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歌曲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

2016-12-23 17:04葉美蘭
商情 2016年42期
關鍵詞:輔助作用英文歌曲初中英語教學

葉美蘭

【摘要】馬克思曾說過:“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F如今,國內外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學研究者關注英文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現實作用。本文結合理論與實踐,探討英文歌曲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適當地應用歌曲進行教學有助于教學的開展;輔助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授以及幫助學生培養語言文化素養。

【關鍵詞】英文歌曲 初中英語教學 輔助作用

前言

音樂具有開發人類智力與潛能的積極功能。歌曲作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音樂形式,長期以來被視為娛樂和消遣的手段,在外語教學中缺乏應有的地位(Xie,1995)。事實上,英文歌曲對初中英語教學具有積極效應。其一,英文歌曲能夠輔助教學過程,其感召力和無國界性可以使英語教學過程變得生動而易于為學生接受,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和教學趣味性;其二,英文歌曲能切實輔助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授,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習得標準的語音、語調、詞匯等方面;其三,英文歌曲有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化素養。而將英文歌曲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也是切實可行的。一方面,可以將歌曲以課堂導入手段、課堂活動等形式融入課堂教學;另一方面,歌曲教學可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英語課,不僅僅局限于口語教學。因此,本文擬探討英文歌曲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以期為初中一線英語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

本文包含4部分:第一部分為文獻綜述,主要分析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解釋理論基礎;第二部分闡釋英文歌曲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包括對教學過程的輔助;輔助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授,包括幫助學生習得標準的語音、語調、記憶詞匯以及幫助學生培養語言文化素養三方面;第三部分介紹將英文歌曲與英語課堂教學融合的可行方式,包括將英文歌曲作為課堂導入手段、課堂活動等;第四部分總結全文、提出相關教學建議并反思不足。

一、文獻綜述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兩點問題:

其一,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被忽略甚至被否定?,F代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Feng,2015)。但長期以來,英語教學一直貫穿“以教師為主”的原則,老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則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很大程度上忽略甚至否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長期以來,學生課堂地位是受制于教師意志的。從教學實踐的歷史與現狀考查師生二因素間的關系,我們不能回避這樣一個事實: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學生總是一個受動因素,處于被決定的地位;教師則是一個主動因素,往往具有決定學生地位的力量(Cao,1990)。但實際上,英語課堂教學既要注重教師的“教”,也要兼顧學生的“學”。

其二,課堂教學輔助形式過于傳統、單一。隨著多媒體的發展,當前英語課堂愈來愈崇尚使用多媒體,但形式主要為PPT的使用,視頻、音頻的使用還不算多。導致當下英語課堂教學以黑板、PPT等輔助手段為主。

以英文歌曲輔助課堂教學既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表現,也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輔助手段。作為21世紀的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如視頻、音頻等多種教學輔助手段,組織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才能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習得二語。

(二)理論基礎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Krashen提出以五個假說為基礎的語言輸入理論,即習得——學習假說(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監察假說(The Monitor Hypothesis)、自然順序假說(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輸入假說(The Input Hypothesis)以及情感過濾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其中,輸入假說是其核心部分,認為只有可理解的、足夠的、有趣的、粗調的、關聯的和真實的語言輸入,其效果才是最佳的。習得與學得作為兩種培養外語的途徑,區別在于:習得是潛意識的自然方式;而學得是在目的語環境中有意識的學習。情感過濾假說認為二語習得受許多情感因素的影響,包括學生的學習動機、自信心和焦慮感(Feng,2014)。

英文歌曲教學不僅能作為語言輸入材料,而且能促進學生的語言習得,降低學生課堂焦慮并增強學習動機。因此,Krashen的習得-學習、輸入以及情感過濾假說即為本文提供了理論支撐。

二、英文歌曲對英語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

(一)對教學過程開展的輔助作用

英文歌曲對教學過程開展的輔助作用主要體現在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氣氛方面。

一方面,英文歌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力量,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最好的老師(Ma,2006)。因此,歌曲運用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英文歌曲本身較強的娛樂性能幫助學生減少課堂焦慮,舒緩課堂緊張感,從而營造有趣、輕松的課堂氛圍。

(二)對語言知識與技能教學的輔助作用

在二語習得中,輸入是第一性的,輸出為第二性;且在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中,聽與讀為語言輸入,而說與寫則為語言輸出。因此,英文歌曲作為一種目的語形式,本身即為一種理想的語言輸入材料,可以通過學生聽的方式促進其二語習得。

首先,英文歌曲可以輔助口語教學,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相對于“中國式英語”,英文歌曲是地道、標準的目的語,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材料。某些平時不注意的連讀、弱讀等現象在歌曲中出現的尤為頻繁(Zhu & Xia,2000)。因此,英文歌曲不僅有助于學生習得標準的語音、語調,而且有利于學生觀察到重要的語言現象,學習重讀、連讀等語言技巧。

其次,英文歌曲也可以輔助詞匯教學。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 :“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庇纱丝梢?,在某個語境里學習詞匯,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用法和多種意義,從而對單詞的記憶就會更加牢固。英文歌詞涉及面比較廣,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個有意義的語境,老師可以通過講解英文歌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詞匯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擴大詞匯量。而學唱英語歌曲會使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去查閱和搞懂歌詞的大意與背景,單詞學習就在這種反復的接觸當中被學生存儲到長時記憶中,再輔以一定量的練習與使用,即能轉化為主動詞匯。因此,英文歌曲可以寓學于樂,幫助學生在樂趣中擴大詞匯量。

(三)對培養學生語言文化素養的輔助作用

英語教學不能沒有英語文化的傳遞,英語文化是學生形成交際能力的重要基礎(Wen,2001)。而英語語言文化素養即為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對英語語言的文化內涵的理解。英語語言文化素養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引導,需要基于足量的、有質量的英語材料的學習。而高質量的英文歌曲浩瀚如海,其英文歌詞有著豐富的英語文化內涵,是培養學生英語文化素養的合適素材。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高質量英文歌曲歌詞的講解,包括對背景文化知識的補充,使學生內化歌詞中的文化內涵,真正理解歌詞,從而理解相關的英語語言文化。長此以往,學生的語言文化素養就會越來越高,成為智慧的、有深度的英語學習者,而非浮于表面的“語言機器人”。

三、英文歌曲與英語課堂的融合

(一)合適歌曲的選擇

初中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喜好、英語水平以及教學需求選擇合適的歌曲??傮w而言,積極陽光、曲調優美動聽、難度適中的歌曲是比較適宜的。筆者近幾年搜集了一些不同風格的英文歌曲,有教人自信自強,激發人們奮發向上的“Hero”,“When You Believe”等;有歌頌美好友誼的“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Dont Cry Joni ”等;有描寫離鄉哀愁、懷念故人的,如“Heaven Knows”,“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等,還有如何對待生活的,如“Let It Be”,“Sound of Silence”等。這些英文歌曲都是圍繞某個特定主題,教師可以將其與課堂教學結合,甚至單獨組織一些相關的班級活動。

(二)運用方式的選擇

英文歌曲既可作為語言輸入材料、教學素材;也可作為課堂教學手段、教學輔助。

英語教師可將英文歌曲作為課堂導入方式。選擇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歌曲,在課堂伊始播放歌曲,以引起學生共鳴,自然導入課堂教學。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效果佳,幫助教師節省備課時間與精力的同時使學生帶著興趣進入課堂學習中。此外,英文歌曲也可以教學活動的方式被設計為教學環節,如教師安排學生學唱英文歌或聽寫英文歌詞的活動。這些活動形式新穎、有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有效的課堂活動形式。

(三)其他注意事項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也要注意控制時間,若將其作為導入手段,應將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而作為教學活動則應在15分鐘內。此外,英語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學習英文歌曲,只依靠學生自己聽與唱很難達到學習英文歌曲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必要時進行講解與糾錯。

結束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英文歌曲,有利于輔助教學的開展;幫助學生習得語言知識與技能;有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化素養。而在具體運用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注意選擇符合學生與課堂需求的英文歌曲,采用合理的方式將英文歌曲與課堂結合。

此外,本文也倡導學生培養聽學英文歌曲的興趣,通過對英文歌曲的主動練習與模仿,快速掌握英語發音規則,增強語感、提高聽力的準確度與口語的流利度。而且對歌詞的深入解讀也可以幫助學生附帶習得詞匯,培養英語語言文化素養。由此可見,英文歌曲對初中英語教學的作用是極其巨大的。

對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的探究是極具現實意義的。當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由于時間等客觀條件限制,未進行教學實驗研究,缺少一定的數據支撐。希望本文能為相關英語教育研究者與實踐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曹光燦,關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思考[J].中

國學術期刊,1990,(9):5-8。

[2]封金麗,口隨樂動,身隨曲舞——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語口

語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學研究,2014,(7):59-63。

[3]馮欣,“學生為主體與教師為主導”的英語教學思辨能力發

展探究[J].外語教學,2015,(4):64-68。

[4]靳梅琳,大學英語詞匯與語義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

天大學出版社,2000,1。

[5]馬蘭芳,挖掘潛力 激發活力 提升功效——英文歌曲在大

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資訊,2006,(29):49-50。

[6]馬月蘭,英語教育專業“短學期”教學實踐探索——文化素

養與“4C”能力的關系[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9,(4):

48-51。

[7]溫中蘭,努力提高英語教師的英語文化素養——談對中學

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2):

72-76。

[8]謝福榮,如何在外語教學中使用歌曲和音樂[J].國外外語

教學,1995,(3):30-34。

[9]諸光 & 夏桃珍,英語歌曲教學[J].國外外語教學,2000,

(4):42-44。

猜你喜歡
輔助作用英文歌曲初中英語教學
英文歌曲聽唱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
英文歌曲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體育課堂中合理安排體育游戲的策略
試析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討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析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
用英文歌曲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嘗試
《中學生英語》九年級2008年第1~12期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