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羅爾斯正義論為視角看我國公共管理制度創新

2016-12-01 15:33張朝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制度創新公共管理羅爾斯

張朝

【摘 要】約翰·羅爾斯的著作《正義論》可以被視作西方政治哲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羅爾斯的正義理論也恢復了人們對政治哲學的關注,引發了關于正義問題的激烈討論。羅爾斯以其出眾的理論創新能力,將對社會正義問題的研究提升到了新的層次?!墩x論》集中闡明了“作為公平的正義”的這一理念。本文從《正義論》中我們熟知的兩個正義原則等基本內容談起,再進一步延伸至針對我國當前社會轉型期的社會公平、公正的問題。羅爾斯的正義理論為我國的公共管理制度創新指明了方向,即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關鍵原則就是公正。

【關鍵詞】羅爾斯;正義論;制度創新;公正;公共管理

當前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十分特殊的轉型時期,且不論國際局勢的動蕩,單單著眼于國內的社會現狀就已經是境況堪憂。社會暴恐事件頻頻發生,官民矛盾日益激烈,貧富差距從未如此顯著,這些問題可以說是經濟快速發展導致社會制度脫節的結果,從深層次來看,其根本原因在于社會正義的長期缺失。反觀羅爾斯的《正義論》,其出現的時機正是美國的社會問題初顯端倪之時。實際上我國社會對正義問題的處理已經嚴重滯后,如何以一種公平的正義觀來進行社會制度的改革應成為當務之急。由此,對中國當下來說,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羅爾斯《正義論》里面有關的正義的論述,其正義原則對于充分解決公正、公平、平等這一問題,具有廣泛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羅爾斯正義理論提出的目的

在羅爾斯看來,功利主義沒有認真對待人們之間的差別。因為從原則上來說,功利主義允許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只要這樣做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福利。對于功利主義者來說,自由、義務、權利等等都只是為了達到功利最大化的手段。因而,極端來說,在功利主義原則指導下,奴隸社會或等級制度都是被允許的。羅爾斯是堅定的權利主義者,他的正義觀主張,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擁有確定不移且絕不容許侵犯的一些基本自由和權利,這與功利主義的觀點完全不同。

客觀來說,羅爾斯的批評十分有力,其論證可以說暴露了功利主義的最大弊端??梢哉f羅爾斯還是通過這種批評揭示了功利主義理論內部的嚴重問題,為其試圖取代功利主義的目的實現了第一步。

二、羅爾斯正義理論的內容

在深刻地指出了功利主義的不足之處,并且革命性地重塑契約論之后,羅爾斯此時就可以順利地提出自己的正義觀,也即“作為公平的正義”。羅爾斯將他的正義觀分為“一般的”和“特殊的”。一般正義觀與特殊正義觀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后者為前者的一種特例。按羅爾斯自己的說法,一般正義觀可以表述為“所有的社會價值——自由和機會、收入和財富、自尊的社會基礎——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對其中一種價值或所有價值的一種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個人的利益”。至于特殊正義觀,就是指羅爾斯的兩個正義原則,這也是其正義觀的理論核心。

(一)第一個正義原則

第一個正義原則的目的是保障每個人在正義的基礎上具有一定不容侵犯的基本自由,也被稱為“平等的自由原則”,具體表述如下:

“每個人對與其他人所擁有的最廣泛的平等基本自由體系相容的類似自由體系都應有一種平等的權利?!?/p>

對于第一正義原則,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羅爾斯認為正義原則關注的是基本自由,而不是所有的自由。所謂“基本自由”,羅爾斯自己開出了這樣一份清單:思想和良心自由;政治自由;結社自由;人身自由以及擁有財產的權利;由法治所涵蓋的權利和自由。強調基本自由,是為了確保正義原則所關注的自由對于其他社會價值具有優先性。舉例來說,我們很難說服人們承認個人選擇發型的自由比權力或者財富更重要。所以,第一正義原則中所包括的,只能是一部分極為重要的基本自由。

其次,第一正義原則中“相容的”這一字眼體現了羅爾斯施加在個人基本自由體系上的一種限制。這一點也很好理解,任何自由都不是無限的,即使是重要的基本自由也有其邊界。人與人之間的基本自由體系同樣存在沖突,而他人的自由就是你的自由的邊界。這也就意味著人們享有基本自由的前提是必須與他人的基本自由相容,意味著基本自由是平等的,即“平等的自由原則”。

(二)第二個正義原則

在羅爾斯的正義理論中,第一個正義原則的目的在于確保平等的自由,而第二個正義原則所關注的,主要是分配問題,或者說怎樣分配才是正義的。第二個正義原則分為兩個部分,其具體表述如下:

“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應這樣安排,使它們(1) 適合于最不利者等最大利益,并與正義的儲蓄原則相一致;(2)在公平的機會平等的條件下,使所有的職務和地位向所有的人開放?!?/p>

三、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關鍵因素

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恢復經濟發展、增強社會活力是首要任務,可謂迫在眉急。在這樣的背景下,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著名口號,使一部分人先通過合理合法的勞動,并取得相應的勞動報酬,憑借自身的合法所得率先致富, 起到榜樣模范的帶頭作用,然后先富幫后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相對與公平而言,這一階段更重視效率。從打破計劃經濟時代缺乏活力的平均主義的角度來看,這么做是必要的。然而對于公平基本是兼而不顧,這引發了不同群體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改革開放步入90年代以后,人們之間收入差距迅速擴大,社會問題增多,有可能造成對社會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和社會穩定造成不好的影響,這時國家意識到突出公平愈發的重要,所以國家及時修正了效率與公平關系,提出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相關政策?!凹骖櫣健本蜁龅竭@樣的情況:當經濟利益與公平問題二者發生碰撞時,按照這個理論,要首先顧及前者而不是后者,甚至有的時候要犧牲“公平”,來確保經濟利益。其直接后果是加重而不是緩解了當前一系列社會問題。

在這樣一個大變革時代的背景下,推行制度創新的問題日益凸顯。制度創新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我國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社會中的很多不公正問題歸根結底是制度的不公正與不完善而導致的。制度是實現利益的重要因素,不公正的社會制度是引發社會分配不公正的導火索。表面上來看,社會轉型是一個傳統型社會一步步進入現代化社會的過程,而本質上卻是一個傳統型社會確立一種什么樣的社會制度的問題,這個社會制度要更加現代化。實現社會的公正不可以僅僅依靠摸著石頭過河、僅僅依靠采取更改政策的方式來進行,必須要依靠制度供給,由制度公正來確保社會利益分配的公正。一個制度是否公正的評判歸根結底就是社會基本制度對于社會基本權利、社會基本義務的分配是否正義。對于正處在轉型階段的中國來說,在國家和社會之間,公正、合理地配置權力、利益、權利資源是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社會基本制度的當務之急。

因此,公正(正義、平等、公平)是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 約翰·羅爾斯.何懷宏等譯.正義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 姚大志.羅爾斯[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1.

[3] 邁克爾·桑德爾.萬俊人等譯.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4] 賀善侃:《當代中國轉型期社會形態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5]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猜你喜歡
制度創新公共管理羅爾斯
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對非理性者的排斥
論羅爾斯理論中術語“device of representation”的翻譯
瘦企鵝
春節聯歡晚會的思想導向性增強對于公共管理的影響
我國政務微博參與公共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把陽光加入想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