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眾型尋滋案中視聽資料的運用

2016-12-15 12:52梁志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3期
關鍵詞:合理運用

摘 要 在涉眾型尋釁滋事案件中,視聽資料的合理運用,對案件事實的還原、認定犯罪嫌疑人的具體行為至關重要。

關鍵詞 涉眾型尋滋案 試聽資料 合理運用

作者簡介:梁志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

中圖分類號:D9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417

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整個社會的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人們的維權意識也不斷高漲,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通過錄音、錄像等手段獲取證據的情況屢見不鮮,也為案件真相的還原、犯罪事實的查明提供了便利條件。在法律上,我們將這些錄音、錄像統稱為“視聽資料”,是證據種類的一種。所謂“視聽資料”,是指采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將可以重現案件原始聲響、形象的錄音錄像資料和儲存于電子計算機的有關資料及其他科技設備提供的信息,用來作為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資料。 它包括錄相帶、錄音片、傳真資料、電影膠卷、微型膠卷、電話錄音、雷達掃描資料和電腦貯存數據和資料等。

視聽資料的運用在部分刑事案件中尤為重要,以筆者所在的審查逮捕部門為例。在這一階段,公安機關以尋釁滋事罪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較為常見,包括隨意毆打他人型、追罵他人型、隨意毀財型以及公共場所鬧事型尋釁滋事案件。 當然,其中又以隨意毆打他人型的尋釁滋事最為多發,典型案例即酒后與他人發生沖突,隨意毆打他人致傷。

一、隨意毆打他人型尋釁滋事案件的情況分類

(一)1V1型

即參與毆打的犯罪嫌疑人僅有一人,其攻擊的對象(被害人)也僅有一人。在這種情況下,因為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系一對一的關系,犯罪嫌疑人的暴力行為與被害人的傷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易于判斷,案件的客觀事實也容易厘清。

(二)1V多型

即參與毆打的犯罪嫌疑人僅有一人,其攻擊的對象(被害人)存在多人。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實施犯罪行為的犯罪嫌疑人僅有一人,被害人的傷情結果不存在其他人員造成的可能,案件事實及因果關系的判斷一般情況下也不存在爭議,辦案人員易于厘清嫌疑人的行為。

(三)多V1或多V多型

即參與毆打的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系多對一或者多對多的情形。辦案人員一般會認為處理此類情形的尋釁滋事案件是最為棘手的,因為該類案件涉及的人數較多,在判斷具體行為人是否實施了毆打行為、毆打行為與傷情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問題上存在一定的難度。首先,因為此類案件往往涉及的人數較多,雙方之間的言詞證據容易出現供證不一的情況。其次,此類案件多生發于酒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可能存在記憶不清或者記憶模糊、錯誤的情況,更加迷惑辦案人員對事實的判斷;最后,無論是被害人一方還是嫌疑人一方,因其利害關系的使然,言詞證據必然偏向同一方人員,而證人也多隸屬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一方,其證言的客觀性、真實性仍有待與其他證據的印證程度加以判斷。

因此,對于此類案件,如果能夠調取到案發時的現場監控錄像(即視聽資料),不僅可以甄別言詞證據的真偽,更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視聽資料容易存在的問題

相較于其他證據形式,視聽資料有其獨特的優勢,即直觀、準確,尤其是涉眾型尋滋案件中的現場監控,能夠全面的反應案發事實,記錄下各犯罪嫌疑人的現場行為。誠然,涉眾型尋滋案件中視聽資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于視聽資料本身的審查、認定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

(一)監控錄像的畫質較為模糊,無法識別具體人物

受制于監控設備、角度等問題,部分案件的現場監控無法清晰的識別犯罪嫌疑人臉部特征,僅能較為模糊的看清雙方人員發生沖突,但具體到各個嫌疑人時,卻無法一一比對。

(二)如雙方人數較多,具體毆打的細節無法看清

在涉眾型尋滋案件中,往往多人圍攻一人,你一腳、我一拳的,有時監控錄像呈現出的畫面則為一群人圍在一起,具體的行為動作無法反映出來。

(三)監控地點單一,存在視覺死角

因為監控錄像所拍攝的位置固定,而犯罪嫌疑人實施毆打行為時,被害人會有躲避行為,所以雙方的行為有時是移動進行的,而監控錄像受制于拍攝區域的問題,僅能呈現追逐畫面,而無法拍攝到嫌疑人真正施暴的過程。

三、合理運用試聽資料

鑒于試聽資料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如何合理的運用視聽資料,進而判斷案件事實,認定犯罪嫌疑人的行為,筆者有以下三點建議:

(一)注重閱卷順序

不同的承辦人會有不同的閱卷習慣,有人喜歡優先審查言詞證據,有人喜歡優先審查客觀證據。在辦理有現場監控的涉眾型尋滋案件中,筆者建議在閱卷順序上應當優先審查試聽資料。

首先,通過對監控錄像的審查,對案發事實有一個較為全面和客觀的把握。在此階段不急于認清案件的各個嫌疑人、也不需要急于判斷各行為人的具體行為,只需要有一個大致的認知即可。如案發時間、地點、雙方參與的人數、哪一方是被害方、哪一方是嫌疑人方等。

其次,再對案卷中的言詞證據及其他客觀證據予以審查。在審查言詞證據時,應當重點注意事發起因、誰先動手、參與人員及各嫌疑人、被害人的體貌特征、毆打方式及部位等問題,以便與監控錄像予以比對。

最后,在審閱完言詞證據后整理出矛盾點,再次審查監控錄像。綜合其他在案證據判斷視頻中出現的人物具體是誰,如果畫面模糊不清,則需要結合言詞證據中對嫌疑人衣著、體貌特征的描述加以認定,確定各嫌疑人的具體行為。再次觀看視聽資料時,不妨多看幾遍,可以直接跳到案發的具體時間點進行觀看,采用暫停、后退、慢放等方式進一步認清、分析行為人及其行為。

(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當對視聽資料進行復核

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時,應當問明案發當日其本人的具體行為及體貌特征,其他嫌疑人的具體行為及體貌特征,之后再讓其觀看監控錄像,對視頻中的人物進行指認。因為犯罪嫌疑人對本方人員較為熟悉,其對其他同案人員的指認應當較為明確。同時,也應當向被害人及證人進行復核,讓其指認監控錄像中的相關人員。此外,在有辨認筆錄的情況下,還應當向辨認人復核辨認結果是否系其真實的意思表示,其辨認結果的依據和理由是否合理,公安機關在組織辨認時是否程序合法等。

(三)善于利用刑事科學技術

對于畫質不清、模糊或者播放有異常的試聽資料,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求助本院技術部門的同志加以解決。一般情況下,各級檢察院均設有技術處,對檢察業務工作進行輔助偵查、配合審查和檢驗鑒定,承擔檢察機關在辦案中需要進行的現場勘驗、檢驗鑒定、文證審查和技術協助等工作任務。技術處有較為專業的人員,可以幫助辦案部門的承辦人對視聽資料的畫質進行清晰化處理或者放大處理,并對播放異常等問題進行調試,使得視聽資料易于觀看、便于審查。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確保偵查、起訴的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的檢驗。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嚴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審查、運用證據,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在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改革過程中,辦案人員必須嚴把證據關,“辦案人員只能以證據作為唯一手段來認定案件事實、還原案件事實真相” 。在此情況下,客觀證據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視聽資料作為客觀證據運用到案件事實的還原、犯罪嫌疑人行為的認定中有著其他證據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在辦理涉眾型尋釁滋事案件中,更應當加強對視聽資料的審查,注重對視聽資料這一客觀證據的把握,最終對案件事實做出合理的認定,對案件定性做出正確的判斷。

注釋:

陳光中主編.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之規定.

樊崇義.以“審判為中心”的概念、目標、實現路徑.人民法院報.2015(1),第五版.

陳光中.推進“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幾個問題.人民法院報.2015(1),第五版.

猜你喜歡
合理運用
多媒體在小學教學中之我見
淺析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游戲的合理應用
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科學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有效溝通在中職機械專業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合理運用體育游戲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研究
體育游戲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
三維CAD技術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合理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