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因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6-12-26 15:48佘艷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1期
關鍵詞:模因論模仿大學英語教學

佘艷

摘要:模因論是一種新理論,它基于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文化進化規律。這一理論被引入語言學界,為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一種新視角,很多英語教師開始關注模因論的研究,嘗試從模因論的角度解釋語言現象,指導學生更好的學習運用語言,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模因論;大學英語教學;模仿;復制與傳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1.105

1模因論和模因

模因論(memetics)是一種新理論,是基于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文化進化規律的理論。這個理論是在1976年由英國牛津大學著名生物學家Dawkins Richard在《自私的模因》一書中首次提出。模因(meme)是模因論的關鍵術語,正如基因是人類生存繁衍進化的基本單位,人類也需要一個表示文化傳播進化的單位。Dawkins Richard根據希臘詞根mimeme(被模仿的東西)和英文單詞gene的發音創造了一個新詞meme。Dawkins Richard的學生Blackmore于1999年在《模因機器》中提到,新出現的思想或者信息模式在沒有被復制,傳播前并不是模因,只有當其得以進行傳播,復制的時候,它才具有模因性。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何自然教授將meme翻譯成“模因”正體現了模因是一種與基因相似的現象,通過模仿而被復制傳播。在《語言中的模因》中何教授提出:“語言學習本身其實就是模因的復制,傳播過程,學習中的各種語言表達手段要靠模仿,復制與別人交流,最終實現傳播的目的”。從模因論的角度而言,無論是語言本身,還是語言所傳達的文化,只要可以通過模仿被復制被傳播,就是語言模因。

2模因的模仿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Blackmore在《模因機器》中提到,人類的認知過程都以某種方式建立在模仿的基礎之上。模因論的核心就是“模仿第一性”,模仿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人類從幼時學習母語,到上學時學習其他語種,語言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模仿的過程。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更要體現語言學習初級階段的模仿性。英語教學實驗證明,學好英語的基礎就是模仿,只有不斷的模仿才能夠創建個人的語料庫,才能夠進行原始的語言積累。在日常的語言交際中,學生才能隨意提取這些模因,最終實現語言交際。

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模仿要從最基本的語音開始。對于筆者所在的獨立學院的學生而言,英語基礎大部分比較薄弱,發音存在問題比較多,最常見的就是地域口音重,單詞重讀位置不清楚,長單詞不敢開口甚至完全不會發音。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鼓勵學生開口,給學生創造模仿發音的機會,還可以以板書的形式帶領學生根據發音規則進行單詞的拼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外,通過共享單詞和課文的語音版,讓學生模仿標準的英式發音或者美式發音;鼓勵學生觀看經典的英文電影并嘗試在每部電影里面找到十個最喜歡的句子,模仿發音并且背誦;充分利用多樣化的媒體,讓學生下載配音軟件玩配音游戲并且在微信上和其他同學分享并互相點贊,增加趣味性。

在語音模仿的基礎之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語法模仿和句法模仿。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很多基礎不好的學生寫出一個完整的英文句子都十分困難,這種現象在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中十分普遍。所以在講解了基本句型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句型模仿來鞏固教學效果。為了避免句型模仿的枯燥無趣,可以在句型模仿訓練中穿插填單詞填詞組填搭配游戲。

3模因的復制和傳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Francis. Heylighen認為模因的成功復制要經歷四個階段:同化(assimilation),記憶(retention),表達(expression)和傳播(transmission)。這四個階段的周而復始,形成了語言和文化的復制傳播體系。大學英語最終的教學目的就是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語言,達到模因的成功復制。因此,語言學習要遵循這一規律。

3.1同化

同化是第一階段,成功同化需要得到宿主的關注,理解和接受。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選擇,要能夠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課文的導入部分,可以根據課文的相關內容讓學生自由準備相關背景資料,制作PPT并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這個步驟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可以調動大多數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模因才能打動學生個體,被他們復制并傳播。

3.2記憶

Heylighen認為模因在人的記憶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染宿主的機會越多。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著重關注如何讓學生更長久地記憶。高中的英語學習中老師一般都會強調背誦,但是學生到了大學之后,背誦課文卻不是很受老師鼓勵,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背誦是一種過時的傳統教學法,很多大學英語教師強調的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而不是單純的背誦,但是每個學語言的人都清楚,語言的學習是離不開背誦的,積極正面地看待背誦,在班級里推行理解式教學和背誦式教學相結合,的確可以有助于學生長久地記憶課文里的單詞和句子,構成新的模因。

3.3表達

在之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表達就是從記憶模式轉變成宿主能夠感知的物質外形過程,主要是話語,文字,圖片,聲音等。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這一階段主要體現在口語和寫作方面。對于獨立學院學生而言,口語說得好比較難,但是開口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大部分學生膽子大,敢于表現自己,不怕犯錯,所以對于教師而言,在學生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相關內容進行口語討論,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身儲存的語言模因來完成口語訓練任務。在寫作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作文的仿寫訓練,特別是對作文范文里的經典句子進行仿寫,仿寫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生寫作就有話可說了。

3.4傳播

這是模因復制的最后一個階段,模因像病毒一樣傳播,由舊宿主通過一些媒介傳遞給新宿主。為了保證模因在傳播中不走樣,傳播媒介需要穩定性和保真性。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教學,通過學生小組討論,情景對話,角色扮演等方式讓模因可以成功輔助并傳播。

綜上所述,雖然模因論仍是個新理論,但是它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模因的四個階段形成了一個循環,構成了語言學習的整個過程。在同化和記憶階段,學生進行了大量的輸入訓練,在表達和傳播階段,學生進行了大量的輸出訓練。語言的學習過程就是語言模因的復制與傳播過程。作為一線教師,應該嘗試將模因論和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用模因論的規律去優化大學英語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完成靈活運用語言這一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Dawkins Richard.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S.Blackmore.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F.Heylighen.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J].http://pespmcl.Vub.Ac.be/Papers/Memetics Namur.Html,1998.

猜你喜歡
模因論模仿大學英語教學
從模因論視角看外語教學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初探
淺談成語在廣告語言中的偏離現象
智殘兒童構音困難教學中的感悟
模因論視域下的網絡語言漢英翻譯
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思考
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模因論視角下的背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