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人吟詠悟人生

2016-12-05 18:51馬尚玲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設身處地知人論世

馬尚玲

摘 要:語文課堂是學生德育目標實現的重要陣地。蘇軾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高中語文課本中多次選入蘇軾作品,以期通過教學達到教育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在教學蘇軾黃州時期的作品時,采用知人論世、吟詠詩韻和設身處地的方法,可以比較容易實現德育目標。

關鍵詞:知人論世 吟詠詩文 設身處地

教學目標中通常會設置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德育目標。語文課也是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陣地。課堂中如何完成這個教學目標,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這里我想以蘇軾的《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來談談我自己在幫助學生構建樂觀曠達人格時的具體做法。

蘇軾是宋代以后文人學者的精神家園。他是中國歷史上真正踐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哲學思想的第一人。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之初,蘇軾并不是很樂觀的,甚至可以說是悲苦和消沉的。這樣的蘇軾后來又是如何蛻變成一個隨遇而安,樂觀豁達的人的呢?老師該如何讓學生了解蘇軾的人生態度的形成過程并學習他身處逆境卻能隨遇而安的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呢?課堂上我主要采取了三種方法:[1]

一、知人論世,認識蘇軾

古詩文閱讀中,知人論世是把握作者情感、性情的重要方法。因為烏臺詩案,1079年春末,年過不惑的蘇軾被貶黃州安置,不得答書公事。并且既沒官舍可以居住又停發俸祿,因為生活窘迫才在友人幫助下,請得東坡荒地,過起了開荒種地、自耕自食的農夫生活。早年的進士及第和制舉策論考試順利的志得意滿早已是陳年往事。社會地位由皇家老師降為空有其名的團練副使。再憶及發妻的“千里孤墳”,蘇軾真的是“無處話凄涼”了。還有“達則兼濟天下”的儒家用世情懷還讓他格外悲苦?!爸鹂筒环羻T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保ā冻醯近S州》)讓人感受到他的“兀傲”。所以,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他懷念赤壁之戰時周公瑾的年輕儒雅,婚姻美滿和肩負重任。這些與蘇軾的年近半百、發妻早逝和仕途困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赤壁賦》中“客”才會有“我”與曹公不可同日而語,人生苦短、宇宙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不可乎驟得”的“三悲”。但是,這樣一個蘇軾后來怎么能做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呢?這就要了解蘇軾的黃州生活了。蘇軾初到黃州,生活是困窘的,又加上身體狀況比較糟,內心痛苦矛盾。所以,到黃州不久,他“歸誠佛僧”,住于定惠院一間偏僻干凈的齋房,閉門謝客,自我反省,專心研究佛經,對道家也作了一定的研究,以佛禪來洗刷自己的靈魂。作為政治家的蘇軾雖然排斥佛教,但在處世態度上,佛家講究“無住”、“不執著”,而蘇軾便是以一種輕松、隨意的心態開始了與佛家的交往,在不經意中暗合了“無住”的佛教真諦,與之結下一生的不解之緣?!督饎偨洝?、《華嚴經》、《圓覺經》、《般若心經》、《清靜經》、《六祖壇經》、《傳燈錄》等佛門經書讓謫居黃州的蘇軾得以超脫,煥發出他人生的異樣光彩。雖然人生境遇千差萬別,但是讀書能夠幫助人形成理想的人格。當人遇到無法排解的問題時,可以從書籍中、從古人古事那里尋找

答案。[2]

二、吟詠詞文,感受蘇軾

吟詠蘇軾詩文是我所采用的第二個方法。雖然《赤壁懷古》中蘇軾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句通達地結束了全詞,但是他的抑郁之情還是相當明顯的。除了上面闡述過的蘇軾當時的境遇外,學生們還可以通過誦讀來感受蘇軾的用世之志和曠達情懷間的糾結。中國的詩詞是講究押韻的。韻腳與作者的情感表達之間關系十分密切。平聲韻通常會表達激昂高亢的情感,而仄聲韻多表達壓抑、低沉的情感?!冻啾趹压拧氛自~的韻腳是“物”“壁”“雪”“杰”“了”“滅”“發”“月”全是仄聲字且多為入聲字,這樣的韻腳總讓誦讀人無法暢吐胸臆。這與滾滾東去的江水、與“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雄壯氣勢以及指揮若定的周瑜形象完全不一致。語言是情感的載體,這些仄聲字將作者心有所細而又強作釋懷的矛盾狀態充分得表現了出來。讀《赤壁賦》時,通過長短不同的句式,我們既能感受到蘇子夜游時的閑適淡靜,也感受到了“客”對曹操的追慕,對建功立業機遇的渴盼及由此而萌生的諸多痛苦,蘇子對“客”的開解又是那樣的風輕云淡,安然自適。兩種不同情感的激烈碰撞,兩種不同價值觀的論爭在詩文的吟詠誦讀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讀詩詞注意詩韻、讀文章注意語氣和語調可以很好地體會作者蘊含在其中的復雜心態。[3]

三、設身處地,體味蘇軾

認識了蘇軾,誦讀了蘇軾的作品,學生對于蘇軾的這種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還是不太在意。因為他們的人生經歷還相當簡單,平淡。只有讓學生設身處地、在想象中經歷蘇軾的坎坷人生路之后,他們才能夠更深地認識到蘇軾的人生態度的可貴和形成過程的艱難。一個在和平康寧而又積極進取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少年即有才名,鄉試、州試、省試甚至制舉一路走來順風順水。正是大展宏圖的好時機,蘇軾卻先后遭受了發妻、父親撒手人寰的家庭變故。守孝期滿返回朝廷不久,蘇軾又遇上與自己政見不合的新黨專政,但是此時的蘇軾仍然是自負的,覺得自己無論在哪里都能有一番事業,還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所以自請外放。但是“烏臺詩案”這子虛烏有的捏造和黃州生活一窮二白的現實,讓蘇軾措手不及,感慨“人生如夢”?!肚f子·齊物論》上說,莊周夢中變成蝴蝶,自由自在地飛翔。忽然夢醒,驚訝地發現自己生活人世。這之后莊周混淆幻想和現實的界限,懷疑活著的自身是不是蝴蝶在做夢,這是歷代文人慨嘆“人生如夢”的來源。失志的痛苦、生活的艱辛和追求出世的佛老思想為蘇軾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認識世界的視角和觀照方式,讓他獲得心理的平衡和心靈的自由。醒即是夢,夢即是醒。夢和醒似乎都是相對的。只是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罷了。生活中,我們遭受到慘重的打擊之后,有人愈挫愈勇,有人一蹶不振,很少有像蘇軾這樣既不被生活的重壓打垮,也不會怨天尤人的人。逆境中不忘學習,不忘開解自己。在黃州這片土地上蘇軾不僅頑強而精彩地生活下去,而且以他如椽巨筆畫出宋詞史上不可企及的高峰,寫就達觀完滿的篇章。

身處逆境時,蘇軾在學習與創新中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從而不但形成樂觀豁達的性格,而且讓自己的才華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大放異彩。語文課堂實現德育目標的方法不勝枚舉,但是在學習蘇軾作品,我們可以通過知人論世、吟詠詩韻和設身處地等方法實現我們的目標,教給學生一條調節自己心態的神器。

參考文獻:

[1]孔凡禮《蘇軾年譜》[M].中華書局出:留尚榮,1998:1-563

[2]王水照、催銘《蘇軾轉》[M].天津人民出版社:劉曉津,2008:1-29

[3]蔡景仙《蘇東坡曠達人生》[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毅鳴,2008:1-41

猜你喜歡
設身處地知人論世
成語班
設身處地,追本溯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改用一個字
對三處援引的理解與處理
知人論世——知杜甫其人,賞杜甫詩歌
語盡意不盡,意盡情不盡
品德課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實踐策略
如何讓詩歌教學策略更有效
散文教學要做到“知人論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