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經濟帶高素質外語人才的需求與缺失現象對比分析

2016-12-13 00:34孫蕾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比分析

孫蕾

摘 ? 要: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家戰略,各個國家投資、合作熱情異常高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對高素質外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但缺失現象十分嚴重,本文針對這一矛盾進行對比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高素質外語人才;需求加大;人才缺失;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H319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285-01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與進程

兩年前“ 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概念提出,多個合作協議將合作的各個國家的自身形象具體化。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道路運輸、天然氣管道方面已經與多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自此,各國開始走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掘金之路。借助經濟的動力,這條橫跨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再度散發出誘惑力。隨后,各國以及各投資方投資、合作熱情高漲。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打造過去曾被各方認為障礙重重。亞洲國家,特別是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部分國家迫切需要資金與高等科學技術,我國一方面向其購買資源和能源的,另一方面,開拓了輸出和裝備市場。中國的陸路一向選擇單一,如果經濟帶建成,日后中國從陸路到達歐洲市場多了一個新選擇。建設經濟帶雖然有利于與這些國家加強經濟、貿易更緊密的聯系,發揮中國市場在區域內的作用,但如何說服、引導這些國家更積極地投身經濟帶的建設,愿意與中國合作,把潛在資源變成現實優勢,達到雙方互惠,還需要一定過程。

二、高素質外語人才的缺失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在中國教育界和翻譯界以業內外人士的努力下,中國翻譯人才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翻譯人才教育過去只是外語教學的輔助手段,如今慢慢發展成為獨立學科專業,并培養了大批翻譯人才和翻譯研究人士,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的地位的地位大大突破,日趨完善;在我國的眾多新興產業中,翻譯工作也義軍突起,不過,目前翻譯工作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也面臨諸多挑戰,其中包括大眾尚未充分人士到翻譯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對其科學規律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應有的關注,此外,翻譯行業的定位不明也是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之一,起步不久的翻譯本科和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迄今為止培養出來的翻譯專業畢業生據估測也只有幾千人左右,這樣一支規模有限的專業隊伍難以適應日益廣泛的國際交流的需要。

三、西部經濟帶所屬省份外語人才現狀

西部經濟帶所屬省份外語人才的缺失現象更為嚴重。甚至大部分西部高校培養的外語人才在畢業后離開西部地區,流向中東部地區。人才流失現象十分突出。

偏遠的西部地區因經濟落后,工作生活學習條件惡劣,缺乏吸引人才留下的吸引力,導致人才不斷外流。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國家吸引人才留在西部的戰略,西部急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吸引人才,但仍未能阻擋"孔雀東南飛"的潮流,制約西部經濟大踏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才匱乏。一方面,國外對人才的吸引呈幾何倍的增長。尤其,跨國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開始著手人才本土化,與之相比較,西部地區的優勢很小。過去出國熱,人才流向發達國家,尤其是英美地區的現象十分嚴重,如今人才直接流向跨國公司。另一方面,東部地區,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不斷引進大量人才。西部人才過去就往往流向這些東部及發達地區,如今競爭加劇,誘惑更大,人才的流動愈加明顯,西部人才的缺口也越來越大。

四、吸引外語人才扎根西部經濟帶的政策與機制

我國不斷倡導創新,究竟該創建怎樣的市場和環境?我認為建設創新友好型市場、人才友好型環境是必需的,這也是推動高素質外語人才向西部經濟帶地區發展的一個基本策略與方法。

人才流動是市場經濟下的一種很正常的市場行為,發達地區的條件好、機會多,很多人才都想留在發達地區。機遇與挑戰并存,機會多的地方挑戰更強,隨之競爭愈發激烈,因此,怎樣促進人才流動,如今不能僅僅依靠市場的作用,還要使用有效的政策加以激勵。如果西部地區如果打算借此進一步通過政策吸引人才,就應仔細研究西部急需人才的首要需求是什么,進而在政策上滿足這些人才的具體需求。與此同時西部各省份也要明確自身的需求,分清解決問題的人才為先還是解決問題的方案為先,如果需要的確實是高科技人才,就千方百計培養留住或者引進人才;如果需要亟待解決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案,外購解決方案也不失為應急有效的上策。對西部欠發達地區來說,應想盡辦法“物盡其用”,用好人才,無論人才是區域內還是區域外,發揮其所長更關鍵。對兩類人才,都要“善用其才、善待其身、善安其心”。這要有靈活的機制來滿足不同的需求,無論本地人才、外地人才。這樣看來,目的性強有針對性的政策、機制的靈活性是解決西部高素質外語人才短缺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李明偉.絲綢之路研究百年歷史回顧[J].西北民族研究,2005(02).

[2]馬可·波羅(意).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3]阿里·瑪扎海里(法).耿升(譯).絲綢之路———中國-波斯文化交流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3.

[4]長澤和?。ㄈ眨?鐘美珠(譯).絲綢之路史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猜你喜歡
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比分析
“絲綢之路經濟帶”視野下國際物流港建設的思考
戴·赫·勞倫斯《菊馨》三個版本對比分析
“絲綢之路經濟帶”教育合作現狀分析
成渝經濟區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比較研究
“絲綢之路經濟帶”下中國的中亞能源政策
英漢動物詞匯文化內涵的對比分析
“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境次區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基于數據庫的唐詩宋詞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