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金華市社區養老問題

2016-12-01 16:22劉團輝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居家養老養老服務老齡化

劉團輝

【摘 要】為了應對老齡化問題,金華市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廣社區居家養老事業,金華市社區居家養老已經取得顯著成就,已經初步建立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養老服務體系。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如參與主體的單一、專業養老人員的缺乏、養老服務層次較低等問題仍制約著金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進一步發展,本文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推動金華市養老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老齡化、居家養老、養老服務

國際上通常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截至2014年底,金華市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90.3萬人,占總人口的19.1%。其中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3.9萬,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和空巢化并行特征明顯。養老問題將是相當一段時間內金華社會發展中的一大難題。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一)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無法滿足人口急速老齡化的養老需求

我國傳統的養老模式主要是家庭養老,但長達30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使現代家庭小型化,一對家庭往往要贍養4-8位老人,再加上幼年子女撫養與教育問題,往往很多家庭都不堪重負。社會養老也被稱為機構養老主要指的把老年人集中起來,安置在由政府主辦的養老院、福利院,向老人提供日常起居服務、簡單的健康醫療服務以及文化娛樂服務。機構養老讓老人離開家庭,無法享受到家庭生活的溫暖,有被“遺棄”的感覺。2003年,國內心理學者范悅斌等人曾抽取社區養老院或敬老院和不與子居住的70歲以上老人各220名進行比較,發現兩組身體狀況差不多,但前者的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都顯著優于后者。而且目前養老機構數量過少,根本無法滿足現階段養老的需求。

(二)社區居家養老

1、居家養老起源

居家養老的社區服務, 在國外一般稱為老年人社區照顧。英國政府從20 世紀50 年代后期開始推行社區照顧的養老模式, 即社區老年照護服務( communitycare for the elderly)所謂社區照顧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社區內照顧, 也就是不讓被照顧者離開他( 她) 所熟悉的社區, 而是在本社區內對其提供生活服務。二是由社區來照顧, 也就是動員本社區的人力資源, 運用社區支持體系開展對老年人的照顧服務。社區照顧能夠使被照顧者像正常人那樣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環境里生活, 而不再產生被拋棄感。

2、居家養老與社區養老

“社區養老”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在為居家老人照料服務方面,又以上門服務為主,托老所服務為輔的整合社會各方力量的養老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在于:讓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

社區養老與居家養老在概念上都強調家庭和社會在養老問題上的責任,在具體實施上也側重家庭和社會(社區)共同承擔,讓老人在家庭、在社區就能夠享受到專業的照顧,讓老人不用離開家庭,在熟悉的環境里得到照顧,既減輕了家庭負擔,又解決了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社區養老與居家養老并區別,因此在很多文獻干脆把兩者合二為一,稱之為社區居家養老,筆者贊同這一提法。

二、金華市社區養老取得的成就

根據本次調查顯示,在金華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金華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其中金東區的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模式還榮獲“2014中國養老模式創新與老齡產業發展十佳典型”,2015年又入選“2015中國民生示范工程”。

(一)政府重視,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已初步建成

1、政府積極投入,大力支持

金華市高度重視養老問題,將居家養老服務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列入市政府十大為民辦實事工程。市委、市政府積極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休系。至今累計投入約5億元,已經建成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488家,城鄉社區覆蓋率達86%,,近5萬名老年人直接享受就近便利的居家養老服務,服務輻射20余萬名老年人,養老服務覆蓋率位居全省前列,20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基本形成。

2、政策制度陸續出臺,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供保障

根據國家和省級相關文件精神,金華市先后出臺《中共金華市委辦公室 金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金華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關于全面推進市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金華市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運行考核辦法》等,重點從金融信貸、土地供給、服務用房、財政補助、投資權益、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這些制度、政策的陸續出臺,為金華市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8890虛擬養老院的建立

金華市還依托8890便民服務平臺,打造“8890虛擬養老院”。虛擬養老院”是一個養老服務中心,又是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其主體是8890便民服務平臺,服務老年人的主體是8890平臺的加盟企業。平臺將有服務需求的老人個人基本信息、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編入平臺數據庫。通過這個平臺老人可以在家里享受“一鍵式”服務,服務項目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康復護理、應急援助等服務。

(三)政府購買服務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發達國家為應對福利國家的危機而開展的政府改革運動,尤其是在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改革,使歐美國家的政府公共服務領域中的角色和作用發生了歷史性的轉型,即政府向盈利、非盈利組織或其它政府部門簽訂契約、由政府界定服務的種類及品質,向受托者支付費用以購買全部或部分公共服務,從而間接地提供各種公共服務。

金華市政府對社區中經濟困難、生活不能自理、高齡獨居老人每個月提供由政府購買的基本養老服務,來滿足這類老年人生活起居方便的需求。服務內容主要是上門衛生保潔、換洗衣被、助餐服務、陪護等;提供標準是城市購買服務對象每戶每周提供2小時(每月8小時)的上門免費服務,農村社區政府購買服務對象每戶每半月提供1.5小時(每月3小時)的上門免費服務。具體通過向老年人發放“政府購買服務券”,與服務機構簽訂服務協議,由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或家政公司等機構派服務人員上門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服務結束時,老年人在服務記錄登記單和服務工時結算單上簽字蓋章確認的形式。

(四)各區縣百花齊放

在金華市政府的推動下,金華各區縣涌現了獨具特色養老模式,如永康市的農村老年互助食堂、東陽市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模式、武義縣老年公寓的建設、蘭溪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星級評定機制、金東區提升改造建設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工程等典型。其中金東區“統分結合”模式,推行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一是在中心的服務功能上,采取“日間統一照料、夜間分散居住”相結合的統分模式;二是在服務中心的布局運營上,實行“中心較大村統一布點、邊緣較小村分餐配送”相結合的運營模式。該模式獲得“2014中國養老模式創新與老齡產業發展十佳典型”。2015年又入選“2015中國民生示范工程”。

三、金華市社區養老存在的不足

(一)參與主體單一

金華市社區養老事業的發展和成績的取得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雖然我國歷來都是“強政府,弱社會”,政府在政策法規的制定、社會資源的整合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但社區養老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僅靠政府的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社區養老的進一步發展還需要調動整個社區其他組織的力量。如何調動社區轄區了其他組織參與到社區養老中來這將是關系著社區養老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

(二)缺乏專業工作人員

社區居家養老需要有相關知識背景的專業人員,但是目前金華社區居家養老中心大都是其他行業的轉業者。主要問題是社區養老的從業人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缺乏相應的技能培訓,也缺乏為老人服務的工作經驗和方法。二是社會世俗偏見影響養老人員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偏低導致有專業教育背景的年輕人不愿意做,三是志愿者服務隊伍建設相對滯后,并且缺乏制度性規范。這些工作人員在照顧老人生活起居方面尚可滿足要求,但在醫療保健、心理健康、精神需求方面必然會力不從心。

(三)運行經費不足

金華市各級政府雖在社區居家養老中心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對于養老中心的建設起的了重要重要。但對養老中心要向服務對象開展服務還需要大量的日常開支日常開支,如服務支付、人員工資,老人的餐費補貼需要大量的資金,目前很養老中心遇到運行經費足問題的困擾。

(四)養老服務層級較低

目前大多數居家養老向老人提供餐飲服務、生活照顧等最基本的照料服務,但對老年人深層次的需要無法滿足。第一,老年的健康需求。大多數老年人在身體方面都有一些老年病或者慢性并,因此對醫療護理服務有著較迫切的需求。第二,精神方面的需求。特別是對于空巢老人,需要與人交流溝通的需求。其次老年的自我實現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四、進一步推動金華市社區養老事業的建議

(一)構建政府主導,社區其他組織積極參與社區居家養老的長效機制

社區居家養老工作事關社區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在美國,養老服務機構主要有三類:營利性的服務機構、非營利性服務機構和政府公立服務機構。其中,營利性的私人服務機構占66%,非營利性機構占27%,其余7%為政府舉辦的服務機構。結合金華市現狀,一方面政府作為政策的制定者和人財物資源的調配者,應繼續大力支持社區養老的發展,在社區養老工作的推進中發揮主導作用。另一面應積極調動起社區內其他組織積極參與到社區養老工作中來,可以發揮社區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機關學校的特長與作用,為社區養老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力、人力、物力保障。

社區轄區學??梢岳谜n余時間在社區義務勞動,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尊老愛老的傳統,另一方面可從小培養學生社會實踐動手能力,學校老師也可以在社區老年大學擔任兼職教師,豐富老年業余文化生活。社區轄區的企業和其他組織也可以通過資金、物資捐助、場地提供、以及社區養老服務志愿者的形式積極投身到社區養老事業上來。

在城市社區管理中,物業服務公司是與廣大居民居家生活服務的最直接提供者,也是與廣大居民在日常生活種距離最近、接觸最多的一個組織,在推廣和實施社區居家養老過程中也應當積極發揮物業公司的作用。物業服務公司深入住宅小區,能夠及時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等各方面的幫助。物業公司是社區設施場地的管理者,可以在征求業主的同意下利用小區設施場館開展基本的社區養老服務,如老年棋牌室、圖書室等等。目前國內知名的幾家物業公司都在已經組建社區養老事業部積極參與社區養老活動。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金華市區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明確要求:“新建住宅項目必須配建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這是新版《技術規定》出臺的一個新亮點。至于養老設施的大小標準,該規定也作出了強制性要求,明確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套內建筑面積不得少于該項目住宅總建筑面積的2‰,并不得少于20平方米。這一強制性規定也為物業公司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有力的場地保證。

(二)建立長效的財政投入機制,積極鼓勵社會資金的投入

政府的財政投入是社區養老服務開展的有力保證,社區居家養老中心要履行好養老服務中心直接提供服務的職能,離不開政府的財政支持。因此要發揮好各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扶老作用,確保重點困難老人享受政府資助服務。

同時,積極推進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轉型發展,繼續發揮政府購買服務作用,推進服務社會化。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重點發展社區日間照料、就餐送餐、康復護理和日常家政服務等老年人急需的服務業務,為居家養老發展拓展融資渠道,逐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增加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補貼和日常運營補貼制度,支持和扶持居家養老社會組織提供社會服務和發展壯大。

(三)鼓勵和引導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項目

在有效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家政家務服務基礎上,逐步開展滿足老年人健康照料、精神慰藉、業務文化生活等服務,提高社區家居養老服務的層次。第一,在老年健康需求上,加強養老服務中心和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站所的資源整合,發揮基層衛生站所在養老健康服務中的獨特作用,豐富發展“醫養融合”、“家院互融”等新模式,更好滿足老年人的服務需求。第二,在老年精神需求方面,積極組建老年人興趣組織的,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各類適合老年的娛樂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樂。第三,老年教育方面,有條件的城市社區可以成立老年大學,開設老年比較感興趣各類課程,如保健知識類、娛樂類等課程。

(四)加強居家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提升能力素質

1、加強對在崗人員的技能培養,提高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

對在崗人員加強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與服務技能的培訓,提高專業服務技能,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持證上崗。

2、積極補充新鮮“血液”

定期組織培訓和引進較高素質管理人員進入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行列,積極鼓勵和吸引專業社會工作者和社工專業以及全科醫學、護理類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居家養老管理服務工作,提高他們的工作待遇,以增強其隊伍的穩定性。

3、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相對穩定的、高素質的服務隊伍,培養一批富有愛心、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優質志愿服務隊伍和社會愛心人士。

【參考文獻】

[1]魯可榮、金菁,農村居家養老何以可行及可持續—基于浙江“金東模式"的實證分析,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

[2]邵德興.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模式研究—— 以杭州為例.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3(2):58—63

[3]紀珊珊,金華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現狀調查報告,改革開放,2010年第5X期75-76

[4]趙廣巖,金華市農村養老服務可持續性、發展的幾點建議,商業文化,2015年第24期127-128,

[5]陳震南 方旭平,金華市金東區探尋農村居家養老新模式,中國民政,2013年第8期60-60,共1頁

猜你喜歡
居家養老養老服務老齡化
健康老齡化十年,聚焦骨質疏松癥
健康老齡化與養醫結合
應對老齡化 中法共同課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