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分析

2016-12-16 10:05王菲王景妍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7期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解決途徑問題

王菲 王景妍

摘要: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對于我國先進文化的傳承、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進而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自十六大以來有了長足發展,但當前仍存在著來自于體制制度、資金投入、人力資源方面的欠缺與不足,制約了當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問題;解決途徑

中圖分類號:G1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黨的十六大以來,衡水市縣各地根據本地區實際,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有關精神,因地制宜,向心而動,加大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力度,凝聚各方面力量,取得了突破。

一、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狀

(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理念不斷創新

近年來衡水市多市縣不斷嘗試對公共文化服務注入新解,開拓思路,取得顯著成效。如故城縣以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杭運河申遺為契機,大力實施“文化+”行動計劃。深州市以實現“深州夢”和“文化強市”作為文化建設任務的總方針,以建設文化大院為口號,著力部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冀州積極引導農民廣泛開展“求富、求學、求樂、求美”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將文化倡導與傳播理念由被動接收變為主動創造,讓農民成為真正的文明使者。

(二)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穩步推進

衡水全市逾500個幫扶村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增添習三內畫藝術博物館、安平臺城村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博物館、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連同之前即建成的桃城區法帖博物館、武強年畫博物館,共有5個文化博物館。全市百余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縣級以上數字影院數十家,農村電影放映隊數百個,相關數字放映配備設備數百套。全市共建設完成新農村書屋2000余家。

(三)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運行良好

目前,衡水市在編公共文化服務從業人員將近500人,基本可以滿足正常運行需要。為適應市場需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對于相關文化戰線工作人員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組織定期培訓和考察活動,以提升隊伍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桃城區、冀州市、故城縣三區縣通過構建外“引”與內“建”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成縣、鄉、村三級文藝網絡體系,將文藝人才的管理機制建設至于工作重心,探索了一條城鄉互動、鄉村聯動的文化之路。同時對于新鮮血液的注入,廣泛面向社會招聘,吸引了高水平的文藝新生力量。

(四)群眾公共文化活動遍地開花

近年來,衡水市公共文化活動蓬勃發展,打造了一大批文化品牌,如衡水市元宵節鼓王大賽、景縣鄉村流動大舞臺、棗強縣大營皮草文化節、武強縣中國吉他文化節、國際麥田音樂節、冀州民間手工技藝展演大賽、三皇炮錘武術大會等。各縣區根據本地特色,組建由地方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文化組織,如桃城區書畫社、阜城康樂評劇社、饒武書法社等,豐富了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提升了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

二、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

近年來,全市文化事業呈現出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但也突出存在著一些問題亟需進一步完善和改進。

(一)政府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問題

衡水市經濟欠發達,在文化設施上欠賬較多,文化服務能力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科技文化需要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對此,市政規劃進一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廣泛集中資源和財力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把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著力建設一批與城市性質相匹配,體現衡水特色的集藝術性、實用性于一體的大型標志性文化設施。

(二)地方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運行和管理制度的問題。

目前,衡水市的財政投入機制、運行保障機制、人員培訓機制和服務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標準化處理模式,缺乏系統化服務方式和長效化運行維護機制。各類文化設施普遍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缺乏管理和有效的使用,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對此,各級政府應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放在與經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正確認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美化群眾精神家園、促進和諧社會構建、提升政府服務水平中的積極作用,對各項工作進行科學定位,定期到文化場館調研,現場解決存在的問題,定方向、出思路、抓落實,點帶面,形成推動工作開展的全新導向。

(三)公共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問題。

目前衡水市仍有少數部門尚未配齊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部分基層部門文化工作者分身文化、經濟領域,人員借用現象突出,隊伍存在著年齡老化、學歷不高、職稱偏低現象,基層文藝創作、展演、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缺乏,城鄉之間、不同區域之間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專業人員青黃不接。

對此,全是各縣區應將公共文化服務戰線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放到工作戰略高度,從長遠角度出發,配備相關職能部門和人員編制,并保證人員到位,專人專職,尤其對于縣級以下公共文化服務部門需班長人員編制最低限,且足額到位,爭取早日建成作風優良、素質卓越、資源豐富的基層文化工作隊伍。同時,為保證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的先進性和創新性,面向社會廣泛招聘并出臺相關政策,廣泛吸引優秀文化人才投身基層公共文化事業,通過定期培訓、外出調研和合理的獎懲制度,提高基層公共文化從業人員積極性,建立基層文化骨干培訓網絡,定期對縣級以下基層文化單位從業骨干人員進行輪訓。力求培養和打造一支具有大師級水準的領軍人物、文化名人、文化骨干的文化戰線上文化工作隊伍。

參考文獻:

[1]于群,李國新.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2012)[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4-15.

[2]孫紅春.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分析與思考[J].大眾文藝,2012(9).

作者簡介:王 菲(1985-),女,碩士研究生,衡水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法學。

王景妍(1982-),女,碩士研究生,衡水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6年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編號為20160203050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解決途徑問題
淺談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貢獻
如何補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短板”
新常態下高校會計監督與會計服務關系探究
電網規劃設計與改造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途徑探討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