力、資本及智力四大要素的最佳配置[7]。如何根據現階段家庭農場的經營狀況,測算其經營效率?針對效率不高的情況如何改進,以進一步實現規模經濟?所有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研究。經濟活動的最終衡量指標是經濟效益,家庭農場經營效率的衡量指標包括4個方面,即土地、勞力、資本及智力[7],其衡量指標主要包括土地規模、受教育程度[8]、土地租金、雇工工資及生產資料費用的支出、農產品的銷售總額等[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6,耕地面積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4%,家庭農場數量多且經營規模大,農產品種類豐富,如何根據新疆資源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追求農業規模經濟,不僅關系到新疆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更關系到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新疆家庭農場是家庭經營的形式,由于是單季節生產,所以以短期雇工為主要勞動力,經營穩定,實際登記注冊的很少,從而本研究將土地經營規模在13.33 hm2及以上且經營穩定的農戶定義為家庭農場。目前的研究大都針對單一農產品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在投入和產出的指標選取上也不全面,本研究在對已有文獻梳理的基礎上,從資源有效配置角度出發,對新疆種植類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和效率進行研究,并選取智力、土地、勞力及資本4個方面的因素作為投入要素。在對不同規模的家庭農場進行劃分的基礎上,基于DEA評價分析法,利用投入導向的VRS模型,對新疆不同經營規模家庭農場的經營效率進行測算,得到不同經營規模下家庭農場的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并根據目前經營狀況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1 理論分析、模型設定、指標選取

1.1 理論分析

家庭農場綜合評價問題是一個多輸入、多輸出的系統評價問題。DEA分析法是處理多目標決策問題理論上非常完備的方法,更是經濟理論中估計具有多輸入和輸出的有力工具。利用DEA法評價規模經營效率主要考慮投入及產出2個維度,因而本研究所構建的家庭農場經營效率評價指標體系主要涉及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2個部分,在比較分析目前國內外規模經營效率測算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本著科學、準確、全面的原則,最終選取以下指標來表示家庭農場生產的投入、產出情況。

1.1.1 投入指標 投入方面的指標主要包括智力、土地、勞力及資本4個方面。智力投入是指家庭農場主的受教育程度,以年為單位;土地投入是指家庭農場進行生產經營的土地面積,包括農場主自有土地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如集體承包租賃、村民間轉讓等) 轉入的土地,hm2。勞動的投入表明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程度,以家庭農業勞動力人數來表示。資金投入主要包括雇工費用、生產資料費用和土地租金,雇工費用主要是農場主雇用臨時工和長期工的花費,生產資料費用主要是購買或培育種苗、播撒化肥、噴灑農藥的費用及其他費用,土地租金主要是農場主用于土地轉入的花費,全部費用以2014年價格進行換算。

1.1.2 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即銷售農產品的總收入指標。由于家庭農場經營品種多樣化,不同品種之間產出水平差距較大,僅研究單一品種并不能從整體上反映家庭農場經營的綜合效益。因此,本研究將家庭農場多種經營的總收入作為產出指標來測算其整體效率,且不包括勞動力外出務工收入及利息等財產性收入與政府補貼,這樣更能反映家庭農場的真實經營情況。其中,實物收入部分將采取折現方式計入現金性收入。

1.2 模型設定

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研究相同類型部門或單位間相對有效性的工具,更是經濟理論中估計具有多個輸入、多個輸出的“生產前沿面”的有效工具,利用生產前沿面的理論和方法,可以研究部門技術進步狀況,并建立非參數的最優化模型等。CCR模型和BCC模型是DEA方法較為常用的模型。CCR模型適用于假設投入面滿足規模報酬固定的情況,對決策單元的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同時進行評價;BCC模型則適用于假設投入面滿足可變規模報酬對決策單元的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同時進行評價,規模報酬可變的BCC模型比較符合當前的實際狀況,因此,本研究選取BCC模型。對于任一決策單元,通過線性規劃求解,建立對偶模型并進一步引入松弛變量s+和剩余變量s-,則有:

上述問題的最優解為λ*、s*-、s*+、θ*,若θ*=1,且s*+=0,s*-=0,則決策單元DMUj0是DEA有效,即同時滿足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不需要調整;若θ*=1,s*+,s*-至少有1個值大于0,則決策單元DMUj0是弱DEA有效,說明投入或產出還存在調整空間;若θ*< 1,決策單元DMUj0不是DEA有效,其生產活動既不是技術效率最佳,也不是規模效率最佳。λj的最優值可用來判別DMU的規模收益情況,若存在λ*j(j=1,2,…,n) 使∑λ*j=1 成立,則 DMUj0為規模效益不變;若∑λ*j< 1,那么DMUj0為規模效益遞增;若∑λ*j> 1,那么 DMUj0為規模效益遞減。

1.3 指標選取

綜上分析,本研究建立如下指標體系(表1)。指標體系中的投入、產出指標的選取主要依據已有對農地經營規模效率評價的研究、各種生產要素的性質及它們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相對重要性和《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14》中的核算指標體系。

從表1可以看到,這里的效率指標不僅僅包括土地規模效率自身,同時包括全要素純技術效率和綜合效率。在產出指標中,這里采用農戶銷售農產品的總收入作為產出項進行評價。從微觀農戶角度分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其更加關注的是農產品收益的價值量,因此用貨幣收益來反映農戶農產品生產的微觀目標比較現實。在投入指標中,主要包括家庭農場主的受教育程度、家庭農場的土地經營面積、家庭農業勞動力人數、雇工費用、生產資料費用以及土地租金等6個指標。

2 數據來源與樣本描述

2.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主要來源于2014年下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對新疆413戶家庭農場進行入戶調查、問卷調查、訪談,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13份,收回413份,其中有效問卷327份,問卷有效率為79%。

2.2 樣本描述

從各變量的平均值來看,家庭農場主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家庭農場的種植面積為24.98 hm2,屬于中小型農場;家庭農業勞動力人數為2~3人;雇工費用為13.57 萬元;生產資料費用為22.85萬元;土地流轉費用為8.88 萬元;年均銷售收入為57.9萬元(表2)。

本研究對家庭農場規模效率的研究主要以新疆327戶家庭農場生產投入、產出數據為基礎,但并不是對每個家庭農場的土地規模效率一一評價與分析。這種對每個農戶分析的做法在大樣本下既不現實也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因此,根據家庭農場的某一特征對其進行分類是一種比較可行的做法。

基于本研究對象是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效率,因此根據家庭農場土地規模對不同經營規模的家庭農場進行分類。通過SPSS 22.0軟件對不同規模的家庭農場進行描述統計分析,最終分類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將327個不同經營規模家庭農場共分成16個規模區域(規模在56.67~60 hm2的家庭農場個數為0),DMU個數為投入與產出項個數之和的2倍以上,符合要求,每個區域的投入與產出為該規模區域農戶的平均值。從不同規模投入產出變化情況來看,家庭農場主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處在初中以下水平,變化幅度不大;家庭農業勞動力人數在2~3人,且比較平穩;農產品總收益并未隨農場土地規模增加而上升,而是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出現波動性變化。

3 基于DEA模型的家庭農場種植規模效率的實證研究

3.1 計量結果

本研究采用DEAP 2.1軟件計量樣本農戶的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具體計量結果見表4。

3.2 結果與分析

3.2.1 綜合效率分析 上述有3個規模區間內家庭農場綜合效率為1.000,說明農場主以經濟最大化為目標,理性配置并合理利用各種生產要素,即各生產要素得到了有效配合,不存在投入冗余和產出不足的現象,生產效率達到最優。而在其他13個區間內的家庭農場則存在生產要素配合失效的現象,生產要素的潛力和配置效率沒有得到最佳利用,還存在調整的余地,通過正確引導經濟主體、適當調整能夠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

3.2.2 純技術效率分析 16個決策單元中有13個決策單元的純技術效率為1.000,說明近些年新疆農業科技進步比較快,農場不再單純依靠傳統的生產經驗和個人方法進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開始引入先進的機械設備、種植技術、優良品種和管理方式來進行生產經營。但仍有3個規模區域的純技術效率值小于1.000,說明還有提高的潛力。

3.2.3 規模效率分析 16個決策單元中有3個規模區域的規模效率為1.000,實現了規模報酬不變,說明這些區域已經實現了投入的最佳組合,規模達到最優。其他13個規模區域都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該結果與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基本相符,說明這些區域規模下的農場如果同比例的增加投入將能獲得更大產出。計量結果中有13個規模區域的純技術效率為1.000,但是這13個決策單元的綜合效率沒有達到1.000,主要是因為土地規模效率沒有達到最佳水平,投入要素得到高效率利用,沒有浪費,但由于規模較低,沒有達到最佳[CM(25]生產規模,導致綜合效率為非最佳。該決策單元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所以只要增加土地經營規模和同比例增加相關投入將會使其生產經營效率顯著提高。

4 結論與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新疆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在33.33~36.67、46.67~53.33 hm2范圍內各種資源配置效率、經營效率最高;從整體上看,新疆家庭農場的綜合效率偏低,家庭農場規模經營效率偏離了生產前沿面,在運行過程中存在投入資源浪費、效率損失的現象;純技術效率較高,多數家庭農場通過引入新技術、加強管理環節等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家庭農場的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偏低且多數規模區域的家庭農場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因而農戶可以把土地適度集中經營,以進一步實現規模經濟。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建議:第一,發展集約型農業。發展集約型農業的關鍵是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集約型農業也可說是精細農業,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精耕細作,最根本的不同點在于科技的進步,主要依靠農業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內含投入的增加,是技術密集型農業、知識化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農業,追求的是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金收益率,是農產品品質、市場價值和經濟效益,農產品產、銷經受自然和市場兩大風險要小得多。因此,新疆地區需大力發展中小型家庭農場,33.33~36.67 hm2的家庭農場不僅經營效率高,而且根據國情而言,有利于解決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村、農民問題。第二,提升生產技術水平。新疆家庭農場的科技含量整體水平較高,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生產技術水平。這要求整合農業科技資源,構建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效率和水平;加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力度,鼓勵農業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針對農戶需求開展研發;加快構建和完善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建設一批業務素質高的農業科技創新隊伍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第三,合理引導家庭農場的規模發展。家庭農場是通過規模經營與精細化管理有機結合來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標。為推動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各級政府須適當控制規模,以發展中、小型家庭農場為主,對于有發展潛力的大型家庭農場也要適當給予政策支持。首先,應規范土地流轉市場,防止城市資本過度圈占農地;其次,應創新土地流轉方式,加強土地流轉的管理和服務,引導土地依法、自愿、有償、平穩地向家庭農場流轉,適當壯大家庭農場。

參考文獻:

[1]西奧多·W·舒爾茨 .改造傳統農業[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2]廖西元,申紅芳,王志剛. 中國特色農業規模經營“三步走”戰略——從“生產環節流轉” 到“經營權流轉”再到“承包權流轉”[J]. 農業經濟問題,2011(12):15-22.

[3]史博臻. 上海郊區興起家庭農場松江模式[EB/OL]. (2013-02-26) [2015-11-10]. http:/ /finance. sina. com. cn / nongye / nygd /20130226/135614650619. Shtml.

[4]朱啟臻,胡鵬輝,許漢澤. 論家庭農場:優勢、條件與規模[J]. 農業經濟問題,2014(7):11-17

[5]Paul C,Nehring R,Banker D,et al. SomwaruScale economies andefficiency in U.S. agriculture:are traditional farms history?[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22(3):185-205.

[6]任治君. 中國農業規模經營的制約[J]. 經濟研究,1995(6):54-58.

[7]劉維佳,邱立春. 基于 DEA 模型的家庭農場規模經營評價與分析[J]. 農機化研究,2009(12):49-51.

[8]高 強,周 振,孔祥智. 家庭農場的實踐界定、資格條件與登記管理——基于政策分析的視角[J]. 農業經濟問題,2014(9):11-18.

[9]曹文杰. 基于DEA-Tobit模型的山東省家庭農場經營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 山東農業科學,2014(12):133-137.

猜你喜歡
經營規模數據包絡分析家庭農場
長株潭地區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辦學效率研究
沂源縣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對策
神木縣賀家川鎮不同糧食生產經營規模糧農收入分析
農地經營規模與效率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