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三會”官員頻現離職潮

2016-12-01 12:35李德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下海董事長官員

李德

一大波“一行三會”官員離職潮越來越引發市場關注。

金融體制改革逐步推進,新型金融業態方興未艾,造成的金融監管層的人事變動還在持續。記者盤點近年來中國監管高層離職動向,發現“一行三會”離職官員分為三個走向:一是去往國際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二是監管系統內部調動,如央行官員去往證監會,或去往互聯網金融協會;三是轉向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基金、證券甚至互聯網金融業等。

有去往金融機構的央行離職人士向記者半開玩笑地表示,離職原因很簡單,“為了養家糊口”。這無意中透露了監管機構收入低,內部缺少激勵和約束機制,走向市場化機構成為金融精英的“無奈之舉”。也有內部人士稱,央行官員加入市場機構很正常,雙向流動有助于央行官員理解市場,也有助于市場人士理解政策。

央行精英加速流動

隨著今年8月,姚余棟向記者確認辭去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職務,出任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央行高層集體“下?!钡南⒂痔硪粯?。

央行高層大變動要從2014年末說起。當時,時任央行副行長的劉士余卸任,履職農行董事長。2016年2月,劉士余任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

2014年末,金中夏辭去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職務,任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執行董事。

2015年2月,胡曉煉辭去央行副行長一職,任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央行行長助理金琦于年初卸任,擔任絲路基金董事長;5月,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周金黃從央行離職,出任華瑞銀行副行長。

2015年10月,1966 年出生的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焦瑾璞卸任,擔任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在中國黃金市場國際化進程的關鍵時刻,此次人事變動,預計將推動上金所加快打造“上海金”品牌。

而2016年以來,央行前副行長、61歲的李東榮當選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任會長?;ヂ摼W金融方興未艾,隨著國家級行業協會成立,李東榮正試圖為亂象叢生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立“家規”。

包括姚余棟在內,央行今年多次開啟了官員轉“首席”模式,赴市場化機構任職。央行貨政二司原處長、青年經濟學家伍戈離職,出任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和總經理助理;3月,央行金融穩定局金融體制改革處李超出任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

證監會人事調整未完

近日,證監會國際部主任祁斌離職赴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即“中投”)擔任副總經理的消息,再次引發市場對證監會內部“人才流失”的關注。

祁斌的下一站是中國“主權基金”中投,而證監會機構部主任梁永生則是調往江蘇證監局任職。業內消息顯示,今年6月離開的證監會上市部副主任陸澤峰,下一站可能是到大學任教,亦不是到金融機構“淘金”。

自2014年底以來,隨著市場向好、金融機構業績爆發,以及金融反腐的深入推進,金融監管部門出現一波密集離職的熱潮。據本報記者統計,僅2015年前5個月,證監會就有7名局級干部離職,這樣的級別和規模比較罕見。

2015年1月,證監會宣布免去江向陽辦公廳副主任、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兼新聞辦公室(網絡信息辦公室)主任職務,隨后江向陽赴博時基金擔任總經理一職。

2015年3月,證監會創新業務監管部原副主任王歐離職,去了中投公司的專項投資部。同時,證監會黨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原辦公室主任韓燕也從原崗位離開。

到了2015年5月,證監會又有三名局級干部同時離開,他們分別是稽查局原局長歐陽健生、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原副主任徐浩、私募基金監管部原副主任楊文輝。

證監會的“離職潮”在2014年就已現端倪。2014年11月赴大成基金擔任總經理的羅登攀,此前曾任規劃委專家顧問委員、機構部創新處負責人;同赴大成基金的還有周健男,離職前在上市部任職。

有媒體統計發現,2014年全年,證監會約有30名處級以上干部離職,其中大多數投身市場機構??梢钥吹?,2015年下半年證監會人員離職相對較少。上述證監系統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是因為下半年證監會出臺了一項政策,規定處級以上干部離職之后,3年內不得在監管對象內部任職。

雖然無法證實該政策的出臺是否為了限制人員離職,但客觀上確實遏制了“離職潮”。

近期證監會內部人員離職更多的則是系統內的人事調整。今年4月,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出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副書記;今年5月,上證所理事長桂敏杰退休;6月,鄭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張凡離任。有證監系統內部人士預計,這一輪人事大調整可能還沒有結束。

銀監官員“下?!保喝ネ鹑跈C構居多

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銀監會系統共有6位官員“下?!?,而這一輪銀監會官員“下?!备鄬僖忏y行。

“監管官員下海一方面考慮薪酬問題,另外一方面則是個人的發展問題?!币晃还煞葜沏y行人士如是評論,他表示,監管指派官員到機構的,則是考慮個人本身的綜合素質,與機構的“契合度”多高。

2016年6月,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轉戰農行任董事長,這是2015年以來最高級別的銀監官員從監管轉向金融機構。

2015年6月,銀監會原非銀部主任李伏安正式出任渤海銀行董事長,他從河南銀監局去銀監會非銀部僅一年時間。

2016年7月,有媒體報道上海銀監局副局長蔣明康加盟均瑤集團,均瑤集團則是民營銀行溫州民商銀行的發起人,蔣是否任職溫州民商銀行目前并未有確切消息。

“民營銀行走向常態化,需要更多的銀行業高管人才,以后監管或者其他銀行高管流動還會更加頻繁?!鄙鲜龉煞葜沏y行人士表示,另外,互聯網金融往往以更高的薪水和更多的發展空間來挖人。

2015年4月,銀監會創新部副主任楊曉軍出任陸金所副董事長、黨委書記;不過不到一年,2016年3月,楊曉軍卻加盟了玖富集團出任總裁。

某大行人士對記者分析稱,監管官員“下?!笨赡軙@得比在監管機構更多的薪酬和更多的空間,不過如果調整不好角色的轉換,也會“水土不服”。

除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信托公司也是一個去處。7月26日,大連銀監局發布消息稱批復了葉凌風華信信托副總裁的任職資格,葉原是銀監會信托部基金監管處處長。

保監會:離職者走向創新化機構、職位

2011年以來,保監會就屢見“下?!崩?,回顧此前,機構仍是重要選擇之一。而近幾年的趨勢是,無論是機構和職位都緊跟保險行業的發展趨勢,呈現向創新型機構和崗位轉型的特點。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有10余名保監會官員“下?!?。

事實上這并非新鮮,例如早期的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曾任廣東保監局局長、百年人壽董事長何勇生曾任大連保監局局長、中華聯合保險董事長李迎春曾任安徽保監局局長、生命人壽保險公司副董事長方力曾任人身險監管部副主任一職等等。

隨著這兩年資本密集投入保險業,新籌建的保險公司亦希望“搶奪”人才,對于保險高層人才的需求亦日益旺盛。近幾年來,保監會官員入駐保險企業任高管已成潮流。從2011年初至今,包括閆波、丁昶、張宗韜、趙小鳴等在內共有10多名保監會官員先后下海,轉投長安責任保險、華泰保險等保險機構任高管。

近日,曾“下?!比A泰財險的張宗韜以華農保險擬任總經理的身份,出現在了6月的一場車險討論活動中,其職業履歷覆蓋監管層參與商車費改制度設計、財險公司實踐等,職業軌跡也較為鮮明。

而地方保監局亦屢有“下?!卑咐?,比如,江西保監局原局長張興出任大眾保險董事長,吉林保監局原局長劉德江掛帥都邦保險董事長等。

(來源:財經網)

猜你喜歡
下海董事長官員
迷失在權欲中的董事長
學不成名誓不還——王進源董事長講述NECO在大陸的20年
FORBIDDEN MONEY
狼狽不堪的董事長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官員在線
追尋直銷正道 推演直銷未來——訪大作為董事長毛文龍
Forbidden Money
蒸發波導下海雜波對雷達探測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