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卓越人才培養的審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2016-12-16 00:51謝志明易玄吳蕾慧
商業經濟 2016年9期
關鍵詞:改革建議教學模式

謝志明 易玄 吳蕾慧

[摘 要] 鑒于審計課程的綜合性、實務性及其在經管類卓越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審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問題研究不僅對教師提高實踐教學技能,而且對提高卓越會計專業學生的審計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文獻資料和調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15所國內高校審計實踐教學模式現狀,并從卓越人才培養的審計實踐教學目標制定,實踐教學內容及方法變革,優化實踐教學的支持環境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即應制定面向卓越人才培養的審計實踐教學目標,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及方法,優化審計實踐教學的環境支持。

[關鍵詞] 卓越人才;審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建議

[中圖分類號] D320[文獻標識碼] B

一、引言

為推動高校質量內涵建設,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改變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創新實踐能力不足的現狀,教育部2010年啟動了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標志著我國高?!白吭饺瞬排囵B計劃”的開始。鑒于審計課程的綜合性、實務性及其在經濟管理類卓越人才培養中的地位等,提升審計實踐操作能力既是經管類卓越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也是卓越會計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Bryan Howiesona,Phil Hancockb等人(2014)研究了大學和會計從業者各自扮演的角色問題,并指出大學基礎教育沒有重視會計從業者的角色和責任,企業應該多為大學提供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JonathanC.Njoku等人(2010)認為會計專業教師應該發展成教學和科研實踐能力融合的“混合專家”,這種融合來自完全不同的專業領域,可以實現各種專業能力的互補建設。張榮(2014)分析了風險基礎審計對職業判斷能力提出新挑戰,并提出一系列改進審計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職業判斷能力的措施。金春云,秦桂蓮(2013)強調教師在實踐教學環節,應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獨立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能力。龐卉(2012)、馬志娟(2012)、劉世全(2013)等以審計職能拓展為背景,分析了審計實踐教學收效甚微的原因,提出了審計實踐教學改革建議。但上述研究大部分圍繞審計實踐教學環節,對關于審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還沒有進行深入研究。本文擬采用文獻調查研究方法,分析我國高等院校審計實踐教學模式現狀,收集用人單位對現行審計人才培養模式的評價與建議,設計基于卓越人才培養的高校審計實踐教學模式,不僅對學生通過審計實踐課程學習運用審計理論知識進行審計實務操作能力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對探討審計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教學質量評價具有理論指導意義。

二、我國高等院校審計實踐教學現狀

為了解我國本科院校審計實踐教學現狀,筆者對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工商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南京審計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15所國內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分析后發現,這些院校都開設了會計學專業,《審計學》都被安排成專業核心課,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具備從事經營管理活動和財務報告審計的實踐能力。立信、南審還開設了審計學專業,具體細分為ACCA、IT審計、內部審計、工程審計方向等。北大采用“研究型學習”+“參與式討論”+“團隊化實踐”培養模式,超過24%學生畢業到事務所或咨詢公司從事審計和管理咨詢工作。對外經貿和浙工商利用MPACC、MAUD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實務導師資源以及來自于外貿、商業、財政金融行業豐富的校友資源,構建政、企、校協同培養體系,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培訓師資隊伍和開發課程資源,進而優化培養方案、推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培養管理型卓越人才。立信學院通過“案例教學+校內模擬實習+校外實習”3個環節的實踐教學,使學生了解審計執業的全過程,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長理卓越會計人才的培養主要以“校企”聯合教學為特色,集“課程改革、企業實踐、雙師指導”于一體。其中課程改革實施“班—組”互補的課堂教學,每4位學生為一組,實行“雙導師制”,突出學生的個性;“校企”聯合的實踐教學強調實踐資料的真實性與實務導師對學生實踐的指導。各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都能結合自身特色,注重提高學生審計實踐能力。實踐操作形式主要包括:

(一)手工審計實驗

根據提供被審計案例單位的基本情況以及一定時期的財務報告及證、賬等資料,由實驗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審計基本原理,對案例企業經營活動及財務報告資料進行審計,填制工作底稿并撰寫審計報告。通過手工模擬,學生熟悉了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及編制方法。但也存在諸如對被審單位及其基本情況的了解不深,難以鍛煉學生在風險評估與應對過程中收集證據、解釋證據的專業技能。

(二)審計軟件實驗

常見的商品化審計軟件包括:用友審易、TeamMate、審計之星等。這些審計軟件提供了功能強大的審計標準和審計準則庫供學生查詢,提供了標準的審計工作底稿模板,對學生掌握無紙化審計技能提供了幫助。遺憾的是不少審計軟件實驗教學還停留在熟悉軟件功能的層面。因為難以做到對被審案例企業單位財務軟件的無縫連接,財務報告及其他經營數據導入部分還存在“孤島”現象。偏重審計軟件操作,忽略審計執行過程,學生對審計軟件環境下審計目標、程序、證據以及審計結論之間邏輯關系的難以理解。

(三)校外審計實習

校外實習一般安排在學校簽約的實踐教學基地,或者由學生聯系校外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單位指定實踐指導老師,學生在實習單位的審計實踐報告和實習日志,需要經實踐指導老師簽字,并蓋單位公章,返校后再提交給專業實習的校內導師。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根據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了解審計實施現狀與基本流程,熟悉內部審計與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目標、依據、證據獲取途徑以及審計報告編制方法等。但據筆者了解,目前,校外審計實習學生多被安排在主要業務崗位上,從事簡單重復的憑證抽查、Excel表輸入、工作底稿的歸檔等工作。校內指導老師對學生實習進度、實習內容與目標的匹配性管控難,審計實踐內容、方法、質量測評并不具備系統性,而且忽略風險評估、進一步審計程序等理論在實務中的運用,因而審計實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三、基于卓越人才培養的審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建議

審計實踐教學模式是以卓越人才培養目標為前提,以實踐教學內容為載體,以相應環境資源為支撐的有機整體。因此,審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可以圍繞這三大要素展開。

(一)面向卓越人才培養的審計實踐教學目標制定

根據教育部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文件精神,卓越會計人才是指具備責任感、創新性、應用性、國際化特征的能夠在行政、企事業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國家審計、內部審計或獨立審計)業務,為經濟管理活動和財務報告提供確認與咨詢服務的專門人才。進一步可分解為可觀測的三個標準:堅守職業責任,創新審計思維,維護公眾利益的個人素質標準;持續學習會計、審計、經濟管理、信息技術有關的專業知識標準;嚴格遵循審計準則,履行確認與咨詢職能的職業技能標準。各高校要在卓越會計師能力需求調研的情況下,結合學校自身辦學特色,制定審計課程實踐教學目標。

(二)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及方法

按照實踐技能層次和實驗內容深度的遞進原則,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基礎實踐階段、專業實踐階段和綜合提升階段三個層次?;A實踐階段主要通過情境模擬和案例教學方式鞏固理論學習成果。通過經營管理活動和財務報告審計情境的仿真和模擬,比如審計業務約定書的簽訂,重要性的判斷,重大錯報風險水平的評估,審計風險的應對策略等,都可以結合具體的案例,由學生分析具體問題的解決思路,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審計過程中的邏輯與規律。對于案例設計的思考題,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課外充分準備,搜集與案例有關的會計與審計準則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其演進,了解一定數量上市公司的特定交易、事項及相關會計處理實務,以保證課堂討論的效果。專業實踐階段是對學生是對審計崗位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培養的必要環節。專業實踐包括校內課程實驗和校外實習兩種形式。校內實驗主要以個人為實驗單位,運用計算機軟件(Excel或審計軟件)完成控制測試或實質性程序過程中的審計工作底稿。校外的企業實習或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主要是熟悉不同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了解控制環境,參與審計項目團隊實踐風險導向審計流程,掌握審計確認和咨詢的實際操作技能。綜合提升階段主要通過學科知識競賽、創新性項目設計與研究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邏輯性、整體性,同時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了解一些國內外的研究熱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優化審計實踐教學的環境支持

審計實踐教學模式實施需要相關硬件和軟件資源支持。首先是培養高素質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學校應鼓勵專業教師參加行業協會、監管機構的實務培訓,參加權威職業資格考試(ACCA,CICPA),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教學水平。也可以從實務界聘請校外合作導師,指導學生專業實踐或舉行實務專題講座。其次是建設完備的實踐教學基地。特別是隨著“創新創業”戰略下校內實驗基地和校外合作企業聯系的深入,實踐基地的人才“孵化器”作用日益顯現。再次是優化審計實踐教學管理機制。包括學科專業資源、軟硬件條件、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等實驗教學資源有效利用和共享開放的機制,實踐教學環節制定相應的評價反饋機制等,保證實驗教學資源的有效配置與利用,促進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和卓越人才培養質量。

[參 考 文 獻]

[1]Bryan Howieson, et al. Who should teach what? Australian perceptions of the roles of universities and practice in th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14(32):259-275

[2]Jonathan C. Njoku, et al.Fusion of expertise among accounting faculty: towards an expertisemodel for academia in accounting [J].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10

[3]梁慧媛.審計專業實踐環節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會計之友,2012(1):117-118

[4]賈錦芳.高職高專審計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4):192-193

[5]謝志明,易玄.《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9):276-277

[責任編輯:潘洪志]

猜你喜歡
改革建議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分析財政稅收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
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見
武陵山片區教授工科專業制圖課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議
專車行業改革必要性探究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