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與課外閱讀

2016-12-23 17:07劉欣
商情 2016年42期
關鍵詞:課外讀物課外課外閱讀

劉欣

【摘要】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其樂讀;教給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使其會讀;推薦好課外讀物,使其有選擇地讀:(1)結合課文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2)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閱讀原著;(3)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閱讀其它著作。

【關鍵詞】小學生 課外閱讀

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具有閱讀的能力,小學階段六年每個學生的閱讀量不少于15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160篇以上。其中目的就在于讓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缎W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雖然小學語文課本是經過幾代人努力編制的一套成熟的教材,凝聚了許多編者的血汗,并且能較好地反映人類優秀文化與先進思想。然而所選的內容對浩瀚的文海來講只是滄海一粟,所以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但課外閱讀要依托課本,抓住課文這條主線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淺談一下在教學中所采用的課外閱讀的指導方法:

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之樂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先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才能如花香引來蜜蜂一樣。那如何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呢?

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不穩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家庭對他們的引導和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要立足課內,帶動課外。小學語文教材為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這種有利的因素。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激發其閱讀興趣。

二、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使之會讀

學生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只憑興趣毫無目的、不茍方法,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揣摩寫作方法。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

用課堂上教給學生的讀課文的“六字訣”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1、讀。讀內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劃。給優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加點劃線。4、摘。摘抄好詞佳句。5、想。讀后思考所得所感。6、記。背誦精彩片斷、優美范文。

三、推薦好課外讀物,使之有選擇地讀

小學生的鑒別能力較差,而課外讀物又良莠并存,教師應當結合課本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教育需要,認真地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

1、結合課文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

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教材內容,向學生推薦主題相仿、相反或相關的內容,往往容易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在教建設大西北的課文《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引導學生查找關于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的相關圖片及資料。這樣,通過查找資料,將課堂延伸到課外,將課文教學延伸到課外閱讀,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大了閱讀量,增強了孩子們知識的儲量。久而久之,通過這樣系統的有目的的查資料式的課外閱讀,學生的求知欲望不斷得以激發,知識不斷深化、系統,形成了各種知識鏈條,從而有效地提高閱讀、寫作能力。這樣,課文的許多疑難問題在課前得到了解決,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獲取信息的能力,還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激起他們更大的課外閱讀熱情。

2、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閱讀原著。

引導學生把課內所學之法及時應用到課外閱讀中,以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小學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堪稱經典,學生非常喜歡。及時利用學生的這股熱情與興趣,結合課文介紹閱讀原著,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學習《草船借箭》后,學生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佩服之至,這時老師乘機問: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諸葛亮更多有趣的故事呢?請你看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好不好?教師親自為學生讀幾個精彩片段,正當學生們熱情高漲期待結局之際,教師嘎然收聲,欲知后事,請自讀全文。這樣很容易在班級中形成閱讀高潮,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閱讀其它著作。

歷代名家的文章自成體系,各有風格,而選入課文的均是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教學這些作品的同時,我們要因勢利導介紹作者背景、文章風格、作品的特點,課上或課下引導他們閱讀相關課外書。如學了課文《桂林山水》之后,老師推薦學生閱讀《西湖風光》、《漓江游記》,可以使學生理解作者采用比較的方法,用西湖的水來襯托漓江的水之美,并不是西湖不美,西湖的美同樣是寫不完,道不盡,令人神往,令人遐想,只是寫法上與《桂林山水》不同;而《漓江游記》則可以讓學生對漓江兩岸美麗的風光有一個完整的了解,激起學生對祖國山水的熱愛和向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小學課文中的作者涵蓋古今中外,如果以這條線索引導讀書,那將非常有利地幫助學生理解祖國優秀文化和人類進步文化,對全面提高孩子們的文化素養有很大的效益。

除此之外,小學生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據這些特點,我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兒童讀物,如《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這些經典兒童文學書籍既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的課外讀物,又能促進他們完美地發展,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

其次,可以適當推薦給小學生的一些有時代特色的暢銷課外讀物。比如,鄭淵潔的“皮皮魯”和“魯西西”等系列童話故事,還有《哈利·波特》、《魔法學?!愤@樣的兒童暢銷書風靡校園,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課外讀物也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寶貴契機和資源,可教師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殺。很多圖書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義的感召、美好的幻想、過人的機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對這種課外閱讀,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積極親身體驗,使其能真正產生發自內心的激動和興趣。

當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我們應當立足于課內,以課內帶課外,以課外促課內,以課內的“精”引出課外的“博”。重視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進行課外閱讀,可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課外閱讀,是學生的一個良好習慣,形成好習慣是一個過程。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放棄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正確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閱讀習慣。開卷有益,只要學生讀,堅持下來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猜你喜歡
課外讀物課外課外閱讀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近四成家長認為課外讀物存在“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等問題
小滿課外班
教育部:禁止強制學生購買課外讀物
確保學生課外閱讀有質有量
我的“課外老師”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本期話題:自習課上可不可以看課外讀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