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研究

2016-12-23 16:58高曉飛
商情 2016年42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課程

高曉飛

【摘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是高校的一門重要必修課程,對于大學生價值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導向強硬的向學生灌輸知識,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及價值觀的提升。因此建立學生導向型的教學模式極為必要。本研究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現狀進行概述,分析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的在其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并提出以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 學生導向型 教學模式

近年來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自身發展,主張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旨在向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思想價值體系的相關原理及理論觀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但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傳授的課程內容空洞,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現狀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以下簡稱“原理課程”)是大學階段學生的一門重要課程,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無法意識到原理課程的重要性,學習不積極,學習效果很差,該門課程無法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對此本研究對原理課程教學模式做出以下概述:

1.教學目的把握不準確。原理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準確把握教學目的,片面強調意識形態的重要性,以其作為教學重點,而不把教學與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聯系起來[3]。這樣對學生進行教學的直接影響就是學生無法理解這門課程的存在價值與意義,對于意識形態等抽象內容也不能準確把握,最終呈現出教學無目的化趨勢。

2.教學內容空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存在將課程物化的趨勢,忽略了原理課程內容的歷史性、現實性,教學內容脫離社會實際,不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內容空洞而沒有現實意義。學生無法通過課程切實的掌握一定的知識內容。

3.教學方法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對學生進行陳述性講解,完全不顧及學生的感受和聽課效果,以教師自我為中心,對學生進行演講式的教學方法,毫無新意,課堂枯燥乏味。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很低。

4.課程測評。在對學生進行原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不注重對學生的測評,不關心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至把期末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權威工具。這一測評方法具有明顯局限性,無法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能力、學習思想等情況,不具有測評的科學性,更不能有效激發和促進學生學習。

二、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

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最初在西方國家運用,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被應用于教學當中。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獨立個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以懷疑、批判的態度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的自身發展需要。首先,學生在參與教學過程中通過主動探究、分析,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不再依賴教師向其灌輸知識,這樣大大提升了學生自身學習能力水平,掌握知識的同時更學會了獲取知識的方法;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允許學生提出問題、質疑知識的準確性,此種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不再是毫無判斷的接受知識灌輸,形成了一定的懷疑與批判思想和獨立人格;再次,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有利于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此外此種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及自身愛好,主張根據學生喜神發展特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和教學,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因此教學質量水平大大提升。

三、運用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的相關策略

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對原理課程教學及學生自身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推廣使用,本研究基于以上分析,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對其應用提出以下幾點策略建議:

1.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教學出發點。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的重點在于以學生為中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根據具體特點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大學階段是學校與社會的過渡階段,一方面學生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對社會充滿好奇,渴望加深對其了解;另一方面學生缺乏對社會的實踐生活經驗,對社會生活充滿未知。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大膽發言,滿足學生獨立意識的表達,同時對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行深入了解,再次基礎上根據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引導。

2.聯系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原理課程教學內容空洞,與實際生活嚴重脫軌是影響其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為了讓學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為出發點與教學內容密切聯系,使教學內容充實起來。

3.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想要根本解決原理課程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必須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拋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形成全新的教學理念。并在新教學理念指導下開創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明確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及其獨立思想,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指導展開教學,切實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提升教學質量水平。

總結: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是大學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直接影響著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達到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學質量水平很差。因此必須采取相應措施采用學生導向型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分類教學研究[J].佳木

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32(6):176-177.

[2]李琪.開放式教學在醫學院?!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課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29(6):680-683.

[3]鐵文英,馬玉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馬克思

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社科縱橫,

2016,31(1):176-178.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課程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自行車的發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