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應急狀態下的醫學護理實踐的分析

2016-11-28 08:20陽娟
醫學信息 2016年29期
關鍵詞:實踐分析

陽娟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中出現的公共衛生事件越來越多,因此衛生工作對于應急狀態的反應程度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個體生命安全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將很容易遭受到傷害,并且受到損害的患者心理也較為脆弱,會給醫學護理造成較大的困難。所以,這就要求醫學護理必須要注意到應急處理的環境、工作流程。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升護理的效率,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

關鍵詞:應急狀態;醫學護理;實踐分析

在應急狀態時,人的生命安全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危害,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條件下,人的心理十分脆弱,這樣對醫學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學護理要采用常規的護理以及特種護理、程序護理與生理護理等方式相互結合,以此來最大程度上提升生命的救護率。目前來看,一些護理人員由于護理經驗欠缺,并且培訓方式不到位等,導致了自身應急護理能力較為薄弱,所以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能夠充分地提升護理人員的應急護理能力。

1 應急狀態下醫學護理工作的特點

對于應急狀態下醫學護理工作的特點有:①環境不同于常規的護理方式,應急護理環境較為簡單,無法有效達到完善化的硬件條件,并且各項軟件設施也不夠齊全,這使其在衛生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②危急狀態下的醫學護理對護理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應急狀態下的護理是醫療活動進行的重要環節,并且這時遇到的一些病患也具有各種不同種類的病癥,這對護理人員的素質要求非常高,護理人員必須要具備一個較強的反應能力,能夠針對各種病癥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以此來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對醫學基礎理論以及實踐知識都有一個全面的掌握,同時提升自身的現場應急處理能力。③護理過程的復雜程度較高,由于是應急護理,所面對的急救患者都是高度復雜的,其致病的因素非常多,增大了護理的難度。同時在應急護理過程中,也會受到現場群眾的注視以及監督,然而群眾的情緒是處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會給護理人員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需要護理人員要具備一個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急救工作中去。

2 應急狀態下醫學護理的工作流程

2.1做好對護理人員的甄別工作,對于應急狀態下的護理工作來說,其具有較強的復雜性以及不確定因素,對護理人員的素質要求十分高,給護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護理人員在具備高素質的護理能力外,也要具備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更好的對患者進行應急護理。因此醫院必須要做好對醫護人員的甄選工作,這會對急救護理工作造成直接影響[1]。主要的甄選項目有:護理理論能力、護理實踐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以及現場靈活應變能力等。

2.2對于護理地點的甄選,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公共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并且城市以及交通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因此在出診之前,可以有效確定出最為科學合理以及迅速的路線,能夠到達護理地點。醫院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地圖信息系統,能夠在接到護理任務時,連接到相關的可視化系統中,直接確定護理的位置,選擇出最為科學合理的位置,選擇出科學合理的路線,第一時間感到護理現場。

2.3要做好現場的實時護理,在護理人員趕到現場之后,必須及時配合醫生的工作進行應急護理。在進行護理過程中,對現場情況進行明確的判斷,同時也要注意到護理工作中的一些細節。尤其是對于急救物品的管理,要實施精細化管理,應急狀態下的環境較為簡單,因此對急救物品要實行固定制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數量固定、地點固定、管理人員固定以及消毒時間固定等,讓急救儀器保持在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另外,也要做好對急救物品的交接工作,能夠在使用之后物歸原處,若是缺少物品及時進行補充,做好消毒工作,避免造成感染。在應急狀態下,最為常見的干涉性療法實施靜脈穿刺等,但是這也很容易造成細菌對人體的感染,所以在處理完傷口后,盡量避免傷口的暴露時間。

2.4對于一些污染嚴重的患者,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感染的預防,并且要做好心理干預力度,在應急護理的對象中,很多都是遇到意外,或者突發一些癥狀的患者,患者心理上很容易出現失調的狀況,若是沒有進行心理干預,將會導致患者抗病能力逐漸降低。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進行應急護理的同時,也要做好與患者的溝通,緩解患者心中的壓力,使患者的心理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2]。

3 應急狀態下的醫學護理探討

3.1將應急護理融入到日常護理中,提升應急狀態下的應對能力 護理人員必須要將日常護理工作與應急護理相互融合,以此來提升自身在應急狀態下的應對能力。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各醫療結構要做好醫生與護士的相互學習,相互提高。醫生學會基本護理知識,護士學會基本診斷知識,以此來有效解決應急護理狀態下醫護人員無界限區分的問題。另外要進一步加強院外護理演練以及實踐工作,以此來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實踐操作能力。

3.2強化護理工作責任意識 對于護理人員來說,不僅僅要具備單科護理技能,同時也要掌握全方位的護理程序以及基本護理技能。在應急狀態下,主要是看護理人員是否敢擔當,這也是護理人員責任意識的體現。這就要求醫院在對護理人員進行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提升其使命意識以及責任意識,使其能在應急狀態下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參與患者生命的救護,利用精細、精準的方式來進行護理工作,對待患者不能怠慢,要及時處理病癥,遏制住病情的惡化,使患者得到第一時間的救助,促進護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提升護理的效率。

3.3提升對護理人員心理承受能力的培訓 要積極做好對護理人員的心理培訓工作,能夠促進其一直保持一個穩定平穩的心態,利用自身嫻熟的護理技能來充分完成護理工作,保證工作的效率[3]。在應急狀態下,要實現護理人員以及被護理人員的心理無縫對接。護理人員由于工作量大,以及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心理會出現變化,因此這也就給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要及時調整自身的心態,并且迅速觀察患者的情況,穩定患者的病情以及情緒,為患者護理信心,使其能夠充分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提升急救的效率。

3.4加強對護理裝備的建設 現今仍有部分裝備較為笨重,適用性較差,因此必須要充分的結合醫學技術的發展,做好研發工作,能夠堅持以輕便適用為目標,進行開發,并將其及時運用到各個醫療結構,在護理工作中得到應用,同時讓護理人員熟悉各項裝備的使用性能,以此來保證在應急狀態下提升自身的護理反應能力。

4 結論

在應急狀態下,為了能夠提升護理的效率,護理人員必須要具備一個較高的護理技能以及反應能力,同時也要具備一個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此來保證自己心理的穩定,對患者進行護理急救,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趙暮迎.應急狀態下醫學護理工作的實踐[J].科技風,2015(20):50-51.

[2]杜欣欣.標準化急救護理在急診危重癥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06):55-56.

[3]吳曉曉.論新時期醫學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10):30-31.

編輯/羅茗柯

猜你喜歡
實踐分析
小學語文教學運用默會知識的實踐分析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實踐分析
雙鋼琴演奏心理調控的理論及其實踐研究
探究小學生自主學習音樂能力的提高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分析
優化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提問的實踐分析
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的實踐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