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名師工作室為載體,打造一流專業教學團隊”路徑探索與實踐

2016-12-05 20:11賀旭紅何萬能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自主學習

賀旭紅 何萬能

摘 要:本文著眼于服務高職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專業群建設,以名師工作室為載體,引領整個教學團隊建設的新模式,創新名師大師工作室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合作開展課程開發、教育教學改革和技術服務,實現專業群教學團隊整體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虛擬現實學習共同體 自主學習 虛擬現實實訓中心

現代企業轉型升級、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需要先進的管理技術技能以及資金流、信息流的綜合運用能力,會計信息化技術是“兩流”的完美結合,現階段會計信息化技術在企業得到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受辦學條件、師資整體水平的限制等因素影響,當前會計專業高職畢業生的知識技能結構和培養質量尚無法完全滿足行業企業人才需求。財經類專業應緊密對接行業企業需求,實施教學名師工程,設立企業教師工作站,組建創新工作室,建設一流省級專業教學團隊,提升了教學團隊教學科研、技術創新能力,從而切實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培養輸送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財經人才。[1]

一、實施目標

實行“教學名師”、“雙專業帶頭人制”,聘請2-3名會計行業企業專家建設2-3名大師名師工作室,培養一批省級(院級)校企雙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雙師素質教師達95%以上。大力推進“師資提升工程”,優化教師的學歷和職稱結構,提高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教師的比例。[2]

二、實施過程

1.實施“大師名師”工程,提升專業建設引領能力提升教學團隊整體能力

學校層面應出臺《學院大師名師工作室建設管理辦法》,明確大師名師的聘用條件、職責和經費支持。會計專業應聘請了2-3名行業企業專家為技能大師,組建以行業企業專家領銜、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參與的“技能大師工作室”,明確其職責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制定、課程開發、教育教學改革和技術服務、指導學生實訓和競賽訓練等工作。通過以院內教學名師、校企專業帶頭人、行業企業專家等名師引領,開展“教學設計能力、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等院級培訓,指導中青年骨干教師開展教改科研、技術服務工作,使其掌握最前沿會計信息化技術,提高了教師教學、科研、服務能力,提高團隊在行業的影響力,打造了一支“大師名師引領、骨干支撐、專兼結合”省級優秀教學

團隊。

2.實施“教學名師工程”,提升專業建設引領能力

學校層面應出臺《學院教學名師遴選管理辦法》和《學院專業帶頭人培養對象管理辦法》,明確對每位院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遴選條件、經費支持。完善動態選拔機制,遴選一批院級教學名師培養對象和院級專業帶頭人。根據各教學名師和專業帶頭人技術領域和經驗背景,通過到著名財經高校訪學和國內(境外)學習培訓、到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掛職鍛煉交流、參與企業會計信息化項目實施與創新、聘請國內會計信息化知名專家指導等形式有針對性培養,“淬煉”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專業優勢互補的專業帶頭人隊伍,使院級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教學科研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專業建設引領能力明顯增強。

3.設立“企業教師工作站”,提升教師專業實踐能力

依托校企共建的會計學院理事會和職教集團,與深度合作企業合作共建“企業教師工作站”,明確校企雙方的職責,落實“一師一企”制度,每位教師聯系1家企業,參與1項技術服務項目或培訓,每年參加企業實踐時間不少于1個月,并作為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的條件。制定《雙師型教師認定及培養管理辦法》,明確“雙師型教師”課時費上浮5%-8%,鼓勵教師考取會計師(審計師、經濟師)等專業技術職務資格,“雙師素質型教師”達95%以上。[3]

4.組建“創新工作室”,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

學院與部分企業深度合作設立了用友ERP認證培訓中心、瑞元財稅會計教育研究中心、代理記賬公司等創新工作室?!皠撔鹿ぷ魇摇庇尚袠I企業專家和專業教學團隊相關教師組成,建立了行業產業信息收集及監測制度及產業信息發布和共享制度,共同為企業開展會計信息化應用技術服務,為行業企業開展員工素質提升培訓、高技能人才專項培訓、新員工培訓、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等培訓,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的能力。

三、成效與經驗

1.專業建設成效突出

通過名師引領、一師一企、境內外訪學培訓等形式,專業教學團隊把握會計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方向,傳遞會計信息化領域技術信息,實施技術創新和教學創新,提升了專業“提升產業”和“引領產業”發展的能力,專業建設成果突出,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和高度認可,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對口就業率、就業滿意率不斷提高,專業吸引力不斷增強,錄取分數線逐年提高,近三年錄取新生報到率平均達95%以上,在校生的年鞏固率保持在98%以上。[4]

2.人才培養成績斐然

學院實施重點培養與整體提升相結合的梯隊培養策略,制定和完善《教學科研骨干教師遴選考核管理辦法》等制度,確定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素質”教師分類培養的目標,教師職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牽頭制定了《省級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標準》、《省級中職會計專業技能抽查標準》,成為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建設標準。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參加省級專業技能抽查、省級畢業設計抽查均為優秀,專業群核心專業組織學生參加職業院校專業技能競賽2012年2016年連續五年榮獲省級團體一等獎,2014-2016年連續三年參加國賽,成績逐年上升,2016年更是獲得全國團體一等獎的佳績。

3.社會服務成績顯著

依托省級生產性實訓實訓基地、省級財稅干部培訓基地、省級會計考證培訓基地,發揮專業教學團隊精湛技能,多形式為財稅系統、企事業單位開展員工素質提升培訓、高技能人才專項培訓、新員工培訓、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等培訓,年培訓5000多人次,承擔了整個區域會計從業資格證、初級會計師、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考試工作,年均組考在3萬人次以上。同時專業每年為行業企業輸送畢業生1000人以上,較好地滿足了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促進了行業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提升。與用友集團等企業合作開展用友ERP企業實踐項目等社會技術服務42項。其中承擔XX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專項委托課題《XX市經濟體制改革調研課題及系列子課題》,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評價,部分建議納入XX市改革政策當中。

四、體會與思考

1.一流專業群必須有一流的教學團隊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教師隊伍建設是高職院校改革和發展的原動力,專業群教學團隊建設已成為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只有不斷嘗試新的建設和激勵機制,建設一流的專業教學團隊,為企業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才能提升專業群的核心競爭力。

2.一流的教學團隊必須有名師引領

隨著中國制造2025、大數據、云計算機時代的到來,高水平教師隊伍成為學院發展的“軟實力”,必須以“名師工作室”、“創新工作室”和“教授工作室”為平臺,組建教學團隊,完善名師“傳、幫、帶”機制,打破系部之間、專業之間、校企之間的界限,避免教師“單打獨斗,文人相輕”的局面,以團隊形式提升骨干教師專業建設能力、教學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強教師個體提升和團隊創新能力,從而提升專業群教學團隊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高校教學團隊建設路徑探索[J] 杜天真 中國高等教育 2010.10

[2]素質教育下的高校教學團隊建設路徑思考[J] 劉蕾 東方教育 2014.10

[3]“質量工程”背景下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路徑選擇[J] 孫華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基于校企合作的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建設[J] 職業技術教育,2014.5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
優化師幼互動,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與發展
創建“自助餐選菜式”自主學習模式
培養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嘗試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淺議“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下的學生自主學習
淺論高中語文寫作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