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合作學習中潛能生幫扶方法

2016-12-05 19:52鄧向龍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潛能生外部環境小組合作學習

鄧向龍

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常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潛能生的培養成為課堂教學的瓶頸,本文從潛能生幫扶的外部環境、內驅力培養和小組合作中的幫扶方法等三個方面對潛能生的幫扶歸法,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外部環境 小組合作學習 潛能生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基本教學的組織形式,旨在促進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共同實現學習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間的差異,合作學習中潛能生容易被邊緣化,如何在數學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中對潛能生實現有效幫扶,筆者現將自己在實踐中一些做法提供給大家,僅供大家參考。[1]

一、為潛能生創造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外部環境

1.合理的學習小組的劃分,為潛能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人脈資源。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在小組劃分時我們采用六人一小組,其中三人為學優生,兩名學生為中等生,一名潛能生。對優秀生、中等生的界定以學習的綜合能力為主要指標,潛能生以數學學習能力為準。在滿足學生意愿的基礎上考慮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性別搭配等。

2.科學座位編排,為潛能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提供有利的位置。根據我校實際,座位編排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其中A為優秀生,B為中等生,C為潛能生,數字表示同類學生中不同層次,其中A1綜合能力最強。在實際教學中,方案一有利與潛能生組內任一學生的交流,方案二不僅有利于潛能生與兩名優等生和一名中等生的交流外,也有利于教師的幫扶。

在與學生交流中,學生更多的趨向于方案二。

3.富有激勵性的評價,激發潛能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需要對潛能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動作參與、思維參與、情感參與等進行合適的評價,從而促使他們能夠更加愉悅地參與學習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

對潛能生個體評價堅持“三個優先”,即優先滿足表現欲望,無論是回答問題,還是上臺板演,優先指名潛能生,盡量滿足他們的表現欲,并充分利用他們此時的成功感和興奮感,激發學習欲望,培養學習積極性。初中教師網潛能生問題優先解答,對潛能生提問,組員、教師應優先予以解答,激勵潛能生不懂就問,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培養、激發他們新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潛能生優先表揚獎勵,在學習過程中,根據潛能生的不同特點和水平,優先對他們的每一個進步予以表揚,讓他們能夠實實在在地看到進步,認識自己寶貴的積極因素,及時幫助他們樹立學好學習信心。

對于小組評價,堅持將整體評價和個體評價相結合,突出潛能生在學習小組中作用發揮。

二、培養潛能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能力

1.預習的能力——合作學習的基礎

指導學生做好結構化預習,提前感知要學習的基本內容,包括識記和理解要學習的基本數學概念、重要結論,思考例題方法,嘗試課本習題,從而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從而針對性的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堅持預習“六字訣”,即讀(讀課本)、劃(劃重點)、寫(寫感想)、記(記問題)、練(練例題習題)、思(思學法)。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也可借助導學單來幫助學生預習。引導學生按照“六字訣”要求逐步提高預習能力。

2.傾聽和表達的能力——合作學習的關鍵

合作學習中的潛能生產生主要原因是沒有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不善于從別人發言中獲取信息,學會思考。因此要培養潛能生認真而仔細地聽取別人的發言的習慣,要讓別人把話說完,不打斷別人的發言,即使對他的發言有意見或聽不明白,也要耐心地聽別人說完;要積極思考別人的發言。這樣才能跟得上小組討論的節奏,弄清有關知識、鍛煉自己的思維。[2]

在合作學習中,僅僅會聽是不夠的,每個學生還必須學會表達?!罢f”是表達的一種形式,卻不是唯一形式。潛能生由于發言機會較少,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有些時候往往心里明白就是說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方面要注意培養潛能生的行為表達能力,如當他們語言表達有困難時,可引導他們借助手勢、動作、圖畫等完成其中的表達過程。在交流匯報時,有意地多讓潛能生進行表達,而其他組員則作為補充發言,這樣使潛能生的表達能力不斷進步。另一方面要培養潛能生敢于表達的勇氣。在合作交流中,總會遇到不同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時,潛能生往往會放棄自己的觀點,沒有信心和勇氣與其他同學去進行辯論表達從而跟隨別人。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讓潛能生樹立信心,敢于表達,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3.展示交流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體現

課堂組織學生展示的目的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完成任務,感受成功或失敗的體驗,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與展示的積極性;規范學生的學習成果;暴露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或認知缺陷;收集學習信息為診斷補救做準備。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展示,在小組展示時要有明確分工,要讓潛能生參與其中,要給更多的展示機會,要鼓勵潛能生大膽、大方、大聲的進行展示。展示要板書解題過程,講清解題思路,總結解題方法,提示解題陷阱等。要鼓勵潛能生的展示,對于展示過程要適當的給予提醒和幫扶。

4.評價的能力——合作學習的核心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是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主動探索嘗試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數學課的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師生互評。評價內容有補充性評價,有建議性評價、有爭議性評價、有糾錯性評價、有比較性評價、有鼓勵性評價、有總結性評價等。無論評價內容如何,不能只讓學生使用“好”、“對”“錯了”等簡單的詞匯進行評價,這樣不利于促進學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導評價的深入。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采用 “看法+原因”的方式,要體現激勵。對于潛能生的評價能力的培養可以從談收獲做起,引導潛能生總結知識和方法。

5.總結能力——提升合作學習水平

總結就是對數學知識的概括,對解題方法的提煉。首先用典型題型引導學生總結同類題的規律,形成學生自己的解題模式和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在做題中歸納總結,反思體會,并利用小組共學的形式將總結理論化,反思概括化,實現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潛能生的學習往往不注重學習過程的總結,要引導潛能生從總結數學知識做起,逐漸養成歸納數學方法,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三、指導潛能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

參與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學生的先學獨學,要讓學生靜下心來真學,通過閱讀內容,引發思考,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悟知識中包含的方法,發現學習中的困惑,讓合作學習成為一種需要。潛能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可概括為“五步”,即對子互學、優生幫學、組內群學、班級展學、達標測學。[3]

1.對子互學。在潛能生先學的基礎上,組內學習程度相當的兩個學生(B2與C,C是潛能生,B2是與C最接近的中等生)固定結成對子進行互學。通過互學,相互解決先學中遺留的問題,包括導學案中預設的沒有解決的問題和自學過程中新生成的問題,并用記號筆標記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同伴對學中讓簡單問題得到解決,掌握基本知識和方法,縮小先學時的差異。

在對子互學這種形式下,由于兩個對子學習水平相當,兩人之間沒有身份上的壓迫感,所以對學情況的交流是流暢真實的,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彼此面臨的問題,也能將考慮不全面的問題有所補充,知識的生成在兩人之間經過反復的討論和推敲,記憶也比較牢固。但缺點是兩人水平相當,意見相左時不易彼此認同,有時受語言表達能力限制,對知識的表述不合理,不規范,有時也會出現盲目認同,不求甚解的情況。

教師要在同伴對學時加強巡視,爭取參與到爭議較大的互學對子的學習中,為他們梳理思路,辨明是非,引導深入思考,并幫助他們歸納共性問題,為優生幫學做好準備。

同伴互學對不僅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對學習任務(導學案、作業、資料)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保證潛能生基本學習任務的完成。

2.優生幫學。在同伴互學的基礎上由組內的一名優生(A3)與同伴對(B2、C)結對,即三人小組,幫助潛能生C、中等生B2解決同伴互學后仍不能解決的問題,使潛能生與組員差距再次縮小。與此同時小組中A1、A2及B1也可組成三人小組。

優生幫學有利于同伴對及時有效的解決面臨的問題,由于有了學優生的幫助,再加上學生之間的親密關系,言語表達上的親近,有利于幫助潛能生及時解決面臨的問題。三人小組幫扶最大的優勢是三人水平在三個層級,優生的幫扶至少要幫扶到中等生B2,當潛能生不理解時再由B2去解決潛能生疑問。這樣既可讓優生的幫扶有成就感,同時也是對優生、中等生的檢驗。優生幫扶潛能生可能會因為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上的差異,甚至于因為學習水平高低帶來的地位差,可能會出現不自信,這就需要及時關注,給潛能生展示的機會,讓在展示交流中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學習自信心。

3.組內群學。在對子互學和優生幫學的基礎上每人將自己沒有解決的問題提交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習的一種方式。由于小組成員的增多,組內群學要在組長的組織下有序進行,每個小組成員擔當一定的角色,小組成員間相互依賴,每個組員都需盡心盡力,潛能生在這樣的團體中也擔任一定的任務,參與交流。

組內群學是目前課堂教學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方式,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參與欲提高。潛能生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同學間的互助與辯論可以使未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得以解決。但由于組內群學是在優生幫學的前提下組織的,所解決問題對于潛能生來說難度更大,往往會出現潛能生在組內群學中有時會被邊緣化。對于所解決問題有時難以理解,從而會喪失信心。因此要給予潛能生更多的關注,要充分發揮同伴幫扶隊的作用。當潛能生出現問題時,第一個幫助者始終是自己的學習同伴(B2)。

4.班級展學。班級展學是指全班針對本節課學習的重點、難點展開的學習分享,當然也包括對本組前階段未解決問題的求助與探討,期間一定包括老師對重難點問題的點撥、歸納學習方法及學習思想的歸納與提升,有利于梳理知識生成的來龍去脈,對知識的生成與應用有全面的認知。潛能生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能更加清晰的明白知識結論,熟悉思路方法,使原來零碎的知識歸于原有的完整的知識體系中。因此對于潛能生來說尤為重要,無論以小組為單位的展示還是個人展示,均要引導潛能生的積極參與,發揮幫扶對子的作用,督促潛能生整理完善導學案,做好課堂筆記。

5.達標測學。達標測學就是教師根據課堂學習內容設置的檢驗課堂學習效果的訓練習題,一般分為兩個層次:基礎層次和拓展層次。其中基礎層次是圍繞課堂學習的重點設置的,對于潛能生來說,也是必須要掌握的。課堂測評環節中要關注潛能生的完成情況,要結合檢測情況幫扶對要給予輔導,幫助他們順利通過檢測,增強學習的信心、興趣和決心。

對于潛能生的輔導教師也一定要發揮作用,對于不同類型的潛能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對接受能力較弱的,加強學習內容的輔導訓練,力爭日日清;對自學能力較差的,注意學習方法的輔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自主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習態度有問題的,要加強思想教育,端正學習態度,增強毅力,為組爭光,樹立信心。同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也要盡量多給潛能生機會,安排他先發言,然后是幫扶對子,要有意識地提醒限制優秀學生發言的次數,同時鼓勵潛能生積極參與優生幫學、組內群學,一般視題目難易先給潛能生發言機會,繼而是中等生,最后是學優生。大家都有思路時,可以分段布置任務,例如潛能生負責基礎的知識與運算,中等生負責思路的展現,學優生負責方法的總結與歸納。通過多途徑促進潛能生學習水平提高。

參考文獻

[1] 合作——讓學困生不再“學困” [期刊論文]《成功(教育版)》,2013年 田健豪

[2]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關注學困生 [期刊論文]《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年 盧子平

[3] 如何提高機械制圖教學實效 [期刊論文]《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1年 張先娜

猜你喜歡
潛能生外部環境小組合作學習
“合”樂而“不為”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政治生態宏觀外部環境優化問題探析
淺談“潛能生”的轉化方法
論民國時期檢察權行使的外部環境——以青島刁復墀貪污案為例
“鬼神契約”:讓“鬼孩子”愛上閱讀
戰略人力資本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關系研究——外部環境的調節作用
中國企業外部環境新特點與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