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問題淺析

2016-12-27 16:40劉鵬
企業技術開發·下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公允價值計量問題應用

劉鵬

摘 要:文章以公允價值的定義為分析切入點,具體闡述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應用的意義,進而提出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應用中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公允價值計量;應用;問題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33-0044-02

1 公允價值的概念

中國政府在2014年年初頒布《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對公允價值的概念進行了重新界定:公允價值指的是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產生的規范交易中,售賣一種資產所可以得到或者轉讓一種負債所要支付的價格。此文件發布以后,公允價值的概念逐步明確,交易主體從之前的交易兩者拓展為市場參與者,市場參與者囊括了有利于市場的一般交易者。交易價格也由之前的兩者自主協商確定的價格調整成脫手價格,此價格和資產、債務自身的特點無關,指的是“所要支付的價格”。

公允價值是金融市場成長到某個階段以后會計計量的不二之選,假如企業每一種業務均處在成熟的金融市場,企業每一項資產與每一項債務均較易尋找到有關市場,那么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的每一項資產與每一項債務均能夠找到有關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體現的是目前資產的價值,帶有順周期特點,并且預計帶有較大的不明確性,此便需要市場的資金投入者具有較高的市場剖析水平;相對應的如果企業的每一項資產與每一項債務均以公允價值體現,這代表著企業全部的運營行為均要擔負公允價值變化風險,企業全部的運營行為均能夠視為資本行為。

2 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應用的價值

公允價值作為全新的計量方式在國內的運用范圍逐漸增大。在實踐中,公允價值有效體現了有關交易事物的價格,有效地體現了企業的經營情況,另外予以了有關信息的需要者更為科學的決策根據。

因此,公允價值計量的運用在我國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其一是科學體現企業的經濟情況。在實踐中運用公允價值這種方式,提升了信息的公開度,提升了信息的可對比性,增強了信息的公開程度,給信息需要者提供了更為精準的信息,為其決策提供了科學根據。其二是經濟增長的需求。公允價值有自身的獨特性,能夠有效地計量金融革新商品。

3 公允價值計量在國內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3.1 市場環境不健全

公允價值形成的根基是市場,公允價值計量依托市場,另外形成市場價格的市場環境對于公允價值計量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市場給實施交易的財會要素提供了在有關市場中的價格信息,公允價值因此形成。公允價值的形成依托市場中各種會計元素實施諸多的交易,各個會計要素價格會有一定的變動,如此得到的有關信息更加客觀、準確。

可是,國內市場環境還存有部分問題,公允價值這種全面的計量方式在實踐運用過程中面對著諸多問題。

3.2 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很難把控

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源自于有關的財會信息可以客觀地體現產生的交易。通常而言,財會信息的可靠性便是可以大致體現出交易事實,科學地體現經濟情況,另外所需要的關鍵信息科學、準確,不會給決斷造成誤導。

由于公允價值是需要依據海量信息依照科學的方式獲取的,在信息獲取時候會有部分制約性的要素,致使信息不絕對的客觀,因此無法保障獲取的公允價值絕對客觀。

3.3 公允價值的確認有很大難度

當前,國內會計工作者對于財會有關知識在會計計量中的應用依舊不夠嫻熟,對評估的有關知識了解有限。為此,因為財會工作者素養低下,有關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固,導致實踐中公允價值的計量或許有失精準,這必定減弱公允價值的可靠性,減弱其的公允性;并且,公允價值的確認假如要實施評估,還是要由專門的工作者來實施。

盡管如此能夠得到明確的公允價值,可是此公允價值卻或許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市場信息。當公允價值無法體現財會信息的時效性時,則無法表現出財會信息的關聯性,這毋庸置疑會影響公允價值在會計實踐中的運用。

3.4 利潤較易被人為操控

公允價值自身并非導致利潤不真實的因素,可是公允價值在評估過程中較易人為操控。公允價值一般根據評估技術獲取,依托財會工作者的主觀判定,另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受財會工作者主觀思想認知的影響,為此在實際過程中較易被利潤所操控。

企業運營尋求收益最大化,而財會計量性質有一定的抉擇權,因此企業經營者為了提升收益,在實施交易與制定財務報告時,或許實施有助于提升收益的更改財會估值方式、更改會計計量方式的活動。

4 健全公允價值計量的舉措

4.1 健全公允價值計量市場環境

中國應當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構建一個健全、自由的經濟市場。依據國內的經濟體系,改進市場環境,完善市場機制,提升市場發展水平,讓國內的經濟市場的競爭進一步規范、有序,為公允價值計量營造優良的環境;另外,避免產業市場的壟斷,下調部分領域的準入要求,進而讓市場參與者增多,延展交易范疇,實施公平的市場交易,讓市場交易可以全面競爭。積極推動市場發展,減少公允價值計量的制約要求,提升財務要素的交易數量,進而讓公允價值更真實。國內經濟市場中的金融商品為數不多,應當構建新型的金融商品市場,推動經濟市場的多元化,進一步健全經濟市場。

4.2 提升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

市場活躍度低下,導致公允價值無法獲取,因此需要財會工作者搜集海量信息,依據其職業知識進行估測確認。為了讓財會工作者更有效地搜集信息,更科學的計量公允價值,應當把公允價值加以全方位的公開。公允價值信息的對外公開,能夠讓財會工作者更科學的認識公允價值,更科學的運用公允價值計量。依據計量對象的差異,較易得到公允價值的計量對象可恰當對外公開,不容易得到或者核算繁雜的公允價值可進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對外公開。另外,能夠對有關披露行為加以約束,標準化實施,進而減弱外部要素的影響,提升其公允性、有關性。

4.3 提升會計人員的素養

公允價值的明確依托于高素養的會計從業者。一方面,企業應當追隨社會的發展與趨勢的發展,依據本身狀況,有側重性地增大對公允價值理論與實際的培訓投資,提高企業會計從業者的職業素質,為企業使用公允價值打造優良的環境。某對外貿易集團在實際運用公允價值時,在全面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方法以前,對企業總部四十五名財會從業者組織了專門培訓,且通過舉行多次會議全面探究了每個職位財會工作者的權責。

另外,企業和下設的四個分公司的財會科室各自推介一名會計從業者,構成了公允價值會計小組,便于定時溝通與探討公允價值應用的有關事情,第一時間防范與處理公允價值實際運用過程中面對的問題,進而確保公允價值財會報告的客觀準確。另一方面,應當重視法律和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協助財會工作者形成科學的認知,讓其在公允價值評估過程中嚴格遵守原則,防止通過公允價值實施利潤操控的違法活動。

4.4 健全資產評估機制

為公允價值計量的運用打造優良的環境,政府與資產評估領域自身應該增強監督,持續健全資產評估資產監督機制,全面改進目前資產評估的實施條件。增強對公允價值計量與資產評估理論的學術探究,逐漸縮小和國際研究水平的差距,來更有效的指引實務。增大對有關估值技術的資本、人員等要素的投入,乃至是增大對現值估算技術和電腦運用融合等方面的探究,提升公允價值計量的品質。

4.5 健全國內市場經濟環境與法制的構建

公允價值會計以客觀體現會計目標為立足點,是對國內現行會計理論機制的突破,可以緩解“會計目標需要決策有效和歷史成本僅可以滿足可靠性”的沖突與問題。公允價值會計理論機制和公允價值會計事務互相支撐,中國應當全力建設以公允價值為中心的會計理論機制,來引導公允價值計量的實際應用。需要注意的是,應把會計的核心放到計量上,以科學體現的會計目標為立足點,提供可靠的計量數據,從而區分會計要素類型,用一個內部互相連接、前后貫通的理論機制,保證公允價值會計的核心位置,滿足國內經濟增長的需求與會計信息運用者的需要。

發達的市場經濟環境有助于培養充滿活力的市場,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與發展離不開成熟的、完備的市場機制與法律機制。譬如:完善國內目前的資產信息、市場價格,需要企業可以第一時間公布各項資產的最新價格,增強企業信息披露認知,持續增強對市場的監督。由目前市場發展狀況可知,應當積極培養各個層級的市場,構建與中國基本現狀相一致的整個國家范圍的市場價格信息體系,著實促進財務信息資源披露機制,整合市場的價格機制,確保公允價值計量方式穩健應用。

4.6 健全監督機制

①內部監督。企業應當不斷完善內控機制,增強對經營層的制約。

②政府監督。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增大監督力度,明晰每個部門的權責,提升政府各機構的監管成效。

③社會監督。應當全面利用注冊會計師的監督效能,有效審計企業的公允價值,降低企業人為操控公允價值計量的概率,讓公允價值計量更可靠,更科學。

5 結 語

近幾年,經濟的迅速增長促進了我國研究人員對公允價值計量方法的深入探究,人們逐漸了解、認識了公允價值計量這種新型模式,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方法,為公允價值計量的發展營造了優良的市場環境,堅信伴隨中國新經濟體制的持續健全,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范圍會逐漸增大。

參考文獻:

[1] 李秀錦.公允價值計量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

(15)

[2] 趙慶.淺議公允價值計量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財經界,2016,(4).

[3] 劉鳳玲.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的應用研究[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6,(2).

猜你喜歡
公允價值計量問題應用
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計量的運用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