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農村社區公共設施的設計與思考

2016-12-23 16:01張波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34期
關鍵詞:公共設施思考設計

摘 要:新型農村社區的公共設施設計,是一個新課題,也是一個新挑戰。除了要考慮對象的地理、環境、規模等因素差別外,還要把新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原則帶到具體的設計內容中去,以期有所突破和創新。

關鍵詞:公共設施;空間環境;設計;思考

引言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顯著的成果就是數以萬計的新型農村社區在祖國大地的不同地區開花結果。它是二十一世紀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變革,也是廣大農民實現幸福美滿生活的重要標志。新型農村社區帶給農民的不僅是產業結構和經濟水平的變化,更多的是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公共設施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一項重要生活內容,它在設計中采用什么樣的設計方式與標準,將直接影響到社區的生活質量。

1 公共社區與公共設施

公共社區泛指公眾共同生活居住的空間環境,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是客觀社會的縮影。一個公共社區應該包括一定數量的人口、一定范圍的地域、一定規模的設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類型的組織。比如城市當中劃分的行政區域被稱謂東城社區、西城社區、陽光大學城社區、高新科技社區、回族風情社區等等,再有往下就是傳統的縣鄉村鎮不同等級的社區。而新型農村社區則不同于傳統的行政社區,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統一規劃,統一建設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既不等同于村莊翻新,也不是簡單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在農村營造一種新的社會生活形態,讓農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樣的公共服務,過上像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公共設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的、給社會公眾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設備。它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內容涉及到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方面。它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水平的反映,也是物質文明最社會化的表現。

2 社區公共設施的設計與思考

新型農村社區是新生事物,是各級人民政府響應黨中央號召幫助農民建設的新的生活形態。農民離開了自己生活數百年的家園,開始新的生活方式,許多內容要學習和適應,包括群居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內容不光是習慣的問題,還有思想、宗教、法律等等方面的問題也要去面對、解決。公共設施設計也要面對這樣一個新的設計對象,它沒有經驗,也沒有可借鑒的模式,只有從頭開始。進行調查研究,與農民交朋友,了解他們的感受、需求,然后帶上設計方案一次次地征詢意見,最后定稿、實施。通過這些過程,梳理了團隊的設計思路,明確了設計方向和設計原則。下面幾個事例是說明在設計過程中的一些措施與思考。

2.1 安全性原則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現象:在廣場臺階上和人行坡道上,雨雪天經常有人摔跤,嚴重者傷筋動骨。這是怎么造成的?誰要為此類事件負責?許多的社區和單位沒有人清楚。首先這是設計失誤。設計部門在材料的選用上光曉得花崗巖的堅硬亮麗,沒想到雨雪天它的表面會變得非常光滑,冰凍時更是如此。選用花崗巖或其他材料沒有錯,錯在簡單使用,沒有考慮雨雪等惡劣氣候條件下石材表面光滑的問題。措施和方法是對局部的人行道上石材表面進行琢毛處理,這種方式就是使光滑的表面變毛糙,人在行走時會產生阻力和摩擦就不會滑倒。摔倒事故的第一責任人應該是設計部門,驗收無異議并使用后責任則歸管理部門。公共設施要考慮在公共環境中產品的材料、結構、工藝等方面的安全性,盡量避免對使用者所造成的安全隱患。這就是公共設施設計的安全性原則。

2.2 審美性原則

公共設施在滿足功能需要的同時,還兼具美育的功能。因為,在營造市容區貌的過程中,公共設施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一件件功能完善的設施,不光是機械地組合就算完成了,而是要通過形、色、態美的要素結合才能算是完美。就像漂亮的新娘沒有穿外衣一樣,不能算是完美,有了華麗的衣裳才是美麗和完美。還有一個比喻:一輛汽車再好,沒有外殼不能算好,光是內臟,可能很丑,有了外殼的包裝設計就漂亮帥氣了。這是公共設施設計的魅力與價值,也是公共設施設計的使命與職責。

2.3 獨特性原則

公共設施是一個專項的設計門類,獨特性是它的基本特點,也是它不懈追求的理念。設計是創造性的勞動,是永無止境的創新。作為一項傳統的藝術設計形式,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它也在不斷地吸收和借鑒兄弟姐妹藝術的優點和長處。如工業設計機械化、大批量生產的特征,就運用在公共設施的生產工藝中。如一項主題設計內容中有大量的路燈需要設計和生產,設計方式就向工業設計學習借鑒。如環境藝術設計對空間的分割、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結合與再創造的方法,運用在傳統文化的背景與城市空間的社區有機結合,創造出新的意境與空間。

2.4 環保性原則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綠色環保的倡導成為了世界各國關注的話題,也成為社會各界可持續發展共同遵守的原則。在設計領域提出的“綠色設計”口號也得到廣大設計師普遍的響應。新型農村社區在廣大的農村,距生態環境最近,有著優越的先天條件,理應發揮綠色保護的積極作用。公共設施產品設計應在材料選擇、設施結構、生產工藝這三個主要環節進行通盤考慮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的問題。如公共桌椅的設計,可以使用現成的竹、木、藤為主要原料進行產品的造型設計,發揮這些材料天然、親和、豐富及無公害的優點,再運用現代科技技術進行防腐等工藝處理,外用和內置都可以。這種產品經久耐用且成本低,如果原材料充足,還可以拓展成為新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產業——綠色家具。

3 結束語

通過事例的分析與總結,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業務上,團隊也得到了鍛煉和增強。過去我們遇到的對象和問題都是相似的,在量和度的把握上有所區別就會迎刃而解。而這次工作則遇到了特殊的對象和問題,它的困難程度超出了我們的預估,也超出了純粹的業務范疇。實踐告訴我們:公共設施設計是解決問題的學科,但不是萬能的學科。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不僅僅是靠技術解決的,有時是要靠思維和與情商的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去面對,用誠懇的態度、學習的精神、科學的方法去努力,反而是解決問題更好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薜文凱.公共環境設施設計[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6.

[2]吳桂英.探索農村社區建設,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J].中國民政,2008.

[3]劉文軍,韓霞.建筑小環境設計[M].北京: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張波(1960-),男,湖北云夢人,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公共設施思考設計
BUBA臺燈設計
有種設計叫而專
引導性設計在公共設施領域的應用研究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析旅游景區公共設施的設計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一路驚喜
公共設施區位規劃及相關研究述評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