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分制下地方高校選修課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2016-12-01 21:46南紅花樸光秉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6期
關鍵詞:學分制課程建設

南紅花+樸光秉

摘 要:以延邊大學在全面學分制條件下,實施選修課課程體系改革與實施為主要研究內容,對選修課課程體系提出民嶄新的框架,重新確定了延邊大學選修課體系,即五個平臺,十個選修課類型。這對地方高校選修課課程體系的重構與課程體系的進一步實施提供可靠的實踐案例和理論依據,對地方高校有效實施學分制改革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學分制;選修課課程體系;課程建設

1 現狀分析及存在問題

高校開設選修課程的目的是擴大和加深學生的科學理論或應用知識,促進文理滲透,完善知識結構,發展學生在某一方面的興趣、專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大部分高校已紛紛實施學分制以后,選修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作為學分制的重要表現形式,選修課的開設及其教學質量,在個性化人才培養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與學分制對選修課的要求相比,選修課教學質量在目前我國高等院校課程體系設置和人才培養過程中處于一個薄弱環節,其研究力度和深度等尚不盡人意,尤其是對選修課課程體系的研究則更少,這就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學術空間。

根據數據統計,發達國家一般比較重視選修課程,其比例一般都在總課程的1/3以上,而且近年來都有增加的趨勢,有些國家的大學課程,選修課程已達到總課程的1/2,而我國高校選修課程所占比例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且主要存在如下問題:一是選修課程的課程體系不夠科學,課程資源少,課程門類比較單一,學生沒有更多的選擇余地;二是選修課程質量不高,保障措施不夠健全,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不多,供需矛盾突出;三是對選修課程重視程度不夠,學生選課缺乏指導,盲目性大??梢哉f選修課程資源的匱乏嚴重影響了大學的教學質量。

對國內外部分高校的選修課課程體系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對比分析,從中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有效數據,并以此為基礎,以延邊大學為個案,以個性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進一步優化選修課課程體系,提出適應學分制改革需要的選修課程框架。

2 研究意義

實施全面學分制,關鍵在于開設數量足夠的、質量高的課程,而選修課是保證開設量、滿足學生選修課程的重要保證。本課題以延邊大學為例,將圍繞全面學分制改革與實施實際出發,改革并進一步優化現行的課程體系,尤其是完善選修課課程體系,從而給學生提供更好更多的選修課,以此推進學分制改革。

本課題通過對國內外部分高校的選修課課程體系進行深入研究,得出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和有效數據,并以此為基礎,以延邊大學為個案,以個性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進一步優化選修課課程體系,提出適應學分制改革需要的選修課程框架,為延邊大學的全面學分制實施提供課程理論和課程體系框架,也為地方高校全面學分制實施提供可靠案例。

3 研究目標

3.1 通過研究與實踐,進一步優化現行培養方案中的選修課課程體系,為更好地實現個性化人才培養的目標提供保障。

3.2 通過對國內外部分高校進行深入對比分析,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構建適合學分制環境下的選修課課程體系,為地方綜合性大學及其他高校選修課課程體系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

3.3 通過本課題研究與實踐,構建與選修課課程體系相配套的運行機制、模式和管理制度,為課程質量提供保障。

4 主要內容

4.1 對國外有代表性的高校,國內高校、尤其是地方綜合大學選修課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深入研究,進行對比分析。

4.2 對延邊大學選修課課程體系的發展與改革情況進行分析研究,重點放在近三次培養方案修訂后的選修課課程體系分析研究上。

4.3 按照學分制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國內外先進經驗,提出延邊大學選修課課程體系優化改革方案。

4.4 延邊大學選修課課程體系及基本框架的研究。設置5個選修課平臺,即專業選修課平臺、通識教育選修課平臺、實踐教學選修課平臺、網絡課程選修課平臺、暑期學校選修課平臺;設置10種選修課類型,即專業方向類,跨專業選修類,研討類,通識教育一般選修類,通識教育核心類,多元文化特色類,課內實踐選修類,課外創新實踐類,網絡課程選修類,暑期學校特色課程、講座、培訓類。

4.5 選修課程體系運行機制、模式及配套相關管理制度研究。

5 研究方法

5.1 文獻研究法。運用于理論部分的研究和對高校開展校本課程建設相關的文本分析。

5.2 調查研究法。收集典型的民族高校進行校本課程建設的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從中挖掘和提煉科學有效的實施舉措,及時予以推廣。

5.3 總結歸納法:通過已有材料的總結和歸納,產生本課題的研究成果。

開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收集了與課題有關的國內外高校理論文章,包括國外學分制改革相關文章、國內高校學分制改革實施方案、理論文章、部分高校的本科培養方案等。

(2)初步收集近兩年延邊大學學分制改革實施情況相關文獻,如歷年本科培養方案、選修課學分統計、人才培養目標統計等。

參考文獻

[1]王偉廉.高等學校課程研究導論[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龐海芍.通識教育的困境與希望[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3]周清明.中國高校學分制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4]黃宇.廣西高校學分制教學管理研究與實踐[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孫山.地方高校學分制改革研究[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南紅花(1971-),女,吉林和龍人,,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和語言對比研究。

猜你喜歡
學分制課程建設
學分制模式下的學生到課率
高職教育學分制實施策略研究
高職機械類專業“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學分制與高校教學管理體制改革探析
高校實踐育人學分制模式構建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