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示個性風采,照亮藝術舞臺

2016-12-13 19:30陳海燕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個性化音樂情感

陳海燕

摘 ? 要:音樂教師從個性化的作品、知識內容豐富的教材中提煉出知識精華,再將自己對教材

的個性理解與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相融合,形成課堂教學設計,通過課堂舞臺,展示教師的個性化,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關鍵詞:個性化音樂教學;音樂技能課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195-01

個性化教學理論認為“個性化是先天在生理、心理上被約定了的,并且必然會以精神的方式把自己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趨向性,個性化教學就是“使教學適應個體個性化的自然需要”,即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價值,其實質使是促進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藝術學科富有人文性,也是最具個性化的。教師如果個性化強,能夠有意識的追求教學藝術化,就會使教學課堂充滿個性的風采和活力。

一、教師的個性,是個性化音樂技能課教學的基礎

盧梭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保ā稅蹚泝骸罚┯袀€性才會產生教育的藝術。音樂類課程教學同樣講究藝術,音樂教師要從個性化的作品、知識內容豐富的教材中提煉出知識精華,再將自己對教材的個性理解與教學目標、教學手段相融合,形成課堂教學設計,這就是個性藝術化的過程。

這就要求教師有健全的個性,能正視現實,有責任感,富有創新開拓的精神。天性的幽默、詼諧的個性有利于創設良好的音樂教學的課堂氛圍。而教師的語言簡潔、生動、有魅力,能產生話劇語言的效果,隨時讓學生進入你的教學意境中去,欲罷不能。這樣的范例很多,如魏書生的“六步課堂教學”、錢夢龍的“三主、四式、六步”教學、洪鎮濤的語感教學等,都充分展現了其教學的個性。那怎樣才能形成教學個性呢?

二、目標的確定,是個性化音樂技能課教學的突破口

學生有學生的差異,老師有老師的個性特長。在設計教學思路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老師不是“傳聲筒”,而是“解惑”的啟發人。在這方面我們進行了大膽的探索。

(一)問題分層

依據教學目標兼顧各層次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師提供給學生知識的時機、多少、難易方式等就是一門非常巧妙的藝術。如在教授《劉三姐主題幻想曲》一課的教學目的是品味樂曲的意境,當然首先要學生弄懂理解這首樂曲譜面交代的意思,就有這樣幾個問題:A 如何描寫劉三姐主體人物――分層;B用什么樣的語言來寫――情感,C抓住什么特點來寫――審美情趣;D如何理解作者的生活理想等等,教師還可以設計更多角度更深層次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設計,既有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又包含有教師對學生的理解。教師將這些問題分層、分時機、分方式提供給學生就體現著教學個性。

(二)找準切入點

教學過程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循序漸進。在遵循這一規律的前提下,教學個性可以百花齊放,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思路,正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侗瘣怼愤@首樂曲的教學,按照傳統的教學是從曲式結構入手,從技法技巧要領入手,體會作者內心豐富的情感。而這種情感教育往往是教師容易忽略的地方,怎樣打破傳統的教學,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在備課中我參看了大量的有關資料,特別是作者的生平。發覺作者本人的曲折遭遇是情感的出發點,從這里為切入點比較容易。于是我印發了資料讓學生了解,對照曲譜來看。在教學設計上,采用話題討論的形式。以作者的生平為線索,讓學生來討論不同時期的歸有光,他的遭遇,他的情感變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各抒己見,互相啟發。給學生在講貝多芬奏鳴曲《悲愴》時,我先讓學生了解背景,解決譜面給出的信息,抓住旋律線條,把這條線索聯系起來的事物——當時貝多芬正遭受著耳聾的厄運,生活如此對待一位音樂大師,命運的不公平,內心的痛苦,無人能知,生活的悲慘讓人痛不欲生。從音樂、從背景、從景物描寫,從人物的一言一行來加以分析,引導學生深入到作品的藝術境界中去,反復地品味,真正挖掘出小說內在的社會意義,從而獲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體會。

三、情感的投入,是個性化音樂教學的動力

情感是音樂教學的藝術之魂,沒有情感就沒有個性。個性化的音樂教學藝術,教學上要“運其才智,相機誘導,體悟傳神,發展個性”。就是運用教師的才智,發展學生的才智,以個性培養個性,以情感增進情感,從而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個性。有個性的音樂教師,往往能對音樂教學傾注深厚的情感,做到情動于中而形于外。這就要求:

1.教師要做好示范、表情、姿態、手勢為一體,將自己體驗到的情感傳遞給學生,進行心靈的接觸,以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產生課堂情感效應。

2.隨時注重情感的調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學習《松花江上》這首樂曲的時候,我以一個抗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來引導大家,學到優美之處,要學生進行描繪,當場演唱《松花江上》:“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币l學生的詩情,隨后又有兩名學生起來演唱。以此對日寇軍隊憤慨,對抗日救國情緒的渲染做好鋪墊。

3.注意運用多樣化教學的情感功能。對課件制作、幻燈片放映,錄音、錄像帶播放等媒體有選擇的加以運用,力求以“形象感目”、以“音美感耳”,從而實現情感教育。如我們在“感悟生活”的音樂課上,播放了大自然的動態景觀,電影《泰臺尼克》的災難場面,人與人之間的感動時刻,使很多學生流下了眼淚。

四、民主和多樣,是個性化音樂教學的體現

教育民主的本質在于為受教育者提供適合其個人特點的教育,讓其充分、和諧、自由的發展。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素質。在課堂上可采取小組討論,課堂討論,甚至課堂演講、辯論等形式展開師生的情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構建良好的教學情景。在《鋼琴藝術進社區》的音樂文化活動中,我們采取了分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就“鋼琴藝術的成長”“鋼琴藝術的發展”“鋼琴藝術的未來”師生之間展開了交流、討論。學生們熱情高漲,在網上查閱資料,寫讀書心得,辦小組報,在討論中各抒己見,并結合自身體驗來談,感觸頗深。有的學生還改編了《十年》這首歌曲,來述說鋼琴藝術近十年的變化,全班同學共同參與,全體發展。

個性化教育還體現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上。音樂教師應當自覺的追求一種“教無定法,常教常新”的情感境界,敢于打破固有的教學模式,不斷超越教育界前輩、超越自我。課堂上,允許多種答案并存,讓音樂課有“不同聲音”,讓學生在課堂上弘揚自我,讓學生創造性的學習,以撞擊出個性的火花。在技能技巧的訓練課上,我精選了一些趣味性強有富有哲理的文章作為材料引出話題讓學生來討論。如用博迪左眼“寫書”故事來討論“勇氣的力量”,學生反映熱烈,有的從失敗者的角度來說,有的從鼓勵產生勇氣的角度來說,還有的從戰勝困難要有毅力的角度來說,開闊了大家的視野,訓練了思維。

當然,展示教師個性的舞臺不只一個,而教學個性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積累,探索和創新,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師更應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音樂課程”, 應拓寬音樂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藝術實踐能力。讓我們把音樂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吸取精華,去其糟粕,讓學生像愛看電影一樣愛上音樂!

音樂是人生閱歷、人生體驗的濃縮,是學生心靈的映照,學習音樂實際上就是在學人生,學做人。生活處處皆音樂,為有源頭活水來,讓生活走進我們的音樂課堂,改變了只有課本才是唯一學習途徑的看法,誘發了學生情感,讓學生在自我感受、合作討論中學習音樂,自讀自悟的能力,同時在學習中學會做人、做事,培養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參考文獻:

[1]陳斌,程晉.影視音樂[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2]曾田力.影視劇音樂藝術[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3]孫立.影視動畫視聽語言[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個性化音樂情感
為小學英語個性化合作學習單做加法
情感
臺上
音樂
同桌寶貝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音樂
秋夜的音樂
校本課程開發的個性化問題探討
呼喚雕塑家創作的個性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