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歸因分析

2016-12-05 07:55宣嬰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歸因心理障礙體育

宣嬰

摘 要:在體育學習中,大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問題,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帶來了不利影響。本文從外部客觀因素、體育教學因素、學生自身因素三個層面入手,對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歸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期望對消除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 心理障礙 歸因

一、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歸因

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是指大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受自身條件或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難以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從而在心理層面表現出來的緊張、焦慮、沮喪等消極狀態。造成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1]

1.外部客觀因素

一是客觀環境因素,如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體育器材配套建設不完善,學生擔心在運動中出現損傷,嚴重削弱了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二是運動氛圍欠缺,在校園內缺少良好的體育文化,使得大部分學生認為只有體育專業的學生才能參加體育活動,久而久之喪失了運動的自信心;三是身體素質因素,部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在與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一起進行體育運動時,經常會處于弱勢,進而導致這部分學生出現體育心理障礙。[2]

2.體育教學因素

通過對國內一些高校的體育教學情況進行調查后發現,部分高校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學內容上,也相對比較單調,創新性有所不足,各種重復性的動作較多,運動強度波動變化大,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并使部分大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了心理障礙。由于教師并未按照學生的特長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而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接受體育知識,一些學生因為先天條件的不足或是其它原因無法達到教師的要求,此時教師便會對學生進行批評,在批評的過程中,教師可能會用到一些不恰當的言語,這樣便會使一些內心較為脆弱和敏感的學生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對體育運動產生了一定的反感,體育心理障礙也隨之形成。[3]

3.學生自身因素

造成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的自身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學生存在膽怯心理,缺乏冒險精神,在遇到具有一定挑戰性、危險性的項目時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使得學生無法掌握運動技能;二是學生意志力薄弱,缺少吃苦耐勞的品質,遇到學習困難時沒有決心戰勝困難,甚至產生逃避、放棄的心理;三是團結合作意識不強,體育運動項目多為團體項目,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密切配合,但是部分學生排斥與其他學生一起運動,不善于與人溝通交流,難以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四是學習動機不正確,學生對學習的體育項目沒有興趣,表現出厭學或抵觸情緒,不愿意接受教師指導。

二、應對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的教學策略

1.開發體育課程資源

在對大學生進行體育課教學時,教師應當按照鍛煉項目的不同特點,并結合相關的心理知識,幫助學生解決體育心理障礙,這樣不但能夠培養他們良好的人格品質,而且還能提升其社會適應及與人交往的能力。高??梢罁W生的實際需求,加大相關體育設施的投入力度,對現有的設施、器材、場地等進行完善。同時,學校應積極開展一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在運動的過程中感受體育活動的快樂。此外,學校在進行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以學生作為立足點,多開設一些內容新穎、普及率高的體育選修課,通過選修課使學生逐步養成體育生活化的良好習慣,借此來幫助學生克服體育心理障礙。

2.組織豐富的體育競賽和活動

體育競賽與活動具有健身、修心的重要作用,其能夠幫助大學生克服自身的體育心理障礙。為此,高校應當積極組織各類內容豐富、樣式新穎、參與面廣的體育競賽與活動,借此來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其中,享受體育運動過程帶來的樂趣。大學生通過參加體育競賽,除了能夠進一步增強自身體質之外,還能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比賽的過程中,場上與場下一起互動,整體的凝聚力隨之得到了充分體現。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野營、爬山等休閑類的體育活動,在鍛煉身體之余,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使學生逐漸形成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4]

3.創建良好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能夠使大學生找到自己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有助于克服體育心理障礙。為此,學校應當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首先,學??梢蚤_辦一些適宜學生長期進行的體育運動,如晨跑等。其次,可在休息日開辦短距離徒步。再次,可開辦各類校級聯賽,如足球、籃球等。通過上述體育活動的開辦,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健康的體育運動環境,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克服自身的體育心理障礙。

4.改進教學方法

想要使大學生克服自身的體育心理障礙,教師就必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首先,教師應當采用一些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方式,并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學習當中。其次,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選擇的體育活動要難易程度適中,器材的選擇和場地的布局要以安全為主,這樣不但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消除運動負荷過量引起的體育心理障礙問題。再次,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因材施教的方法,對不同體質的學生布置不同的運動量,盡可能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適應。同時,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消除體育心理障礙。

結語

總而言之,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對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能夠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為此,高校體育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體育心理障礙成因的研究,而后從開發體育課程資源、組織體育競賽活動、改進教學方法以及創建體育文化氛圍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消除體育心理障礙,積極參與到教師安排的教學活動中,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王曉.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動模式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7):55-57.

[2]李景倫.高校體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8):99-101.

[3]曹海燕.試論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體育心理分析及教學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3(12):120-121.

[4]金穎.高等院校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關系分析——以蘇州地區為例[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5(8):53-54.

猜你喜歡
歸因心理障礙體育
錯解歸因 尋根溯源
情緒療法干預圍絕經期心理障礙的研究進展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初中生常見學習心理障礙及輔導策略
冰壺運動員心理障礙的克服
積極歸因方式:當船漏水了
初中數學學習中教師歸因與學生自我歸因的比較研究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淺談如何克服后進生的心理障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