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資產結構的國際比較及發展啟示

2016-11-28 10:33高天
商情 2016年40期
關鍵詞:國際比較

高天

【摘要】隨著全球金融化的不斷發展,一些發達國家的金融資產規模也在不斷的壯大,甚至已超出了其經濟增長的速度。這就給傳統金融體系增加了很大的壓力,為了順應時代潮流,其也將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和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有效的融合,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國家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不斷的創新金融工具,研發多元化的金融發展模式。本文會針對中美英德這四個國家的金融資產總量、金融工具結構以及部門結構變化等這些要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比較,以便于從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啟示。

【關鍵詞】金融資產結構 國際比較 發展啟示

金融資產是金融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氣資產總量的變化可以進一步掌握金融市場的發展情況,如: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工具和融資方式等不同層次的構建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金融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發展速度十分迅猛,但相對所產生的金融結構失衡的現象卻越來越明顯。如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大力推進金融,使其整體結構得到有效的調整是目前我國金融機構所引以為重的關鍵性話題。本文也會以中美英德四國的金融資產為基礎,從國際化角度出發,著力對各國金融資產結構的發展變化趨勢進行科學的對比和研究,為我國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一、中美英德四國的金融資產概況

據相關數據統計,美國的金融資產總量從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初期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平均增長率可約達百分十左右,其中主要以股票和其他權益等直接融資工具的成效最為突出,可約占總金融產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這也是美國較其他發達國家略勝一籌的顯著特征。同期比,英國金融資產總量可約達百分之十五左右,其中占比最大的要屬存款和貸款這兩種所金融工具,從而使得英國國內金融行業出現了通貨膨脹的現象,甚至已超過其它三個國家的金融投資比度。相對這一時期,德國的金融資產總量也達到了約百分之八左右的比例,最為顯著的就是使其股票和其它權益的市場地位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從而促使德國的金融投資逐漸走向白熱化的擴張程度。較其它發達國家而言,由于我國金融資產起步較晚,其增長率也要略遜一籌,在同一時期,金融資產總量也達到了約百分之六左右。其中以貸款、通貨和存款三種金融工具在金融資產結構中的地位最高,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我國金融資產結構也在不斷的攀升和提高,最終達到理想的金融目標。

二、金融資產結構的國際化比較

(一)金融資產規模增長速度快于經濟增長速度

進入20世紀以來,全球金融資產規模每年都在呈遞增的趨勢上漲,其發展速度甚至已超過了經濟增長的效率。據相關數據統計,20世紀末期,中美英德三國的金融相關比率分別約為:423.0%、615.1%、899.9%、986. 7% , 而到了21世紀初期則分別上升至885.4%、1053.5%、1832.6%、和1168.2%。由此可見,盡管金融資產結構的周期不長,但其增長速度卻是十分驚人,明顯已超出了自身的經濟增長速度。

(二)通貨和存款類資產的比重整體呈下降趨勢

為了順應金融市場需求,各國支付結算工具及短期融資工具都發生了歷史上的變革和創新,致使其相關經濟部門的動態管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也同樣給中美英德的整體金融資產比重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其逐漸朝著下滑的趨勢發展。究其原因,主要受英國銀行同業市場的通貨膨脹及證券市場波動所影響。以全球眼光來看,即使金融市場達到穩定狀態,英國的金融資產中比重還會保持下滑的趨勢。

(三)政府部門的金融資產負債率上升

除中國以外,美、英、德三國政府部門持有的金融資產比重始終都處于下滑的狀態,而債券融資一直是各國政府部門的有效融資渠道。因此以未來發展趨勢來看,雖然政府部門的金融資產負債率下滑,但從整體角度出發,還是呈上升趨勢,這也充分體現了政府部門的負債擴張速度要明顯大于金融投資的增長速度。同時中美英德這四個國家相比較,以美國為首,其政府負債率的上升速度最為顯著,其次是德國,而中國和英國的負債上升率則相對平穩。

(四)金融體系在競爭中相互融合

繼21世紀“IT泡沫”經濟危機以后,各國的金融資本市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調,導致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和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兩者也逐漸走向相互融合的方向。促進這種形式的因素有兩種,一種是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的融資模式愈演愈烈,使得貸款比重在金融資產運用中的比例不斷上升。另一種是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正在朝著市場化方向發展。

(五)凈金融資產變化存在很大的差距

凈金融資產主要是國家金融機構對本國的凈金。融投資項目。20世紀中旬,全球金融資源凈流入效果已經十分顯著,尤其是一些較為發達的國家,如:美國和英國,幾乎每年都在呈遞增的趨勢上漲,到達21世紀初期,總資產比重已經高達約百分之六十左右,充分發揮了外部資金的優勢。相較于美國和英國而言,由于我國金融行業起步較晚,其凈金融資產的增長速度要略差一些,到21世紀初期,資產比重約達百分之十左右,之所以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為我國存有的大量外匯有關,相信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這種差距也會逐漸縮短。相對,德國的凈金融資產與我國幾乎保持著相同的水平,由此可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金融資產的差距,需要相關金融機構要加大對金融資產結構的整合力度,創新出更為多元、更為新穎的金融工具,以保證本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使之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三、金融資產結構的發展啟示

(一)金融資產總量的增長帶動了整體經濟增長

盡管金融資產結構的規模發展速度要高于經濟增長的速度,但相對也使其有了明顯的提升。并隨著發達國家金融資產結構的快速提升,總結出實際影響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和機制,強調金融發展可以提高存款利率,增進金融資本的生產,甚至還會提高私人儲蓄利率,極大的提高各國的經濟效益。另外從反向角度來分析,一旦金融資產出現滯后的狀態,則會嚴重阻礙經濟的發展,致使其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彈性,限制金融市場的正常交易,使得金融資金得不到合理的分配。

(二)創新金融工具的多元化發展,促進金融效率

為了更好的促進全球金融資產的發展規模,各國金融工具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通過不斷的創新,使得金融工具模式變得更加新穎、更加多元,有效的完善了全球金融體系的面貌。盡管這種創新方式與經濟增長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從金融的長期發展來看,金融資產結構的多元化發展不僅維持了資產的均衡,使其效率明顯提高,也帶動了金融經濟的長期增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金融工具的多元化創新還會為其投資占比帶來很大的利益尤其是資金需求方、資金盈余方和金融機構,更是為其提供新穎、快捷的信用渠道,并增加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以便于為資金需求方展現更為寬廣的融資空間,最終實現跨時間、跨地域和跨產業的經濟增長目標。

(三)經濟部門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之間的風險應合理搭配

經濟部門通過運用資金,來提高金融資產結構的規模,并利用債券融資來形成金融負債。由于金融工具的不同,其在期限、流動性、敏感性等方面也有著很明顯的差異,因此金融資產結構應協調資產和負債的關系,使其達到統一、均衡的發展狀態,可有效控制金融風險。眾所周知,英美兩國在金融資產負債率方面一直保持著上升的趨勢,這也標志著私人儲蓄要借助外部資金的供給才能滿足自身的消費和投資需求。這種需求最大的來源就是住房抵押貸款,金融負債周期越長,其所承擔的金融風險也就越大,并且相應的通貨和存款的比重也會逐步下降,嚴重影響了住戶積極參與資產投資的力度。因此為了改變這種跨期下滑的局面,住戶在選擇金融資產及其負債結構時,應結合一定的資金積累、經濟增長和金融風險等諸多因素的發展情況,審時度勢,科學合理的進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入20世紀以后,中美英德這四個國家的金融資產規模就在逐漸擴大,并且相應的也提高了其自身的經濟效益。通過對金融資產結構的國際化比較,可以看出,要想使我國經融行業得到長期有效的發展,就要創新金融工具,使其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并合理搭配金融資產與負債之間的風險,使之實現最終的經濟增長目標。

猜你喜歡
國際比較
基于國際視角的《政府會計準則——文物文化資產》探微
中美高等理科教育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
購物免稅與退稅政策的國際經驗啟示
信用證欺詐及例外原則的比較研究
家居空間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國際比較研究
借鑒國際經驗完善我國大額存單制度的對策建議
公司治理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啟示
環保稅的國際比較研究
中美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政策比較分析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國際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