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技術的轉型及發展

2016-12-23 16:06蔡維堅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34期
關鍵詞:廣播電視大數據

蔡維堅

摘 要:大數據作為現代化、信息化特有的技術表現形式,能夠更快更高效的完成數據處理與分析工作。廣播電視作為重要的媒體形式與傳播來源,如果無法認識到大數據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文章針對廣播電視發展特點與目前現狀進行分析,提出轉型概念與發展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廣播電視;技術轉型

1 大數據基本概念

隨著云時代的發展,社會已經形成了移動通信、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融合,使各行各業數據在網絡的聯通下,形成了交織關系,大量數據在網絡中累積成豐富的信息資源,信息化時代就是在大數據為依托的背景下,實現資源流通共享。所謂“大數據”是指所涉及的數據規模龐大、內容繁多,無法通過人工整理、歸集、處理,但是可以通過云計算將數據在一定時間內被觀測、截取、解讀,是基于云計算的應用模式,通過數據的集成共享、交叉達到資源整合共享的能力。

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并將引領一輪新技術革命的浪潮。公眾普遍將“大數據”定義為“4V”特點,分別是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化)、value(價值)。在“大數據”時代的進步下,各行各業都在努力轉型,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并對其進步帶來了深遠影響,公眾也可以明顯感受到“大數據”的魅力所在。

2 大數據對廣播電視影響

廣播電視是媒體行業的組織領導者,是行業發展的最高點,無論是廣播、電視還是網絡媒體都由廣電行業管理控制,并掌握著大量豐富的數據資源。同時還扮演著媒體的接受者、傳播者等角色。一方面廣播電視行業從各個渠道收集信息,并轉化為媒體形式,另一方面將所收取的大量數據以新聞、廣播、娛樂等形式化傳遞給觀眾。所以廣電行業離不開“大數據”的影響,并在信息化時代中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2.1 廣播電視技術發展基礎

隨著信息技術化浪潮的來襲,傳統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新聞傳播媒介已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在廣播電視網絡化技術中,以數字“0”、“1”為編碼基礎,帶來了廣播電視內容數字化發展,同時也對廣電行業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奠定了深遠影響。采用數字化傳播模式更有利于信息的存儲、傳輸、使用,而且也為廣電行業與網絡信息化提供了溝通紐帶,提高了網絡電視的共享率。同時隨著三網融合的到來,實現了廣播電視網、電信網、互聯網等在同一網絡平臺中相互交織,達到了資源的融合共享,進一步實現了業務的交融。傳統電視機也被網絡化,家庭電視不僅可以收播電視臺節目,還可以共享網絡電視資源,同時網絡電視中也可以看到更多相融合的信息資源,實現了資源多元化發展。通過技術手段的升級換代,廣電行業在大數據發展的基礎上也得到了更大范圍的進步。

2.2 廣播電視在大數據時代面臨的危機

在大數據時代的催化下,廣播電視行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危機,雖然在數字化進程中,廣電行業已更新換代,數字化、網絡化體系已得到改善。但是從市場份額來看,廣電正面臨著新形勢——開機率在下降、收視率低、收視份額下降的特點。開機率是指某一時間開電視人數與所有電視機數量之比;收視率以確定地區總人口為基數,觀測看電視人占全部人數的比例;收視份額指同一時間段一個電視節目人數與所有開電視人數之比。

據各種數據統計,《北京商報》在2014年統計顯示,北京地區家庭電視開機率從3年前的70%下降至30%;尼爾森數據顯示,在網絡化時代,全球對電視機的需求日漸下降,收視時間繼續縮減,從2009年176rain下降至168rain;據《環球時報》報道,CNN總裁吉姆·沃爾頓在因無力扭轉電視收視率下滑的趨勢,選擇辭職。央視春晚在傳統春節中是每家每戶最期待的電視節目,但是在網絡電視的影響下,央視收視率呈現下降趨勢,只有在2016年央視春晚多屏直播收視率達30.98%,略超過2015年央視春晚收視數據發布多屏收視率達29.60%,不僅有電視春晚、還有網絡春晚。這些情況主要原因為網絡視頻的出現,網絡傳媒針對用戶體驗設計了更多符合用戶口味的產品。而電信運營商也在積累更多的資源運用拓展到更多領域,同時借助OTT TV平臺更多大巨頭希望在傳統電視媒體領域有所表現,將運用更多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為用戶帶來更強大的家庭電視體驗感。

2.3 大數據為廣播電視技術帶來的發展前景

在大數據時代下,廣電行業可以利用數據所統計的電視收視率情況對自身發展進行分析與解剖,通過數據統計可以將復雜多變的信息轉化為數字體現出來,進而可以了解觀眾所喜愛程度,比如通過數據統計可以了解用戶看電視集中的時間段、用戶最喜愛的電視臺節目、看電視時間等內容,這可以將用戶體驗透明化,進而摸清廣大電視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喜愛程度。在前幾年家庭電視的收播以機頂盒作為終端,機頂盒不僅可以收播電視節目,還起到一個數據統計傳輸的作用,能夠精確的統計用戶觀看電視時的各種情況,并對其傳輸。而在近幾年,很多網絡運營商發明了自制終端系統,比如小米盒子、華為盒子等,不再利用機頂盒也可以觀看電視節目并可以觀看網絡電視,這樣機頂盒所統計的數據將不完整,應該把網絡平臺考慮進去。在互聯網的交互發展中,電視機不應僅僅滿足電視的播放功能,在OTT TV、IPTV等平臺上大力發掘電視所能體現的潛在功能,比如開發視頻點播、電視通話等業務提高電視智能化。通過發掘電視潛在業務,不僅能夠滿足電視價值最大化發揮,還為廣播電視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3 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技術轉型發展戰略

廣播電視行業發展至今,一直注重技術革新,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其中大數據處理作為重要環節必須做到采用先進科學技術,發揮潛在作用,重新審視行業地位與未來發展前景,做到資源戰略轉型。

3.1 提高電視節目智能點播、信息推薦功能

在目前電視系統統計中,一般采用云計算,統計用戶各個時間段所觀看的節目信息,進而根據時間數據反映用戶對節目的喜愛程度。在未來廣電技術發展中,可以采用碎片化分類統計,通過預先分析了解每個電視頻道不同時間段所播出的節目類型,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喜愛的播放節目,可以提前點播所要觀看的節目,同時電視機會自動為用戶推薦與其胃口相匹配的節目。這與傳統統計相比可以依據頻道播放節目類型對所有電視頻道進行動態統計,這對用戶來講可以在家庭電視中成為主動選擇方,而不是被動接受者,提高了用戶對電視使用的積極性,進而更直觀的觀測用戶的對電視類型的喜愛程度,這樣所采納的信息更直接、更全面。在對信息數據整合處理后,利用VOD平臺推出更多針對用戶口味的節目,比如某一類型節目,某一個導演的全部電影,以幫用戶建立電視體系。

3.2 加強傳統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

電視臺要改進現有生產力,改變傳統思維方式,促進電視臺的整體轉型,努力做到向新媒體進軍。一些地區電視臺已經開始在電視媒體內容上選擇網站、微博等平臺中點擊率較高或評價較好的作品作為電視播出節目,并且與網絡媒體聯合創作新產品。除此之外,考慮建設覆蓋傳統電視臺和新媒體的共平臺生產制作和統一分發系統,這將有利于廣播電視的整體升級換代,帶動廣播電視臺整體向全媒體的轉型和覆蓋,提高電視的使用頻率,擴展電視使用范圍。

3.3 提高智能化客戶管理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發展下,傳統電視與互聯網、數字信息經歷了無數次的層層競爭,用戶人數明顯下降。由于IPTV、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等新型終端電視的發展,提高了大眾的娛樂范圍,讓大眾更喜愛用移動終端觀看電視節目,有線電視用戶流失在所難免。廣播電視行業應該根據有線電視用戶自身情況,建立客戶平臺、服務平臺、消費渠道等數據系統,將平臺所表現的特征與客戶流失情況相聯系。建立模型體系,針對客戶流失原因進行因素分析,進而得出流出原因與概率,對客戶進行智能化管理以提高電視使用率,以提高用戶滿足感。

參考文獻

[1]吳劍海,周華東,王衛成,等.廣電向全媒體轉型的思考[J].電視技術,2013(2).

[2]閆城榛,宋迪.“大數據”時代或將引爆傳媒發展新格局[J].中國傳媒科技,2012(19).

猜你喜歡
廣播電視大數據
周二廣播電視
周四廣播電視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