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探討

2016-12-01 22:31華彥娟
考試周刊 2016年90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策略

華彥娟

摘 要: 高中階段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沖刺階段,我們要在這個階段充分重視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

關鍵詞: 高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高中階段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沖刺階段,因為這個階段學生要面臨高考的巨大壓力,是其心理性格逐漸成形的重要階段。本文以心理健康課如何在課堂中達到最好的效果,解決學生的實際心理問題,如何能夠更好地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重點探討對象。

一、高中階段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

1.社會及周圍環境影響的原因。

現代社會發展速度飛快,由于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心理方面還不成熟,自我控制力差,很容易被社會上種種的誘惑迷惑,致使很多高中生都陷入其中無法自拔?,F今通訊設備科技迅速發展,智能手機普遍流行,網絡信息環境普遍應用,高中生能接觸到不良不健康信息的渠道非常之多,高中生自我約束力差,往往被這些因素影響,直接影響到心理健康及學業成績。孟母三遷的故事,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和諧安靜的學習環境,現在的家長們也都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現今情況是社會因素及周圍實際環境大體不盡相同,很難做到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高中生本身對自己的認識就不是很完善,學生周圍的同學、老師、親戚和朋友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念等都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其心理性格的形成,所以我們無論作為教師還是家長,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及心理健康問題,了解其周圍人的環境及各種因素,發現問題及時對孩子進行疏導和溝通,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正常順利地度過高中這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過渡時期。

2.高中學生自身的原因。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態一般是陽光健康的,但同時是脆弱和敏感的。高中階段是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并為之努力的開始階段,但是該階段他們的身心狀態發展還不夠健全,做很多事情容易操之過急,心理波動比較大,一旦遇到失敗和挫折,就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當這種情況出現時,如果教師或者家長沒有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及溝通,那么學生就很容易形成情緒低落、心理抑郁、意志消沉等嚴重的心理問題。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有其性格的特點,其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有所不同,高中時期是面臨高考的重要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學生自身的一些課外興趣愛好沒有時間接觸,對學習產生厭惡心理,不能夠很好地融入正常的學習生活當中。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階段,叛逆心理本身就很嚴重,對一些新鮮事物具有好奇心理,同時這是很多高中生形成心理性格的關鍵因素。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加大宣傳力度,全民教育。

我們國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實施本身就比外國國家起步晚。很多學校,特別是一些重點中學只是一味地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升學率,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就導致很多高分低能學生的出現,只會一味地死讀書,對社會上的一些事物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這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在這里我們呼吁所有的教育機構學校,要全面實現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宣傳力度,提倡全民行動,一同教育。不只是學校,社會方面、家長也應該積極地參與進來,積極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避免和減少不良信息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在學校當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學生之間的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溝通,多多鼓勵和指導。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生活中與學生成為朋友,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做好預防措施。當學生在家里的時候,家長要和孩子多多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切忌對孩子的溺愛,這往往會害了孩子。要對孩子的進步多表揚,對于錯誤及時糾正,讓其認識到錯誤并及時改正。多鼓勵孩子到社會中體驗生活接受歷練,進而提早結束青春期,在思想方面盡早成熟。社會方面,要減少和凈化社會不良風氣,把不良信息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減少到最低。所以,只有在和社會、學校、家長三方共同協調合作之下,才能夠使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達到良好的效果。

2.針對具體情況,對癥下藥。

高中階段的學生,是由每一個擁有不同個性的個體構成的,這一時期的學生極具個性與特點,所以對該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對癥下藥。在該階段,我們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問題,找出根本原因,不斷進行總結歸納和分類,為以后再出現該類似的心理問題做參考,還能夠起到盡快使學生心理問題得到解決的作用。在學校方面,教師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及時解決。當學生在學校中取得優異成績及良好的表現時,學校要與家長多溝通,讓學生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與獎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在普遍的心理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師認為只需要對那些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工作,這種觀點是錯誤和片面的,學習成績好、表現優秀的學生也很需要老師的關心和引導。對于那些在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學生,其實他們往往缺乏對失敗和挫折的承受能力,每當遇到一點點小挫折或者困難時就很容易崩潰,這一點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3.積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工作。

對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不是短時間所能夠完成的,需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養成習慣。所以,社會各方面要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滲透到實際的生活學習當中,積極進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實例表明,只有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實際的生活學習聯系在一起,讓學生不斷地在生活中得到歷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才能夠不斷完善和成熟。

總而言之,在高中這一關鍵階段,教師應該重視和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國家培養出智商情商雙高的綜合素質高的社會型人才。為達到這一目的,不僅需要學校教師的努力,還需要社會及家長的配合和幫助,只有結合社會環境和人文因素,才能夠確保學生在高中階段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曹高年.淺談當代中學生心理教育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1(03).

[2]宋丹.中學生心理教育體系構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01).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策略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大學生自殺成因及對策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