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婦血漿D—二聚體的檢測與分析

2016-12-07 07:17彭志芳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8期
關鍵詞:二聚體血漿孕婦

彭志芳

【摘要】 目的 分析正常孕婦血漿D-二聚體變化特點, 構建正常孕婦血漿D-二聚體參考區間。方法 666例正常孕婦, 依據妊娠分娩情況分為孕<20周組(128例)、孕20~32周組(87例)、孕>32周組(192例)、產后第1天組(129例)、產后第2天組(130例), 另選取100例非孕正常女性為對照組。檢測各組血漿D-二聚體的濃度, 并將其參考區間給予確定。結果 D-二聚體由20~32周呈現不斷升高, 32周時達最大升高, 孕<20周組D-二聚體參考區間為<1.53 mg/L, 孕20~32周組為<3.45 mg/L, 孕≥32周組為<4.95 mg/L;產婦分娩中, D-二聚體于產后第1天水平急劇升高, 第2天顯著下降, 接近于妊娠末期。產后第1天參考區間為<11.75 mg/L, 產后第2天<5.86 mg/L。結論 就本實驗室正常孕婦血漿D-二聚體參考區間予以初步建立, 處于妊娠中后期的D-二聚體, 已無特異性, 不可將其當作實施診斷排除的依據。

【關鍵詞】 孕婦;血漿;D-二聚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82

D-二聚體具有諸多檢測方法, 依據抗原-抗體復合物結合所形成物質具體性質的差異以及被檢測物質在性質方面的不同, 多用免疫比濁法、免疫金標法、熒光抗體檢測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及乳膠凝集法[1]。由于D-二聚體具有異源性, 而檢測試劑運用的單克隆抗體則具多樣性, 由于具有差異性的檢測體系, 結果也會有差別, 至此, 可比性低。當前, 市面當中所采用的試劑盒, 在參考區間制定方面, 往往所依據的乃是為歐美人群, 在國內若無驗證, 不可直接臨床應用[2, 3]。本文進行相關研究,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6月正常孕婦666例, 產后出現靜脈血栓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為9例, 另選取100例非孕正常女性為對照組, 年齡19~43歲, 依據妊娠分娩情況將正常孕產婦分為孕<20周組(128例)、孕20~32周組(87例)、孕>32周組(192例)、產后第1天組(129例)、產后第2天組(130例)。排除惡性腫瘤、凝血功能異常、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功能減退及血栓栓塞史者。

1. 2 儀器與試劑 SIEMENS Innovance D-Dimer配套試劑;伯樂質控品;SYSMEX CA1500全自動凝血儀。

1. 3 檢測方法 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1.8 ml, 置于0.2 ml的3.2%檸檬酸鈉真空采血管, 依據1∶9的比例輕輕顛倒混勻, 實施抗凝, 并于常溫下, 以3000 r/min實施離心操作, 持續15 min, 取優質血漿, 用SYSMEX CA-1500全自動凝血儀, 利用免疫比濁增強法, 開展定量測定。檢測前, 先行測定D-二聚體質控物高低濃度2個水平, 而后檢測標本, 以使檢測數據準確且可靠。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運用Kolmogorov-Smimov, 對數據開展正態性檢驗;對于正常孕婦血漿D-二聚體, 采用單指標百分數法計算參考區間;相關性采用Spearman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Spearman相關分析, D-二聚體與孕周的r=0.703。隨孕周增加, D-二聚體伴隨妊娠期延長呈現隨之升高狀況, 由20~32周呈現不斷升高狀況, 當32周后, 則達到最大升高幅度, 孕<20周組D-二聚體參考區間為<1.53 mg/L, 孕20~32周組為<3.45 mg/L, 孕≥32周組為<4.95 mg/L;產婦分娩中, D-二聚體具有明顯的變化幅度, 尤其是產后第1天, 其水平呈現出急劇升高趨勢, 而至第2天, 則具有十分顯著的下降趨勢, 接近于妊娠末期。產后第1天參考區間為<11.75 mg/L, 產后第2天為<5.86 mg/L。上述五組D-二聚體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孕婦組D-二聚體濃度相比于排除DVT臨界值(0.5 mg/L)的比例均低于后者, 分別為92.2%、55.0%、6.9%、0.9%、0.1%和0.6%。運用上述參考區間對產后發生DIC或靜脈血栓的16例孕產婦D-二聚體水平實施片評估, 結果均呈現為陽性, 沒有漏診病例。各組血漿D-二聚體95%參考區間見表1。

3 討論

D-二聚體乃是在纖維蛋白溶解酶作用機制下, 交聯纖維蛋白所形成的一種降解產物, 其除了是纖維蛋白溶解的一種帶有相應特異性重要檢測指標之外, 還是體內血栓形成的, 帶有無創性的關鍵性檢測指標。由于已經排除了孕婦所需cut-off值, 另外, 還構建了敏感性與特異度, 至此, D-二聚體診斷價值比較有限, 主要將其當作對靜脈血栓予以排除的診斷指標, 當血漿D-二聚體水平升高, 則可表明, 繼發性纖溶活性也增強。檢測孕婦D-二聚體, 對于妊娠并發癥的診斷及靜脈血栓形成的早期診斷具有明顯的作用, 還可對抗凝治療效果實施監測[3]。在妊娠過程中, 隨孕齡增加, 孕婦體內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會發生相應改變, 在凝血成分方面也會發生改變, 突出表現為纖溶及抗凝功能的減弱, 凝血功能的增強, 進而發生妊娠期高凝狀態, 增加靜脈血栓的風險。

綜上所述, 構建正常孕婦血漿D-二聚體參考區間, 處于妊娠中后期的D-二聚體, 已無特異性, 不可將其當作實施診斷排除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彭德珍, 林武洲. 臨產孕婦血漿D-二聚體檢測及意義.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0, 21(8):1402.

[2] 林少榮, 陳曼娜, 周蓉, 等. 正常孕婦血漿D-二聚體的檢測的臨床分析.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12):1743-1744.

[3] 葉藝萍, 魏明. 晚期孕婦血漿D-二聚體和纖維蛋白原水平的檢測及臨床意義.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6, 46(5):160.

[收稿日期:2016-09-06]

猜你喜歡
二聚體血漿孕婦
觀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壓患者D-二聚體及凝血指標的臨床檢驗價值
D-二聚體檢測的臨床意義解讀
你真的了解獻血漿是怎么回事嗎?
妊娠劇吐如何進行飲食及心理護理
這些孕婦任性有理
收拾行李
逼中小學生賣血的背后
房顫患者血漿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水平臨床分析
警惕孕婦缺乏維生素B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